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掷标枪时,左腿技术动作在最后用力中起到了引导、制动和支撑的作用。应用解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结合标枪项目的技术特点,着重对左腿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的动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表明,掷标枪时,在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对形成“满弓”,对标枪出手速度、出手角度以及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广林  闵凡亭 《体育学刊》2004,11(5):122-124
在分析和研究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基础上,从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要求的本质出发,对一些有争议的技术环节提出看法,将最后用力技术分为5个阶段:右蹬技术、左蹬技术、“满弓”动作、“鞭打”动作、出手动作。  相似文献   

4.
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侧支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揭示了掷标枪技术最后用力过程中如何使左侧支撑起到更好的作用,对教学与训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掷标枪投掷臂异侧支撑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其完成效果直接影响到投掷的质量。加强对掷标枪投掷臂异侧支撑技术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教学训练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提高标枪技术的诸因素中,最后用力前一步技术及合理的节奏是关键因素。本文运用资料法及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了合理的最后用力前一步的技术动作及它对掷标枪运动的速度、力量、角度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上海站比赛的男子标枪运动员陈奇最后用力阶段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指出其技术动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逆向递进"教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大学并轨扩招给体育院校的田径课,特别是投掷项目的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如何解决学生人数增多,学时减少,场地不足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从优化组合教学环节,精简教学内容和手段出发,设计“逆向递进”分解教法用于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教学,并进行对比教学实验,取得了较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现阶段我国15名运动员32次的试掷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最后用力中存在右脚着地瞬间躯干倾角偏大,身体对器械的超越不够,“满弓”形成瞬间上体抬起过大,上肢移过支撑点过早,右肘弯屈过大和提前用力等问题,缩短了最后用力的距离和幅度,造成“满弓”动作和用力效果不好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标枪“最后用力”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3):49-50,52
论述了掷标枪技术中“最后用力”的实质及身体各部位在最后用力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最后用力”与“原地投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出了“提高力量利用率”的投掷观念.  相似文献   

11.
程序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75-178
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指标(力量、速度、灵敏素质等)的优化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实施有效的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目的是将训练水平转化成为比赛能力。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模式体现"小周期、短节奏、多课次、高强度"的特点。赛前训练内容以技术训练和战术演练为主,同时协调好技战术训练同专项素质训练,恢复训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需重视伤病治疗、控制体重、营养恢复和生理生化指标等医务监督工作,为构建摔跤运动员程序化参赛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籍管理是影响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关键。构建既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发挥运动员的特点,提高运动成绩,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要求的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模式,对促进高校体育运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的组织管理措施、组织保障、目标管理和系统控制进行了阐述,论述了组织机构的控制职能,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织管理,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社会化程度,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