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门卫     
老赵和老李,都是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聘请来的门卫。  老赵性格内向却认真,谁家来了客人,只要是陌生面孔,总问个仔细,弄得人家心里很不舒服“怎么连个面子都不给,真是的!”  而老李却和气多了,整天笑眯眯的,见到谁都像是朋友似的打招呼。人员进出高峰时,老李却会拿块抹布在窗玻璃上抹几下,尽管老赵在交班前已擦得很干净。大家都说老李很勤快,不像老赵,很少见他做室内卫生工作。  夜班时,老赵在开着灯的值班室里,大睁着眼注视四周的动静,隔段时间就出去巡逻检查一次,从不马虎。而老李却常关着灯,打磕睡。  有…  相似文献   

2.
中午休息的时候,小徐为大家播放了他最新下载的流行音乐,大家都很喜欢,疲惫的身心也得到了充分放松。下午工作时间到了,小徐关闭了播放软件,却忘了关音箱,更忘记了他的Q Q仍然偷偷地挂在网上。大家都在工作,办公室里特别安静。突然,好友上线的“当当”声震耳欲聋地响在大家耳畔。大家不禁为偷偷聊天的小徐担心,小徐也忐忑地等待着领导的批评。只见领导从书堆中探出头来,用他那浑厚的男中音喊道:“请进!”大家忍住笑,又听领导自言自语道:“咦?谁呀?敲完门还不进来!”又是一个关于小徐的故事。“Q Q事件”发生以后,为了感谢同事们的“关心”…  相似文献   

3.
农民赵怀元住在破旧的土基房子里,却为村里盖起了漂亮的学校。55岁的老赵是云南弥勒县山心村的农民,他的家不仅房子旧,甚至没个好柜子。但老赵却和侄孙  相似文献   

4.
<正>儿女都在大城市工作,老赵却一个人留在村里生活,他坚守着那座孤零零的房子和他那一屋子的木雕。老赵最喜欢院子正中央那个老木桩。清晨,老赵会挑拣一块木头料子,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将它放在木桩上细细打磨。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老赵的儿子担心父亲一个人住在村里不方便,劝他去城里跟他们一起住,老赵不肯。  相似文献   

5.
刘姥姥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两个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虽然在身份、地位上她们都有天壤之别,将二人相提并论显得有些不着调,但细细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性格上有值得比较之处。刘姥姥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劳动人民谦近随和、朴实善良、积极乐观、宅心仁厚的性格特点,她察言观色、风趣幽默而又阅历丰富、世故圆滑,是洞晓人生的智者;而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尖酸刻薄、直率任性,她与众不同,将理想的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意义,是理想与爱情的化身。她们各自的性格决定了她们最终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事例一课堂上,我好几次发现,当其他孩子热烈讨论的时候,小徐居然趴在课桌上睡着了。批作业时,我也发现小徐的作业不太像孩子的笔迹。一次,和小徐的班主任说明了这个情况,班主任拿起一张改好的口算纸让我看,第一列的答案写得歪歪扭扭,而且错误很多,而后面的几列却完全正确,而且笔迹正是小徐语文作业本上的笔迹。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2007,(23)
大哥比我大10岁。当我的性别意识有了最初的萌动而特别渴望大哥的关注与爱护时,他的注意力却全然不在我身上,以致从小女孩到大姑娘,乃至为人妻为人母,我对大哥都一直怀有一份悬而未解的情愫,有点像"单相思"。  相似文献   

8.
话说小徐同志是编辑部新来的"电脑专家",一 上任便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因为所有的电脑问 题终于有人帮忙解决了。自然地,小徐的工作异常繁 忙,这种特殊的工作状态不但磨炼了小徐的意志,而 且奇迹般地造就了小徐幽默的语言风格。有一天,一 直被六家公认为笨蛋之一的小源的信箱又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院里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刘师傅,另一户也是刘师傅。都是刘师傅,不必客气,东边的叫西边的刘大哥,西边的称东边的为刘二哥。两个哥哥必有两位嫂嫂,她们不  相似文献   

10.
两棵枣树     
院里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院里住着两户人家 ,一户是刘师傅 ,另一户也是刘师傅 ,都是师傅 ,不必客气 ,东边的叫西边的刘大哥 ,西边的称东边的为刘二哥。两个哥哥 ,必有两位嫂嫂 ,她们不是一家人 ,却胜过亲姊妹。瞧 ,天下雨了 ,刘二嫂家没人 ,刘大嫂帮着收衣裳。刘大嫂上夜班 ,儿子小龙就在刘二哥家吃住 ,幸亏他家也有个小虎陪他玩 ,两个男孩睡一头。不知怎么的 ,两家哥嫂忽然成了仇人 ,见面不理睬 ,进屋就关门 ,再也听不到两位嫂嫂的说笑声 ,再也见不到两位哥哥在枣树下扳腕劲的情景。于是 ,院里的两棵枣树也陌生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关四平同志《刘姥姥三题》一文(载《北方论丛》1990年1第期,以下简称“关文”)细心地描绘了刘姥姥性格发展的轨迹;独具只眼地指出:“程乙本和雪芹原著中的刘姥姥,前八十回是形神俱同、性格无异的一个刘姥姥,后四十回里则一分为二,变成了面目酷似而神韵有别的两个刘姥姥”,进而探讨了“原作者与续改者思想倾向、艺术水平、美学情趣的不同”;见解独到地分析了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这个小人物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美学价值,其论不乏新人耳目之处。尽管如此,依笔者愚见,关文有些论述似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呈现】小徐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男生,平时他很少和同伴一起玩儿,也不喜欢和别人讲话。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冰山"。家人或亲属有时摸他的头表示关切,可是他却觉得很难受,甚至不得不戴上帽子遮住脑袋。小徐的同桌是个女孩儿,很爱说话。为了和同桌分清活动范围,小徐在课桌上划出了分界线,但是同  相似文献   

13.
侯延 《课外生活》2014,(10):42-42
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个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其实,文具也是“性情中人”,他们也各有各的性格呢。先从最常用的签字笔大哥开始吧。签字笔大哥可谓任劳任怨:记笔记、写作业、考试——三样最忙的活他全包了。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武汉的小徐前往武昌某人才市场求职,不久后,他就看中了一个机房维护人员的岗位。该单位人事主管询问了他的毕业学校和工作经验等问题,然后低声说"估计也吃不了什么苦",直言小徐不太适合,原因是他拿着苹果手机,可能是富家子弟。(据《武汉晚报》报道)当然,这位女人事主管的认识是片面的,但以笔者之见,女人事主管以用苹果手机而拒绝小徐,可能只是一个借口,事实上她的拒绝缘于小徐一系列的行为细节。  相似文献   

15.
顾琴 《班主任》2020,(3):67-67
小易又打人了!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打人,并且毫不悔改!午间活动之后,我带领孩子从操场上回班级,小徐向我报告:“顾老师,小易打我。”我找到小易,他却振振有词:“他嘲笑我!”经过我反复询问,才弄清小徐根本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嘲笑之意,而小易却臆想别人嘲笑他,并打了别人。可尽管我把道理已经跟小易讲得很清楚了,他仍然不肯向小徐道歉,就那么僵在那里。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个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孰不知,文具也是性情中“人”,它们也各有各的性格。 先从最常用的签字笔大哥开始吧。签字笔大哥可谓任劳任怨了:记笔记、写作业、考试——三样最忙的活全被它包了。因此,签字笔大哥的“寿命”也最短,要是一不小心缺弹簧少笔芯,那还得提前“退休”呢!  相似文献   

17.
吾师老赵     
老赵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教师,最终还是没能吃上戊子年的饺子,在丁亥年的岁末淡淡地走了,走完了不是很多的五十余个春秋。老赵得的是绝症,早晚要走已成定局,但真待老赵走了,作为老赵曾经的同事,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职工教育》2007,(7):34-35
“铁局”不姓铁,姓刘,刘铁英,河北涿州市公安局局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3次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无论是他的工作业绩还是形象气质,都非常符合人们对警察局长的正面想象,因此他渐渐有了很感性的称谓:“铁局”、“铁大哥”、“老铁”……  相似文献   

19.
吃饭会用运筹学 谷超豪自幼性格沉静。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对数学的兴趣与天赋。小学六年级的“鸡兔同笼”、“童子分桃”等应用题,有些同学死背公式,谷超豪却琢磨着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解。谷超豪拿来大哥谷力虹的代数书,看着看着,豁然开朗:设未知数、列方程……  相似文献   

20.
这个人是我带家教的学生的父亲从外县雇来的童工,大家都叫他小徐,就连那个5岁的孩子也是这么称呼,我也就跟着叫了。我注意小徐是因为他头顶的黄色头发,远看上去也不艳俗,倒是为他添了一层成熟与洋气。听我学生说,小徐12岁的时候就来了他家,他们都对他很好。小徐的工资全部寄回家里,家里有一个不务正业的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