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人文地理学课程多采用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根据当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大学本科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作者提出高校人文地理学在教学方法、研究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革新。笔者已在教学工作中尝试了部分改革措施,效果良好。教学改革的实施将更能体现出人文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13,(3):29-32
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IS Language摘要地理学语言是人类理解、研究、表达与传播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演进.本文根据地理学语言在结构、功能及其特征方面所发生的变化,结合地理信息本体论、认知论和语言学理论,总结了GIS语言的定义与基本属性,阐述了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本质特征、结构、功能以及内容体系,明确了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新旧文化地理学的教科书、经典著作、代表性文章的初步归纳,梳理出了有关文化地理学的4个方面内容:第一,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为“文化区”和“地方”;第二,围绕核心概念,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可分为两部分:文化区和地方的形成机制研究以及文化区和地方的尺度间转换研究:第三,针对形成机制和尺度转换的研究,文化地理学分别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论;第四.文化地理学核心概念可以为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提供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自然地理学方法研究与学科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对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科学与社会环境下,自然地理学发展面临一些机遇与挑战。通过实施“地理学方法研究”项目“自然地理学方法研究”课题,对国内外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等进行了梳理和挖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自然地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并展望了未来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 ,其发展趋势是 :和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 ,拓宽实践应用研究领域 ,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 ,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等。地理学应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 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与数字地球研究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 ,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为协调人 地关系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混沌理论在MI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春兰 《现代情报》2004,24(11):216-218
早在20世纪30年代前,MIS的概念就出现了。MIS面向管理.利用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一门系统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MIS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决策。因此,数学学科的发展对MIS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传统教学中的概率和统计对MIS的影响较大,“老三论”已成为MIS的理论基础,继“老三论”之后对MIS最具影响的是模糊教学、“新三论”以及非线性科学。混沌理论是从60年代发展起来的,成为近代热点研究的非线性科学。本文通过介绍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MIS学科的相关知识,探讨在M1S中,从混沌出发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际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其发展不仅是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还受来自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影响,并具有坚实的科学哲学基础。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地理学需要在认清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坚持优良传统——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并积极占领国际学术战略高地;需要在加强具体问题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基础;需要在坚持地理学基本思维和方法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学科的知识;需要坚持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议题多样性的有机统一;需要努力改善学术生态环境,为中国经济地理学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文章最后指出,未来经济地理学的重大研究领域应该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区域间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全球化、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研究新变化,气候变化区域响应,区域自然灾害的预警、危机恢复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而过分强调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是当前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自上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认识到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实施进行了讨论。本研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人文教育、现代教学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历时一年的大学英语课堂人文教育,探究其对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精神发展以及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9.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不同的历史发展相对应,产生了自然控制论、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化论,最后发展至可可持续发展论。通过对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人地观发展的历程,从而确立使人地和谐发展的人地关系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人文地理学与情报学正在发生的学科交叉课题,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修复进程的情报需求、网络空间概念的形成、人类地理空间活动的信息化特征和跨越地理限制的知识服务新特征等。研究表明,这两个学科存在学科交叉的必然性需求,并且需要探讨学科交叉背景下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社会学(Information sociology)是研究信息社会运动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社会变化的相互关系和信息化社会结构模式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信息学与社会学的一门横断学科.信息社会学以信息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信息社会化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和信息化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式,以及信息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与影响,即信息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整个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活跃的和多元化的学科,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该学科的特性使其最有资格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的纽带和各类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侧重理论思辩,而我国则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首要目标,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在我国,该学科正处在制度变革时期的理论重构阶段,核心问题是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的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国家目标与理论研究的关系;核心问题与研究议题的关系;走向国际学术界与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关系;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一)软科学是与硬科学相对应的一类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的总称.软科学的基本涵义,一般可以概括为: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哲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各种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研究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战略、预测、规划、政策、管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形成有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软科学研究,始萌于二十世纪初期.可以认为,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罗的“科学管理”研究,以及三十年代美国学者默顿、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等人的“科学——社会”研究,是早期软科学研究及  相似文献   

14.
本期的“二十一世纪之窗”栏目中,刊出了赵营波同志的“走向21世纪的大协调策略”一文。作者近年来研究的新方法论——“大协调学”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一定的反响。在本文中,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未来研究,指出现代各种全球性问题的交叉,导致了现代人类的困境,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的不协调,人类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摆脱现代困境。人类必须进行交叉成因的综合预测,并建立台旨促使人、社会同自然界全方位协调的政治、经济、伦理机制,建立全球多方面大协调机制,才能最终走向美好的大协调时代。同时,本栏继续介绍21世纪的教育的新预测、新构想。程方乎同志的“21世纪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文预测了教育活动所运用的新技术将使下世纪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人类教育史掀开新的一页;刘西琳同志的“面向21世纪的技术教育”一文则预见教育的一个特殊门类——技术教育将进入一个重大调整阶段,并将出现广义化、科学化、终身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人类生态学学科在20世纪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比较了人类生态学与传统生态学、经典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关系,并总结该学科目前在国际上的主要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分析了人类生态学在中国发展和相关研究进展状况;结合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21世纪人类将遭遇到的挑战,以及美国生态学会生态远景委...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三论”的知识有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兵  吴秀玲 《情报探索》2008,(12):12-15
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协同学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合称为“新三论”或DSC论。文章在澄清了知识有序不等于文献有序的基础上,运用“新三论”解释知识系统的有序机理,认为可以运用知识基因学说,通过知识三体理论和科学发展模型来说明知识系统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科学计量学理论分析空间经济学(又名“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原始数据源于美国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通过定量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源泉及其发展历程,研究并发现了当前的理论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得出以下结论:1、在世界范围内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刊出量呈现上升趋势;2、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学术关键人物是美国的Krugman和日本的Fujita;3、当前的研究前沿与制度、互联网、跨国企业等内容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资源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近期研究热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建  濮励杰 《资源科学》2015,37(3):425-435
资源地理学是研究资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交叉学科,随着经济发展中资源问题的加剧、资源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和地理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地理学在研究资源形成机理、动态演化、科学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已经形成很强的学科影响与学科独立性。本文介绍了中国资源地理学发展的背景,评价了其学科地位,并对其进行了学科体系划分。通过研究2000-2013年期间国内5种重要学术期刊的文献,分析了中国资源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脉络,归纳了主要研究热点。研究指出,资源地理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源科学和地理学中的地位牢固,目前已经具备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学科体系可概括为理论、实务、部门和分区等4个部分21个主要领域。从研究论文数量增长趋势看,中国资源地理学已经进入学科稳定发展期,土地、水、生物等领域的研究比较活跃,但各部门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就主要领域的研究热点看,土地资源地理研究以宏观研究和市域以上尺度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是城乡土地变化和土地资源区域影响等,水资源地理研究集中在主要水系流域,生物资源地理研究偏重森林和农业区,气候资源地理研究主要关注西部尘源区和东南季风区对全国区域性气候变迁的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地理研究重点是特色旅游区的资源景观、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人力资源地理研究以三大都市圈及其周边城乡为主,聚焦劳动力转移和城市空间等。各领域的研究总体呈现方法、尺度、内容的日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数字人文由单纯的学术热点演化成一门渐进完善的独立学科的同时,关于其学科归属问题并未在学术共同体之间达成共识。[方法/过程]文章从本质目的、内容议题、成果分布、主流趋势四个维度阐述数字人文归属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厘清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档案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四者的核心指向在于知识创新。[结果/结论]文章的最后分别论述了数字人文对于图情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基于“把握机遇,转型升级”和“正面挑战,迎难而上”两个方面针对数字人文与图情档的交叉融合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先天不足,除了经济地理学外,其他各个分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在老一辈地理学家“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呼吁下,城市地理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周一星教授就是20世纪80年代取得出色成果而涌现出来的城市地理学的后起之秀。1990年以来,他连续负责的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含2个重点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和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取得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