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在非智力因素刺激下,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知识掌握、智力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高等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五个方面。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机遇是决定一个学生学业成就的三大要素,当智力和机遇的条件等同时,非智力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着学生个体能否脱颖而出,关乎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应适应社会需要,创新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凤  李爽  王旭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235+237-235,237
在德育工作中,经常提倡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顽强的意志、积极的兴趣、正确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性格、良好的习惯、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有利于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非智力因素已成为人格教育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成分。同时,人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对人的智力、非智力,特别是创新活动起着导向、动力、调节和支撑作用。在智育的常态发展中,德育到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节点;创新教育是德育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注重非智力因素 促进生物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学习应运而生.在创新学习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下便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  相似文献   

5.
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本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关键学科-小学数学教学。针对学生个性品质中的学习目的的确立,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形成等重要内容,力求探索出综合利用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和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华丽 《成才之路》2010,(15):I0006-I0006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它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调节者和推动者,对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曾经有这样一篇专题报道:美国加州中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在 50个州里排在倒数几名,但加州科技人员的发明和专利总数居全美第一位,近十年来经济增长率一直远远高于其他各州。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加州的教育制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非智力因素刺激下,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知识掌握、智力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高等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  相似文献   

8.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农村中学的学生,智力因素(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相对较差,因此,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养就尤为必要。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成功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随机应变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健康心理等因素。而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渠道,它贯穿于整个教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在统一交织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智力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智力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也应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动机激发兴趣明确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起着指向和原动力的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触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和探索。它们不但能唤起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同时也能由动机、兴趣支配而伴随着的情感、意志、性格的转化,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应用题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关注学生非智力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随机应变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健康心理等因素。而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渠道,它贯穿于整个教  相似文献   

13.
非智力因素在地理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和智力因素紧密相联、融汇一体,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在重视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看到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凡是学生智力的发展,都渗透着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激素”。因此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因为任何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不是由智力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并在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非智力因素以及辩证思想等,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念,形成“数学素养”,它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5.
林锦春 《成才之路》2014,(12):77-77
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非智力因素以及辩证思想等,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念,形成“数学素养”,它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6.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在知识经济正见端倪的时代,高等学校应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个性发展与思维品质为着力点,进行教学体系创新,全面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教学观念创新传统的大学教育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继承和积累,注重智力的培养,忽视了知识的内化以及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育制度和评价标准等,妨碍了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学习应运而生。在创新学习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下便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学习兴趣是引起学生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它能鼓舞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生物是一门直观性、实践性很强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非智力因素的刺激下,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高等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如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两点:首先,要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校长和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智力因素开发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结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要认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同样重要,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而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基础。在非智力因素中,要特别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而个性主要体现为心理特征。因此,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  相似文献   

20.
略谈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教育探索》2004,(7):88-88
应用写作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能力课,它不仅反映学生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组织能力,而且可以预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促进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以及适应社会、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形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应用写作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