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帆 《百科知识》2003,(9):44-45
我1994年在《金融研究》上发表文章,预测人民币“稳中有升”的趋势可以延续到20世纪末。所以在1998年坚决主张稳定汇率。现在可以把我的预测再延长5-8年,在此期间人民币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一方面消化升值压力,一方面逐步实现“浮动升值”。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泡沫经济和盲目进口。  相似文献   

2.
前沿絮语     
经济学家蒙代尔:中国经济在全球扮演非常好的角色 美国曾经对日本施压,要求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如果美国强迫中国人民币升值,也将会对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升值压力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及调整路径。文章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根源以及升值预期对经济的影响,讨论了应对升值预期的对策,并对改革的路径选择和相关制度安排提出了政策建议。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作为国际生产分工的"世界工厂"地位和各贸易伙伴国之间不平衡的储蓄率,解决贸易摩擦需要贸易政策调整和汇率政策改革的配合;升值预期引起的资本内流引发了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诸多严重问题;短期内解决升值预期的对策在于采用货币政策配合升值幅度消除资本流入的套利机会;而改革结售汇制度为市场形成汇率的机制,是中长期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出发,认为通过人民币升值,不但可以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而且对解决我国当前的经济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有很大的好处。因此,我国应当机立断,调整人民币的汇率。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出发,认为通过人民币升值,不但可以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而且对解决我国当前的经济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有很大的好处。因此,我国应当机立断,调整人民币的汇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中国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有着许多相似点,如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政府主导型经济、金融风险的威胁等等.去年以来,人民币不断对美元升值,且其还有很大的升值预期,这都让我们想到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惨痛情形.对此,我们要未雨绸缪,从邻国日本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本文从分析日本经济崛起及停滞的主客观原因出发,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比较,给中国经济以启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源于其特殊的制度经济背景: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动。内外平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新的调整。鉴于财政扩张与人民币升值是一种有效的政策组合,应根据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状况,建立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相结合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周倩雯  徐倞  齐婉竹 《大众科技》2011,(10):249-251
文章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我国当前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异同点,认为当前中国政府应把握好经济政策调控的时间和力度、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注重科研创新,避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其伟 《科技广场》2007,(10):110-112
通过剖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各层面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缓解贸易矛盾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是利大于弊,其影响是积极的。在当前升值已成事实的背景下,我国更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后续措施,来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因经济波动(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最近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引起国内外贸企业高度关注。人民币持续升值及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使一些依靠薄利多销获得边际利润的出口企业出口利润空间变得非常稀薄。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重要性,利用2005年7月汇改后至2014年2月共104个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和方差分解效应.结果表明: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均会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但财政政策的冲击较小且持续时间也较短;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波动有显著影响.同时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得出,财政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比例更小.最后在对结果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对于国际收支状况、企业投资成本、就业与经济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等都产生了广泛且深远影响.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各行业影响着手,分析人民币升值后我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及应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不断升值,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出口行业。本论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上涨是由美国施压等外部因素和中国国内经济状况等内在因素共同引起,同时阐述人民币升值对国家经济有利影响和不利打击及其产生机制,从而得出结论,即中国应在近期内保持人民币的稳定小幅度增长、长期内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汇率政策,同时对于监管国际热钱、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整合产业链方面进行大力度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总结了危机后各国政策实施的现状,实践证明目前传统与非传统政策的实施都不十分有效。梳理了目前经济长期停滞的现状及成因,技术进步率下降,劳动人口比重下降、投资需求不足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因素影响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许多文献表明当前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实践方面都需要做出改进。理论上,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需要加入金融因素,以增强对现实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度。实践中,是否要将金融稳定纳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中仍需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近十年来首次提高联邦基准利率。本次加息意味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此举措不仅会对美国国内经济有一定影响,也会给美元汇率、国际资本流向和国际商品价格带来显著变化,从而间接影响到中国金融市场的运行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本文首先以美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了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必要性;其次论述该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面临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议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情况,并列举了日本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业泡沫破裂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警示我国房地产泡沫有可能破裂进而导致经济衰退。并指出,国家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房地产市场制度,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市场调整手段,稳定房地产价格。  相似文献   

17.
孟健刚 《今日科苑》2007,(20):121-121
本文从国际收支平衡、国内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在国际贸易收支、国际资本流动、物价水平、就业、经济增长和G DP、产业结构、国内企业、人民生活、国际地位、贸易条件十个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合理控制人民币升值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我国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汇率也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呼声越来越高.从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与汇率制度的关系入手,探讨我国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汇率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伊始,日本东京股市价格暴跌,日元汇率动荡不安。回顾1987年和1989年两次世界股市大波动,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与发达国家经济的大趋势密切相关的。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结构性调整时期。80年代,世界经济持续增长7年多未发生衰退,世界性通货膨胀得以抑制,摆脱了70年代的滞胀状态。但是,调整远未完成:世界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升值.在汇率制度进行这项重大改革之前和改革以后一年来,国际国内方方面面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和进行过许多讨论,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