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的争论     
意想不到,一个小小的“O”,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风波是一位化学家引起的。他写了一本关于氧气的书,封面上印着一个巨大的“O”。化学家在书中写道:“O是氧的化学元素符号。没有氧就没有生命,O是一切生物的命根子!”  相似文献   

2.
——名人的临终遗言 1.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逝世前,已被耳聋的痛苦折磨了二十余年。这位伟大的乐圣生前给人类创造了那么多不朽的音乐,他临终时说:“我将在天堂里听到一切。”  相似文献   

3.
郑康乔 《小火炬》2012,(1):41-41
夜深人静的时候,小主人已经睡着了。突然.文具盒里的数字0、1、2、3、4、5、6、7、8、9陆陆续续蹦了出来,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争论谁的作用大,闹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卫生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与死亡相关的各种伦理道德困境和难题。作为生命伦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安乐死成为新时代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其相关争论涉及医学、风俗、伦理、经济、法律、社会学、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因此,从生命伦理学的立场重新审视安乐死的有关争论,对于进一步认识和解决安乐死的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你看看你,竟把你的马虎遗传给女儿,真是的!妈妈朝爸爸大吼。你不也把爱打扮的毛病传给女儿了嘛。爸爸小声嘀咕。眼看父母快要吵起来了,我咳了一声,说:请你们双方把我身上和你们自己身  相似文献   

7.
争论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争论能力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使学生善于争论,还要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识;中突。真正做到有问题让他们去提,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真正做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今天,部首协会召开研讨大会,会场门口“字”潮涌动。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邓子恢等人的"反冒进"同毛泽东等人批判"反冒进"的争论,实质上只是农业合作化的速度上的分歧,而并非是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分歧.邓子恢等人主张1953年初、1955年春农业合作化需要"防止急蹂冒进"、"适当收缩"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对邓子恢等人所谓右倾的批判是不恰当的.而且,对邓子恢等人的批判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合作社不顾条件地一哄而上,使农业生产潜伏着极大的危机;更可怕的是在思想上一再地反右,谁都不敢"右",实际上是谁都不敢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0.
11.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三线建设的评价有许多争论,主要观点有3种:(1)认为三线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基本否定;(2)认为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该基本肯定;(3)认为三线建设既有成就也有损失。分析了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认为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全面、客观、历史的综合考量,才能准确地评价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争论的故事》的教学过程中,作者通过"听记词串、概述故事""朗读对话、感受争论""逐层提问、领悟寓意""情境写话、迁移写法"等四个环节,循循善诱,促使学生自主思考。然而一堂好课,永远会走在思考和改进的路上,点评者就"朗读"与"写话"两个环节提出了值得思考与改进的假设。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标准的争论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将 《考试周刊》2009,(5):234-236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首先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复杂性和学术界存在的争论进行了概述,然后以儒家的“大人”、“君子”、“小人”的人格等级划分等思想为启发,在将分歧和争论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以心理健康指数和心理健康结构图来补充心理健康标准,以更灵活地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督导,更全面地发挥心理健康“安其不安,医心和心理治疗;安其所安,安心和心理教育;安之若命,明心和心性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争论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尽管人们对争论的作用看法不一,但对幼儿而言,争论不仅经常发生,而且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既是一种极富创意的文官考试制度,又是一种颇具特色的社会整合机制。本文综合当代中国关于科举制兴废的各种意见,详细论述了争论的原因、焦点及其启示,力求为改革现行考试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一些英美教育研究者认为在科学课堂中嵌入有效的争论,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进行争论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旨在阐明这种争论的基本观点,结合相关的实证研究,总结开展科学争论的教学环境,分析争论教学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关研究对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精英数学”和“大众数学”不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数学观,它们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相同,一个完整的数学教学观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形式数学”是对“生活数学”的超越,因此,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学生而言,他学习数学的“生活经验”应该越来越抽象。“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类型、学生的发展水平综合考虑选择何种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不争论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其内涵极其丰富、深刻.根据邓小平提出不争论的历史背景和语言环境,并将其置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去理解和把握,不争论的内涵可以归结为一个目的、两个范围、三个环节、四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争论是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它作为教育教学手段之一,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开拓了学生的思路。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争论将极大地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精神,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有力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语言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各家针对语言的基本属性提出了诸如"象似性" "理据性" "可论证性"等一些新的概念.本文试对此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回顾,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