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点是标点符号的简称,它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文章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生活实践中,不少人尽管也基本明白各种标点的意思,但往往不是轻视它的存在,就是不会用.也有人认为:标点只具有表语气、停顿以及标明具有特殊性质的语句的作用,仅仅是一些辅助符号而已.其实,标点的功能并不止于此,它至少还具有如下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太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忽视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标点符号进行研读揣摩,致使学生不理解标点符号的意义和作用。学生朗读时,我们难以区分出不同标点符号停顿的时长及语调、语气;在阅读理解中,学生很少关注标点符号的意义;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作文通篇不使用一个标点符号,有些作文一“逗”到底,只在篇末画上一个句号,还有的作文随意乱点标点符号,使得文章句不成句、段不成段,令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3.
刘军 《学语文》2003,(4):43-43
“人看衣裳马看鞍,文章要看好语言。”没有好语言,任何好思想、好材料、好结构都无法表现。但丁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的思想的必要正如骏马之于骑士,既然最好的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那么最好的语言就适合于最好的思想。”这里所说的“好语言”,就是好的文字符号与好的标点符号的结合物。红花还要绿叶衬,好的文字若无好的标点相辅,也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就拿中学生的作文来说,因不重视标点而出错的地方比比皆是。这些错误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李美仙 《学语文》2005,(3):44-45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文章准确地表情达意。然而,我们的作家(包括一些著名作家)在使用标点符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就文学刊物中存在的病标点进行分类评改,以期引起作家和编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新版《语文》《回忆我的母亲》对《母亲的回忆》作了一些修改,其中主要的是标点符号的修改。将改文的标点和原文的标点加以对照比较,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启示。一、适当增添逗号,句子更加顺畅。[原句]从宣统元年(○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家过一次,只在民国十年(一九二一)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改句]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家过一次,……改句在“现在”后添一逗号,不但使时间状语放在主语前更规  相似文献   

6.
陈孝春 《陕西教育》2001,(10):34-34
课堂激趣方法很多,常用常新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板书课题时“画蛇添足”,在其后面用彩色粉笔醒目地写上了“?”“。”“!”“?”。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写文章,必须带着感情写,文章里边要有作者灌注的情感.否则,就写不好,就不是好文章.   那么,感情对于写,对于文章,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作用多了,拣主要的说,也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中写到某某人说话时,往往用“某某说”或“某某怎么样”一类的话交待一下,这类话一般称为交待语。交待语前后的标点使用,教科书及各类参考书规定了如下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标点符号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有语法功能,而且有修辞功能.古人常称的"句读"就包括"句"和"读"两个方面."句"即"勾",指句末的停顿;"读"即"逗",指句中的停顿.20世纪初标点符号用法已成系统,至今已很完备,在教学中时时碰到,在应试中亦常有这类题目出现,而标准答案常常发生分歧,以致评分标准很难掌握,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0.
窦冰 《辽宁教育》2006,(7):58-58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为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在重视认知目标的同时,更应致力于开发古人留下的精神和语言宝库,而不是详析古汉语词法和句法,因为,文言不是无情物,还文言以绿色,给学生以感情滋养,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1.
黄均青 《广西教育》2013,(28):49-49
“刚才提问的第二组第一桌的那位男生虽然不吵,但上课从不听课,我很担心他根本回答不出来,可他竟然也能答得出。很出乎我的意料!我还以为他会丢丑呢。”  相似文献   

12.
标点说趣     
闲览网上博客留言,有的使用标点符号不准确,更有一逗到底和连标点也不用者,其实完美而准确的语句离不开标点的正确使用。从1919年当时的教育部首次正式颁布统一标点符号12种,至今将近百年;1951年9月,出版总署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14种标点符号,也近60年。  相似文献   

13.
彭铁明 《湖南教育》2006,(10):20-21
作为辅助书面语言表达的标点符号,它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一种是体现个人意志和智能的言语形式。在文学作品中,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言语一样,都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智能。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留意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作者言语外,也要留意与之紧密相联的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4.
15.
标点符号虽说只是“一圈一点”,但它同样能表情达意,是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运用标点符号时,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就会造成错误,影响了语意的表达。常见的易误用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贺远亮 《语文知识》2004,(11):24-25
引用时涉及几个相关标点,怎样使用它们,目前语界尚存分歧。笔取了书刊上的部分例句,试图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抛砖引玉,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1995年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指出:标点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叶圣陶指出:标点符号是“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思想的工具”。苏培实在《标点符号规范用法》(湖南出版社1995年4月版)中谈到标点符号表示语气时,以“周总理逝世了。/周总理逝世了?/周总理逝世了!”为例,说明它有“帮助表达感情”的作用。这里第一句用句号,是陈述语气,表示沉重的心情;第二句用问号,是疑问语气,表示怀疑的心情;第三句用叹号,是惊讶语气,表示悲痛的心情。如果没有标点符号的帮助,就难以表达语气和感情。这种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语气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9日第5版刊登了《布什:事关国家安全监听将会继续》一文,其中“国会议员:布什不是国王”一小节有多处标点误用。笔者不揣冒昧,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