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士仁 《云南教育》2001,(10):34-35
学生只有创造性地学习,才有学习后的创新,而创新又必须借助想象。想象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人脑中的旧经验或旧表象被重新加工组合而产生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小学语文教法研究》指出:“根据课文描述进行再造想象,是学生主动阅读,活化语文现象,形成新的见解及发展个性不可缺少的条件。”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   一、在理解重点句中培养想象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古代文艺批评家刘勰曾对想象力的作用有过这样的描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欲通万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就能在脑海里出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这无疑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关专家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种类型。本文仅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出发,谈谈如何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从积累想象的表象,创设形象、借助教材,拓宽想象的空间、运用情感迁移,创设情景、加强朗读,诱发再造想象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从积累想象的表象,创设形象、借助教材,拓宽想象的空间、运用情感迁移,创设情景、加强朗读,诱发再造想象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力是智慧的结晶 ,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其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新设计、新课程新教学中 ,一定要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 ,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首先 ,我们要珍视学生的好奇心鲁…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文艺批评家刘勰曾对想象力的作用有过这样的形象描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欲通万里。”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就能在脑海里出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这无疑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有关专家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种类型,在此侧重就培养中师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谈谈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就是根据某一事物的图样或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这一事物的新形象的的心理过程。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显重要,特别是在记叙文、诗词的阅读教学中,中师生如能通过再造想象去再现文章或诗词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往往能产生一  相似文献   

7.
王钧 《成才之路》2010,(25):32-33
想象是知识的源泉、是创新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应抓住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造想象”是想象活动的一种形式,是语文教学中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想象活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再造想象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47):43-44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想象特别是再造想象不会凭空产生,它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并且具有个人的创造性成分,要形成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语文教学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大力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焕玲 《考试周刊》2012,(23):43-4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等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通过丰富表象、开阔想象,培养情感、激发想象,加强训练、强化想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郑丽真 《陕西教育》2005,(12):31-32
中外教育专家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都将想象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已通过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可以把它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一、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1、凭借语言材料,启发想象。①对比想象。如《粜米》一课,写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远离学生现实生活,但课文情节线索清楚,粜米的前后情景、旧毡帽朋友的活动变化都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如文中写旧毡帽朋友早晨出来时,敞口船是满满的,粜米后,船身浮起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比较粜米前后,敞口船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沿着再造想象的思绪,创造感人的新形象。②补充想象。如《麻雀》(第八册)一课,教学时,可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一门融于感情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激发兴趣、表现欲,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其次,抓教材训练有意想象。要根据教材训练学生进行再造性想象;要根据教材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最后,要抓住文中空白,再造想象。  相似文献   

12.
齐瑜华 《陕西教育》2009,(10):50-50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想象是智力的翅膀,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是以知识、观察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小学语文教材充盈着想象,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任何文学作品的学习欣赏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翅膀。  相似文献   

13.
蒋小英 《文教资料》2009,(4):121-12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材、学生心理、学习上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成为可能甚至必能.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为此,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表象,培养其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陈咏南 《华章》2007,(6):74-7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的过程,这种形象可能是现实已有但个人尚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还可能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的事物形象.我们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放飞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创新的基础,是思维创造性的激活剂.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展开思维的翅膀,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以阅读为依托,通过情景的再现化、词语内涵的扩大化、动作的形象化、多媒体声像的情景化来培养想象力,另一方面以作文为载体,通过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联想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重要意义。从思维学的角度。联想可以划分为形象联想和抽象联想。形象联想主要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根据形象联想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词语和作文教学进行联想训练是方便有效的途径。从思维学的角度。想象也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唤醒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创造想象的训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8.
《诗经》教学与发展学生的想像力纪相臣想象力对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诗经》具有丰宫的训练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因素。下面就谈谈《诗经》教学可以从几个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一)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表象...  相似文献   

19.
培养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引导观察,启发想象引导观察。一个学生接触社会观察生活越多,他积累的表象也越多,再造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例如要理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如果我们头脑中已存有黄鹂、白鹭、翠柳的表象,再造想象就会生动和具体;相反,如果我们头脑中不存…  相似文献   

20.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其它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样,离不开丰富学生的表象。因为想象依靠表象而建立,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想象。就学科而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