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文个性化 写“我”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倾向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包括激情、心境、信心等心理状态.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组合不同,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人的心理的差别性,它是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不同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这些心理特征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人们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例如,每个人的认识能力各不相同,有的人善于观察事物的细节,而有的人却往往忽略细节,有些人考虑问题很认真,仔细,有些人则表现得粗心大意,每个人情绪产生的速度和强度也各有差异,有的人脾气暴躁,一触即发,有的人脾气温和,是慢性子.人们在意志活动中也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有的人工作独立性强,有自制力,有的人则缺乏独立性,盲目性和冲动性较大.不同的人在活动中做什么和怎样做也往往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特征,有的人勤劳、勇敢,有的人则懒惰、怯懦,总之,上述各种心理现象所表现出来的许多心理特点,有的属于兴趣方面,有的属于能力方面,有的属于气质方面,有的属于性格方面.  相似文献   

3.
韦志成 《湖北教育》2003,(19):42-43
个性,指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从综合性来看,个性的构成是一个系统,能力、气质、性格是个性的心理特征;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表现出个性的心理倾向;激情、心境、信心是其存在的心理状态。从独特性来看,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差异性。 中小学基础教育12年,如果人60岁退休的话,那么,它就占了人生有效光阴的1/5。这12年是学生生理心  相似文献   

4.
个性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倾向,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  相似文献   

5.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个体心理学中具有核心意义。性格与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与能力、气质等心理特征,与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倾向,以及与自我意识等其它心理现象密切联系。性格包含着其它所有心理现象的功能成分,反映着个体心理活动的功能特点。性格具有全息心理特性,性格应当成为心理学的研究核心。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心理学》指出个性差异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和能力各方面的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是否具有某方面的特点,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而且也表现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如智力高低。由于个性差异才形成个体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心理学》指出个性差异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和能力各方面的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是否具有某方面的特点,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而且也表现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如智力高低。由于个性差异才形成个体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表现所谓的心理是指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是物质高度的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心理包括心理现象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现象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征。心理对物...  相似文献   

9.
刘莉 《贵州教育》2005,(24):24-25
“德操”指人的道德操守。我这里所说的教师德操,主要指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行为。“人格”泛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个体的人格,系由其表现于行为上的心理特征所认定”。我这里的学生人格,主要指小学生在思想、认识、品性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小学…  相似文献   

10.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养成了柔弱、内向、自卑、孤僻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不健康的性格倾向.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心理问题:情绪方面有孤僻、冷漠、焦虑、忧郁;性格方面有自卑、怯懦、说谎;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对“留守儿童”的进行心理疏导要从抗挫折能力培养、自信心的培养、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几方面入手.关爱“留守儿童”,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相似文献   

11.
一个正常的、成熟的人,总是有个性的。不管人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乃至社会经历多么相似,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总有与他人不同的“特殊”之处。对于个性,目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个人的性格、气质、智能和体格等比较稳定的结构,这决定个体特有的适应环境的方式;有人说个性是个人身上的心理物理系统的动态结构;还有人主张是一个人品质的独特方式。概括地说,个性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相似文献   

12.
“个性”即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并相互联系、它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际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体育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抑制其不良个性,使之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四化建设合格人才的一面,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也  相似文献   

13.
人的行为的动力特点是由气质决定的。人们有着不同气质类型的表现。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能力与性格也属于个性心理特性,但二者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一、名词解释1.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2.表象:表象是曾经作用于人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3.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方面。4.性格: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二、选择填空1.③ 2.① 3.④ 4.②  相似文献   

15.
所谓性格特征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根据性格表现形式,认为性格由以下几个特点组成:1.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方面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2.性格情绪特征。指人对情绪的控制所表现的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强度、稳定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3.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性格的道德特征。指反映在对现实的态度上的特点,主要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对人…  相似文献   

16.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好的性格能使个体在生活、心理和社会适应之间处于一个协调、和谐的状态;而坏的性格,如偏执、孤僻、依赖、粗暴等,对人的各方面发展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7.
“3+X”高考改革的核心是高考内容改革,集中体现在“更加注重能力立意”的命题上。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高考试题在基于学科能力而测量考生个性心理特征差异时,存在一定的考试心理机制。不同的考生存在认知的个性心理特征差异,有各自不同的应考行为表现;考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差异所表现的能力差异,也就通过注重能力测验的高考试题和高考分数给出了一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重视国民人格教育,培养孩子具有诚实、正直、勇敢、公正的良好品质,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使孩子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共同合作、主动操作、大胆实践,在知、情、意、行等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具有高尚、健康的人格,是我们教育的重要职责。所谓人格,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是这样解释的,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爱好、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多种因素。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由地方…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个性,是个人具有的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中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意识倾向性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上,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这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不同方面。从总体而言,有的个性有良莠之别,如勇敢、果断与怯懦、犹豫,前者要提倡发扬,后者要不断克服。有的个性只有差异,并无好坏之分,如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  相似文献   

20.
心理差异即个性差异 ,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的特殊性 ,它包括性格、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心理差异 ,既是教育的结果 ,也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 ,要承认差异 ,重视差异 ,在教育过程中区别对待。“任何教育影响的效果 ,都是以具体的受教育者的心理的个别差异为转移的。”只有在尊重学生心理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心理的个别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一、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 教育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