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的格局之下,以及现代人们对于新闻报道要具有更加深刻性和思考性的要求下,深度报道不仅仅成为了传统媒体——报纸体现其格调和品质的有力武器,也逐渐成为新兴媒体发展的阶梯之一。然而,在这个娱乐化、大众化的新闻报道背景之下,灾难性报道以其最大特点"突发性",一旦发生,必然会迅速成为舆论的焦点。因此,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如何做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准确有效工作,成为了新闻媒体不能逃避的话题。本文首先是对国内灾难性报道的现状进行粗略研究,力图能把我国主流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其次是以《南方周末》为例选取两至三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媒体具体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来用事实说话;接着是通过对我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分析,概括说明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特点及趋势;最后是引申出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不足,并对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展望,寻求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生机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胡建明 《传媒观察》2006,(12):55-56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报道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在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深度报道类写作需要较多的解释,写好这类报道很不容易,其关键是要把握力度与布局,在于思想深度的发掘。特别是非事件性的报道,必须要通过人的活动、思想展现事实。现在一些媒体一般化的长篇报  相似文献   

3.
办报纸,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所在。记者要注重在大局中抓选题,在特色上找角度,以精品意识采写稿件。一个品牌栏目最显著的特征也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即用独家的特色、独家的角度、独家的风格和独家的思考,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性。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报道方式,介于新闻调查和新闻评论之间并具有独立的叙事方式.然而,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在新传播技术和复杂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深度报道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具有严重主观倾向的刻意策划、模式固化的报道结构以及过于文学化的叙事方式,这些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5.
李道荣 《传媒观察》2004,(11):37-38
深度报道一般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思考与判断,它不仅追求报道的真实,更追求报道的深刻与全面。“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天之意义”是深度报道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宣传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新闻宣传工作者的重视和受众的欢迎。做好高校校报、网络、电视新闻等媒介的深度报道,对提高高校新闻宣传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不断融入国际事务,我国电视观众对国际新闻已不再满足于了解简短消息,知晓简要结论,而希望更深入了解新闻的内在意义,积极参与讨论并得出自我判断。因为如此,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我国观众的关注。而再发现,则是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必要手段和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通过CCTV《深度国际》节目的案例,说明记者在国际新闻深度报道中,新闻再发现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陈江 《新闻知识》2004,(10):54-55
现在,纸质媒体已进入了厚报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发的厚重。谁都想“高出一筹”,把对手压下去。这样一来,白热化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抢时效、争首发上,也体现在拼原创、比深度上。  相似文献   

9.
时下,很多人不把新闻评论当作深度报道来看,总认为深度报道就是像一些媒体称之为焦点、关注、核心报道等名义的大题材、大通讯、大文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完全可以  相似文献   

10.
陈剑文  周芳 《新闻前哨》2002,(12):14-15
2001年8月26日,《湖北日报》推出了一组报道:围绕襄樊监狱服刑人员王树祥一步步成为辞书纠错行家的事例,刊发了消息《一份生动的维护人权记录》、通讯《新生的脚步》和法学专家访谈《“王树祥案例”是维护人权的例证》。这一组独家的、特别视角的报道一经刊出,在读者中产生强大反响,法学专业人士、监狱服刑人员、管教干部纷纷发表看法,省监狱局局长也约见记者。为此,记者又围绕这一案例采写了4篇《“王树祥案例”纵横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式报道。《湖北日报》评报专家撰文评价这组报道时称,它无异于中国一部真实…  相似文献   

11.
陈佩 《新闻世界》2011,(5):26-27
新时期的深度报道在我国新闻界已发展了20多个年头,并且逐渐成为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精心打造的特色产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提供未来走向预测,是它得以发展并在当今社会受欢迎的基础。可以说,深度报道在当今社会具有其特定的时代价值。本文则是从深度报道对社会、媒体及受众三方面的作用探...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是全面、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的产生、过程、结果、解释其意义 ,展望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层的报道方式。新闻链接是近年来新闻编辑学上的一个新概念 ,它是“大新闻”、“大时事”、“把新闻做透”、“把新闻资源吃干炸尽”等新闻理念的产物 ,同时 ,也是深度报道理念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进入21世纪 ,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使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提高了 ,他们不但要求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 ,有什么信息 ,而且要求传播媒介在报道一些重要新闻事件或问题时 ,回答“这意味着什么”和“为什么会这样” ,从而使受众活跃思想、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3.
蒋勇 《新闻实践》2009,(12):68-68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发现新闻线索、开展深度报道的先决条件,也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基本动力。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从中深挖出吸引读者眼球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的人文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报道在选择事实时以人为中心,探讨事实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的影响和作用,探索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更深层次关系;深度报道的人文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背景的中国新闻生态和新闻文化的变化,它的内在品格也符合新的社会太化和社会心理下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自身竞争力,近年来全国各地市报纸就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等进行了尝试与改革,其中加大新闻深度报道的力度是现今报纸采用的方法之一。为  相似文献   

16.
<正>“今日的新闻,明日的历史”。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新闻如档案般重要,又可引申为由于新闻天天见,人们对它不以为异。然而,从行业自身来说,无论写消息,还是做深度报道,均应始终朝乾夕惕,不能等闲视之。一作为一个领域、一个对象,专业新闻与深度报道无疑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它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社会化大分工、大生产日益精细化的结晶。它的出现意味着新闻传播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职业、行业、产业或事业,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一种商业。换言之,  相似文献   

17.
乔阳 《新闻窗》2005,(5):65-65
教育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指那些通过教育事实的现象层面,揭示其内部本质的报道。如: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招生考试、收费上学等等。这些热点问题往往隐含着许多复杂的背景和具体情况,一般的“纯新闻”报道,就难以向读者交代清楚。深度报道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用相对多一点的时间,挖掘有关背景材料,把新闻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背景下来分析,让读者能更透彻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全貌。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报刊业的细分竞争、网络媒体的兴起和新闻体制改革的狂飙突进,传统专业(行业)报纸的优势正在被削弱,市场的多元化和受众信息获取的多选择性,也让行业报刊在原本狭小的场地里无法更多地施展拳脚。但这并不能证明行业报就失去了存在的社会价值,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特有的促动,专业细分与专业需求在增强,定向服务与定向解读(专业分析咨询)的供求在增大,一些行业报和专业高端杂志的异军突起,迅速占领某一领域的终端市场或受到行业和专业人士的青睐就是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已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开始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正在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主题报道是一种什么报道?正确的解释有很多。如果换个角度看,它是一个起点,而终点应该是人心。情感赋予报道弹性2007年春节刚过,《都市快报》就接到浙江省发出的开展百个栏目共建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