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自觉”是源于对教育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发展人、提升人的教育终极目标行动和思维的教育品质。实现教育自觉的途径主要包括:从保障机制上为教育自律构造良好的港湾;在管理上实现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威的分离;在教育科学研究上,尝试学术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早期阅读优先"计划是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美国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政策注重儿童早期阅读语言环境的建设和教师的作用;强调将教学改革活动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方法的整合和家长的参与;要求实现学前阅读教育和学校阅读教育的有效衔接.该计划对美国学前儿童阋读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教育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3.
张林学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105-106
"两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环节和重要内容.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宗旨,推进"两课"教学实践,需要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在根本宗旨上,要处理好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在价值追求上,要处理好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关系;在活动取向上,要处理好课堂与实践拓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教育是教育的原始核心,教育本身就是"人"作为个体的一种存在形式,一种自愿、自觉、自由的发展活动;其根本任务是实现个体依照自身愿望和有效条件而得到解放与发展,让每个人的独有潜能都得到充分释放与发挥.旨在个别教育的"因材施教"应是一切教育行为的第一准则."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课题是在总结我们国家多次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的客观条件下提出的.这是一项以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为核心的教改实践研究,其理念体现在"尊重人的权利"、"奉行以人为本"、"遵从做人与作文同步发展"、"坚持差异教学、多元发展"四方面.作文个性化概念包括学生作文个性化和教师作文教学个性化两部分,其实践研究的基本宗旨是还作文以应有之义;还作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生态德育"是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德育策略.生态德育,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人与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自我接受教育;通过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自我受到熏陶;通过家教活动,不自觉中接受爱的洗礼.  相似文献   

6.
对于"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这两个概念,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研究人员有不同的使用偏好.本文通过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术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关系的研究分析,论述了"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交互使用.二者都有存在的必要,不过在使用这两个术语的时候要考虑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体性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主体性教育模式是从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出发,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实践活动形式.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形势政策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文章结合相应的实践探索,具体总结了这一教育模式的运作规程.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首次提出"个人课题"的概念。笔者在《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上发表《基层教师呼唤"个人课题"》,对"个人课题"的定义和特征、选题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005年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始在全市范围进行"个人课题"的实验研究,着重  相似文献   

11.
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教师教育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需要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但凭经验、凭教师被动的文化熏陶还远远不够,必须实现教师的文化自觉. 教师文化自觉就是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发挥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让自己进行的教育劳动成为创造性活动. 因此,学校需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教师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一、学校引领教师自我觉醒 一个人的自我觉醒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才得以实现的.我校制订制度、设计方案、组织培训,开展不同形式的"人本化"活动,以此促进教师主动追求和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人为"和"为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并非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人为"的存在,人为的目的在于"为人"."人为"和"为人"的统一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活动意义的实现程度.在现实的教育发展中,两者之间的分裂却始终难以愈合,且日益严重,教育的消极负面影响大多发源于此.在这分裂的背后,隐含着纠缠不清却又不容回避的问题:人为的教育为何会偏离为人的方向?教育如何才算是为人的?为人的标准是恒定的还是变动的、应然的还是实然的、普适性的还是个体性的?教育的"人为"和"为人"统一的基点在哪儿?……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教育的"人为"和"为人"之间的分裂程度就会日益严重,教育活动的意义就会日益削减,甚至走向反面,成为人的枷锁.  相似文献   

14.
"生命自觉"是人类生命的本体特征,唯有"生命自觉",人方以为"人"。在教育和教育学的领域和视野里,"生命自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生命自身的自我了解、自我领悟、自我把握与自觉实践。"生命自觉"在现实的教育与教育学研究中的"双重失落",其根本是"人"之本质的自我失落、自我沉沦。作为擎秉人类希望之光与成长力量的教育活动,必须有勇气和智慧承担起"培育个体生命自觉"这一教育自身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看,其本质是培育人的生命自觉的活动;从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看,其本质是以文化人的过程。因而,教育应是培育生命自觉与以文化人的二维统一。为此,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对"生命"与"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自2004年开始,连续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工人阶级优良传统主题教育活动、"我为十一五做贡献"丰题教育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共铸理想信念,共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今年又在全省开展了"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调动了广大职工自觉为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资源共享是分层次的,随技术和教学理念的发展而发展。"积件"提出小课件、小素材组合重用的理念,开创了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研究的先河;"学习对象"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聚合封装,实现了异构网络教学系统间的内容互操作;而"学习活动"通过支持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重用,在教学层面上实现了教育过程与活动的高水平共享。本文通过解析"积件""学习对象"以及"学习活动"三者概念发展的异同点,揭示了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家长一味的呵护和溺爱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并不懂得什么是责任、责任感,缺乏责任意识.对自己没有责任,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学习漫不经心,做事草率、马虎,生活随便、任性,甚至违纪犯规,厌学逃学;对家庭没有责任,一味索取,淡薄孝心;对他人没有责任,敷衍了事,淡漠诚信;对集体没有责任,强调个人自由,不讲基本规则;对社会没有责任,怨天尤人,不愿奉献,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针对当代学生责任感一度缺失的现实,我们以"公民道德教育基地"为载体,以全员育人为目标,在开展"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活动中,将"我的责任"教育确立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与主线,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学生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立足班级,联系家庭,延伸社会,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开展"我的责任"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的责任意识.让师生在活动中将责任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9.
"八荣八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理论内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在教育规划、师德建设、建章立制、宣传教育、学生日常的管理与实践活动等环节上,切实融入"八荣八耻",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将"八荣八耻"变成大学生自觉遵循的行为意识中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20.
"学位教育"不当用词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学位教育"不当用词,概念不科学,歧义丛生.学位是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不能自身直接成为培养人的活动,即成为"教育本体"意义上的"学位教育"."学位教育"不当用词,还衍生出混淆学位与教育两者关系的种种谬误,导致人们学风浮躁、无所适从、思想混乱."学位教育"不当用词的蔓延,原因在于人们缺乏严谨的学风,有关部门对不当用词的危害缺乏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学位与教育的两者关系缺乏明晰的认识.为纠正这种不当用词,期待有关部门率先垂范;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学风建设;各报刊的编辑记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不做义务宣传员和推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