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不是工具,是生命体验表达的内在需要.作家李锐把语言上升为"主体",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叙述方式传达着他对生存困境的体验和思考,实现他对语言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2.
许敏歧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散文、诗歌和诗评等,其中成就最高,最具特色的是散文诗。许敏歧的散文诗中,有一个以"荒原"为核心的意象群,也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荒原"这一意象蕴涵了他复杂的感情,有绝望也有希望,有疼痛也有深爱。而沉思者的身影则渗透了他创作中的思考,有对已逝岁月的思考,有对生活、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许敏歧的散文诗是"荒原的苦恋",也是"荒原上的沉思"。而这种苦恋与沉思是通过凝炼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完成的,许敏歧散文诗的语言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外在的韵脚,却有一种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3.
巴人创作中使用方言,与别的追求语言的乡土味的作家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他不会讲普通话,所操口语是地道的宁波方言,所以为了使语言既有地方特色,又为广大读者容易接受,他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手法,总的看是成功的,但也有个别失当的例子。其得失之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罗姣 《文教资料》2009,(9):10-12
汪曾祺是一位语言风格独特的作家,尤其重视语言,在对语言的应用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集中代表了他的语言主张,尤其是主张语言的"内容性",他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种见解也实践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他的小说清新淡雅,含蓄蕴藉,同时又充满民俗风情,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本文以《受戒》为例来分析他的小说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博尔赫斯思考时间的本性,这是他以文学的方式探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前提。曲径分岔的花园是一座时间迷宫。时间即神秘;语言使时间敞开为空间。时间与空间在此交合繁殖世界。语言游戏的世界,梦的世界。博尔赫斯的诡计正在于此:让谜语的游戏本身成为可看的。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散文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他将理性的思考用感性的语言加以表述,这种表述是形象直观、气韵生动、充满无穷诗意的。语言灵变而不僵化,风格呈现出多面性。这与作者广博的文化积淀及诗人的个性气质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之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  相似文献   

8.
本雅明对语言问题的思考并非是片段、零星的,在其晦涩的语言观阐释中包含着对现代性进程的独特体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本雅明把马克思主义辨证批判的思维方式融入到对语言的思考中,看到了语言背后的现代性问题。或者说,他是在借语言问题,展示了一幅现代性语境下人类语言堕落的图画。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堕落,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的堕落。对于本雅明来说,正是翻译摧毁了现在堆砌在堕落的人类语言上的废墟,使纯语言的光芒在翻译这个“深海采珠”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一位朋友坚持写教育随笔多年,屡次投稿不中。为此,他很是失落,却不知何因,便将稿件发给我,让我帮他"诊断"一番。细读他的一系列随笔,我发现不是他语言方面存在问题,而是他的文章缺少独特的思考。他只习惯于记事而不谈思考,字里行间读不出整个事件带给他的启示。单纯的记事并不是没有意义,至少可以为自己留下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散文家中,周国平散文的文学意义集中表现在他作为哲学家给散文带来的特质。周国平善于在散文中思考一些普世性问题,运用哲学性思考和形象的语言来探讨现象背后的社会意义。他的写作思维不仅深入、广博,而且视角灵活。作为哲学家,周国平很看重精神性的存在。他习惯于抓住一个关键词,以能指为起点展开所指分析,这种思维模式使其散文结构呈现出比较随意松散的特征,这也是他散文的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11.
以《道德经》为核心理解与诠释现代人所面对的生死学问题,首先对“语言的异化”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提出评论;并进一步指出:人应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让事物回到如如不动的寂静状态,以治疗语言系统介入这个本真状态后所衍生的种种问题。 就宇宙人生问题的终究极思考,儒家的思考面向是“自觉”,道家思考的面向是“自然”。儒道思考的面向不同,论及语言介入天地元始之状态,亦颇有差异。道家极力想摆脱名言系统的束缚,而强调回到本来彼此互融和谐的场域。他强调“尊道而贵德”以生长代替竞争。 道家强调从日常生活检查自己的内心状态,作一逆向、解构的思考,消除话语系统产生的对立,尊重各套话语系统的存在,让万物回归,道通为一。道家强调“去名以就实”,回归生命的和谐状态。跨过话语,直入存在之源,由此存在之源的自发和谐与调适,如此便对既成的意识形态有一解构之作用。能致虚守静、涤除玄览,让生命回到自由真实的状态,这时便不必通过人间的话语来沟通,他通过自然的天籁来呼应;如此“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正标识着“存有的治疗学”之建立。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系统地从语言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可说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他一生著述不多,主要作品有《逻辑哲学论》、《蓝皮书和棕皮书》、《哲学研究》、《论确定性》。《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代表他早期的哲学思  相似文献   

13.
我们需要怎样的语言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不满足于对语言作封闭性的结构描写而寻求从功能上对它进行解释的话,就一定会触及到语言科学的起点与它的终点——语言观。 语言研究中最重要同时最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是语言观,也就是语言研究者对他的研究对象——语言的本体存在方式,由于采取了某些特定的观察角度之后所做出的基本假设。不管有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任何研究者在开始他的工作之前都已经对他的研究对象选择了一种这样的假设,来作为他思考的最大前提和先行知识。无论怎样巍峨的理论大厦,其基石都是这  相似文献   

14.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人们思考。”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过程是语言活动的过程,更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过语言来表现和固定。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过程和习得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以语言为对象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5.
季江勇 《现代语文》2008,(12):32-34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人们思考。”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过程是语言活动的过程,更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过语言来表现和固定。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过程和习得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以语言为对象的思维流程。  相似文献   

16.
夏木斯·胡玛尔的小说创作以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成就最高。这些小说感情真挚细腻,语言朴素清新,擅长以儿童特有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和感悟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扎根现实生活,勤于观察思考,是他不断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他堪称当代哈萨克文坛上的常青树,是当代哈萨克族最为活跃、成绩最为突出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杨少衡的小说无论在思想蕴涵、题材选择方面,还是在表现技巧、语言提炼方面,都在不断寻求突破,几乎可以说是一篇一个样。而表现对人类命运的真切关注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则是他的作品始终不变的重要特色。他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溶入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因此有较深刻的思想意蕴和较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在马清泽家的客厅,我们谈论中小学语文教育,从下午三点谈到傍晚六点,语言一直是我们的主题。马清泽不是语言学者,言谈里没有诸如语言与人、语言与文化之类的理性思辩,他所谈的是中学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中学课堂的教学语言与中学生的作文语言。他的思想与智慧集中体现在如何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与运用语言。马清泽谈起语文教育中的语言因素教学,就像一位“把酒话桑麻”的农夫,没有凌空蹈虚,没有装腔作势,没有哗众取宠。浮华汰尽,留下的只有质朴与深刻。他对语文教育的独特体验与独立思考不是夜空里绚丽的烟花,而是阳光下舒展的常青树、泥土里孕育的落花生。教课文:扣紧字词句课文怎么教?也许,这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终其一生的追问。追问意味着不断地思考与探寻,意味着有迷惘,有清醒,有徘徊,也有坚定。在长沙市一中语文讲台上摸爬滚打了25年的马清泽,深信“脚板底下出思想”,实践当中长智慧。他从不相信那些飘浮的言辞与虚华的架构,他特立独行的思维里始终保持着返璞归真的纯正与质朴。他说,教课文,就要扣紧字词句。只有扣紧了字词句,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扣紧了字词句,语言因素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9.
流军是一位在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徘徊的作家。他的小说往往有一个严肃的主题,而且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批判性,从这一点看,流军应属于严肃的作家;但另一方面,他的小说又是以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大众化的语言来负载严肃的主题,表达他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这样,他的小说又具有通俗文学的倾向。也许正是这两者的融合,使得不少读者喜欢读流军的小说。  相似文献   

20.
正能够辅助语言习得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叉可细分为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人工语言环境。其中,自然语言环境特指以某种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局部语言环境是指学习者有部分时间处于该语言使用中;人工环境则指学习者在头脑中使用该语言思考、描述的场景。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来说,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为其提供局部语言环境和人工语言环境,以弥补自然语言环境的缺乏。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7~9年级)》教材(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