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广播新闻竞争力的途径之一,就是要注重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以增强广播新闻的接收效果。优化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可以有两条思路。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广播传播方式自身的特性出发,遵从听觉接受规律,对广播的传播内容和各种传播符号进行优化组合,以发挥其听觉接受方式之长。从横向角度来看,则可以把广播置于传媒竞争的大环境,在广播与其他媒介的比较中来取长补短,也就是通过编排手段来弥补广播传媒在传播方式上的一些先天的不足和缺陷。本文基于第二种思路,提出广播新闻编排中的‘“版面效应”问题,试图从报纸与广播比较的…  相似文献   

2.
张育仁 《新闻界》2006,(1):131-132
广播新闻评论与任何一种纸媒新闻评论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广播新闻评论具有“边缘性”或者说“跨界性”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它同时具有电子传媒的属性,又具有文体写作的属性。如果我们要给广播新闻评论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按声音传播规律,或者口说耳听的要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召开。来自15所国内高校和40多家新闻传播媒体的150多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对正处于我国“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国民经济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研讨。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主办。东方卫视、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记者》杂志社、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成都商报、《新闻界》杂志社协办。一、区域传媒经济比较透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  相似文献   

4.
全国组建了60多个试点集团 “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媒介,属于大众传媒。其中以新闻和时事评论为重要内容的就属于新闻传媒。  相似文献   

5.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媒介”是“融合新闻”的前提与基础。广播网站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融合新闻”优势,具体体现在媒介影响力日益增强、终端接收形式多元化等方面,“融合新闻”使新闻传播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来广播网站只有找准自身定位,依托广播与网络的传播优势来实现“融合新闻”的差异性,不断加大新闻传播的融合力度,形成新的传播机制,广播网站“融合新闻”才能在网络媒体新闻竞争中占得先机,在“融合新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相似文献   

6.
马瑛 《中国广播》2008,(9):57-58
提要是对广播新闻内容加以提示的简短文字,是广播新闻必不可少的“脸面”。广播新闻要先声夺人,提要就是“先声”,其在广播新闻中的传播作用显而易见。说得准确点“提”出的新闻“吆喝”得好坏,直接影响广播媒体的传播力或收听率,所以广播工作者应充分发掘提要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点,让其成为发挥广播媒体传播力的支点,帮助我们改善、  相似文献   

7.
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新闻在电台广播节目中居于主体和骨干的地位。市级电台要办好新闻节目,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推陈出新,办出特色1.发挥广播新闻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优势在当前传媒的激烈竞争中,广播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先进通信和传媒技术的结晶——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嫁接”呈现出“网络版”、“电子版”等新形态,报网互动、网络媒体与广播媒体的互动、网站与网站内容合作、网络媒体采访等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已形成一定规模,越来越多的新闻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一、对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影响首先,互联网提高了公众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传媒机构有可能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在应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媒介机构在互联网上创立或与通信等其…  相似文献   

9.
院系动态     
广州大学与南方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共建“南方广播影视传媒学院”本刊讯2005年12月27日,广州大学与南方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共建“南方广播影视传媒学院”,挂牌、聘任、签约仪式在广州大学举行,广州大学党委书记陈万鹏向南方广播影视集团总裁王克曼颁发了广州大学南方广播影视传媒学院名誉院长聘书。根据协议,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始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既是广州大学的学院,又是双方共建的“南方广播影视传媒学院”。双方将共同探讨有广东特色的新闻教育模式以及主流媒体介入高等新闻教育的路径、模…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李良荣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文中说:“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中最后一个堡垒,一旦时政报道能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传媒抗衡。”笔者认为,在广播方面,2004年1月1日悄然登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胆改革创新,以其前卫的现代传播理念,开拓了广播新闻许多新的节目样式,节目形态和节目运作模式,其中,开创的一种新闻模式——互动新闻,对包括时政报道在内的广播新闻改革是一个突破点,它既值得人们称道,又应引起业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因特网的发展对中国新闻传媒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源于网上消息的新闻报道也日渐增多,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作为除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趋势已基本成型。第四媒体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新闻传媒外延的扩大和媒介种类的增多。国内新闻界的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和手段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传播量猛增。  相似文献   

12.
博客现象的出现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陶从主题和功能方面对“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加以辨析。理性地分析“新闻博客”在结构和传播功能方面的特性,最后得出“新闻博客”无法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也很难发挥现代新闻传媒的功能,“博客”不能成为新闻传媒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魏墨青 《青年记者》2006,(8):102-102
“未来传媒人”系列论坛是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精心打造,倾情推出的品牌活动。继2006年3月20日“未来传媒人”首次与广大师生见面以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该论坛通过邀请从事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新闻传播领域的知名人士,为广大同学提供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7月11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研发构建的“SMG手机电台”正式在上海开播。“SMG手机电台”是我国首个由传媒机构全程提供语音内容支持、并通过通信无线网络实现语音资讯实时或延时互动传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广播界曾开展过一场激烈的对“广播体”的讨论。主要议题和结论是:广播新闻应摒弃书面化语言,增强“口语化”,即广播新闻应符合人们的“说话”语态、适合受众的“听觉”习惯。“广播体”是指适合广播新闻传播、符合受众收听规律的独特传播形态。“广播体”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广播体”,是指广播新闻中,  相似文献   

16.
在严格的意义上,新闻是指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上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的报道”。由于这些传媒为特定的个人或机构所掌握,同时,进行传播的主体必须具有特定的知识背景和技能,所以,“新闻”只能在非常狭窄的范围内进行理解。然而,如果对新闻理解的着重点在于对“事实的报道”,而非报道主体的话,那么,我们现在肯定生活在一个新闻盛行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17.
浅议传媒伦理研究中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  杨纯 《新闻知识》2006,(9):57-59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媒伦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核心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传播伦理”和“传播道德”、“传媒伦理”、“广告伦理”和“广告道德”以及“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在这些研究中,特别是以“传播伦理”和“传媒伦理”为核心概念的研究中。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极其相似。笔者试图探讨一下这儿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季海勤 《视听纵横》2010,(2):106-107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而录音报道则是广播新闻中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在广播新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高质量的录音报道是提高广播新闻质量,提高广播收听效果、吸引更多听众收听广播的重要手段。在广播新闻中,录音报道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了。广播新闻传媒的发展也是这样。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播新闻传播在节目内容、播出和接收形式乃至传播效果等方面更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0.
传媒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播新闻,发布信息。新闻的编辑工作是广播节目制作中的主要工序之一。编辑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它是决定广播新闻“报道事实传播信息表达舆论”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数字和引号两个方面来探讨经济类厂“播新闻不应忽视的问题。一、数字的处理——该实的不能虚可虚的不必实经济新闻常常离不开数字,因为数字可以明证。《经济晚报》就有《数字新闻》专版。对于数字,报纸白纸黑字,一目了然2电视可听可看,打字幕,配图表,甚至可以用电脑标示,以求传播效果的真实准确。而广播如何扬长避短呢?广播新闻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