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是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学习者能借助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本文介绍了3G技术支持下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提出构建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服务支持平台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移动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借助相关的移动设备比如手机或者移动通讯等技术来进行相关的课程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在任意的时间以及任意的地点以任意的形式来进行学习。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移动学习有着更大的教学优势。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也有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的前沿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上网学习,正在成为远程移动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远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手机移动学习模式,必将演化为教育技术研究的又一个新的前沿理论热点。如何充分有效地使用手机移动通讯技术,为广大学习者构建一种全新的优质的远程学习环境,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移动学习应包含形式上的灵活、内容上的互动以及实现方式的数字化,影响移动学习服务的因素主要有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者的特征。文章认为移动学习服务的设计原则应遵循移动学习的基本规律以及关注学习者的实际体验,并提出了六种面向非正式学习情境的移动学习服务模式,为移动服务的推广及品质的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移动设备的学习应运而生,它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然而,由于社会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特征,既促进了移动学习普及、走向个性化等积极影响,又带来了内容零散简略、难以深度学习、专注力下降等消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辩证、全面的视角深入研究网络碎片化特征对移动学习的影响,这是现阶段关于移动学习研究的紧迫任务,对后续移动学习的持续、深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会促进移动学习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技术发展的三次革命出发,即工业革命、电子工业革命和无线网络革命,阐述了移动学习的重要性.而信息技术设备在销售上的数字对比,也充分说明了移动学习时代的到来.针对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美国、日本、南非以及中国的移动学习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移动学习成为主流教育方式的标准,并提议中国的数字化学习向移动学习转型.  相似文献   

7.
现今,移动学习在世界范围内都开始得到广泛运用。实践表明:学生和教师正在以不同形式应用移动设备来获取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正在与其它学习者分享和交流信息,并从同伴和教师那里获得帮助和支持;正在让人际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高效和富有成果。尽管移动技术不是也绝不会成为通达教育成功之门的万能钥匙,但是它的确集成了非常强大的工具,并且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支持教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逐渐渗透到成人的学习、生活之中.移动学习以移动性、交互性、片段化、个性化的特点和优势,逐渐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重要的学习方式.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记忆力较强、职业期望值较高、学习目的明确,但由于受到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移动设备、学习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针对这些障碍,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转变传统观念,提升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共同体,完善移动设备.  相似文献   

9.
远程教育背景下,学习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参与程度,资源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黏性程度。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研究与应用移动学习的课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移动学习并非网络学习的简单翻牌,良莠不齐的移动学习资源阻碍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因此,对学习资源的正确评价俨然成为资源建设在引导方向、提高质量、推动传播与实现共享的重要手段。对学习资源设计需求进行分析,提出评价原则,并设计学习资源评价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其目标是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教学活动。与其他学习形式比较,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移动学习的方式尤其适合语言学习,为此,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现已成为独立于传统语言学习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新研究领域。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探索,希望能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微信是目前高校校园环境下最为流行的通讯和社交软件,具有轻量、多人语音、推送信息精准、使用便捷等特点,研究与设计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及应用方式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阐述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旨在对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移动设备价格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为移动学习创造了客观条件,智能手机作为最普遍的移动设备,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广泛青睐,因此,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极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内外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基于手机媒体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现状进行探析,了解影响大学生利用基于手机媒体的移动学习资源的主要因素,以期对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美两国篮球书籍技术分类体系和技术部分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技术体系特色、进攻和防守技术分类体系以及运球技术部分、身体平衡和快速动作技术(或身体控制技术)部分、传接球技术部分、投篮技术部分、抢篮板球技术部分、内线进攻移动技术部分、抢球、打球和断球技术部分、内线进攻移动技术部分、个人进攻移动技术部分、个人防守技术部分等内容找出了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无线电子板相当于电子板的无线接入和传输系统,使电子化学习变得容易和方便。它可以运用各种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手段,如运用PC机、投影电视、投影机等各种信息设备进行板书、语音和视频、在线教学或备课。本文介绍一款产自韩国的新型无线电子板,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其中,移动学习也参与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微信是现今移动设备的炙手可热的的app之一,它所具有的功能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本研究主要中国对微信教育功能进行研究并分析,在对翻转课堂技术分析基础上并提出对于翻转课堂的解决方案,再通过建立模型来指导和实践,来探讨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移动技术是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控制自己身体和改变位置、方向、速度,争取高度所采用的各种动作方法的总称。它们是掌握和运用攻防技术的基础。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不论是持球,还是不持球的情况下,完成各种进攻或防守动作,都需要有脚步动作的参与。因此,移动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项基本技术动作。本文通过剖析脚步移动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脚步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求对这项基本技术的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移动微型学习是以移动设备为载体,能够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网络上微型学习资源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文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三个维度出发,即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探究移动微型学习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及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改善自主学习策略、为移动微型学习软件开发者优化软件设计、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率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课程是信息时代职业教育重要学习资源,随着手持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微课程必将更多地应用在移动学习中,因此,移动微课程的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通过了解微课程的内涵,掌握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背景,形成移动微课程建设思路,建立移动微课的设计方法,探索职业教育开展移动微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此构建基于职业教育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篮球防守的技术动作是由脚步移动和手臂动作共同构成的,脚步移动在防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提高防守质量必须重视的环节。为了提高防守质量和效果,必须重视对防守时移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这就需要提高对防守移动技术的认识,在训练中提高对防守移动技术的训练水平,掌握正确的技术,以不断提高防守质量。本文分析了几种个人防守状态下的移动技术运用,以期为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伴随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的创新升级和无线通信网络的应用发展,人们交流互动和获取知识越来越便捷。移动学习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潮流,相应地移动教学模式也备受关注,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利器。本文以跨境电商基础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对移动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移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形态,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