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亚政治经济环境与我国向西开放郭宝珠任俊卿张莹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5300多万。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桥的结合部,是东西方陆地交通的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91年底...  相似文献   

2.
在南亚、西亚和中亚地区,有许多后缀“斯坦”的国家名称,如南亚的巴基斯坦、西亚的巴勒斯坦、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那么,这儿的“斯坦”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3.
在南亚、西亚和中亚地区,有许多后缀“斯坦”的国家名称,如南亚的巴基斯坦、西亚的巴勒斯坦、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那么,这儿的“斯坦”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4.
在南亚、西亚和中亚地区,有许多后缀“斯坦”的国家名称,如南亚的巴基斯坦、西亚的巴勒斯坦、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那么,这儿的“斯坦”是什么意思呢?“斯坦”一词最早出于波斯语言,原意是“地区”。后  相似文献   

5.
中亚是指里海以东,西西伯利亚以南,伊朗、阿富汗以北及我国新疆以西的亚洲中部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青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总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万,分别占前苏联总面积和总人口的18%和17%。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不仅在地域上连成一片,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语言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同,中亚五国中文教育呈现出不同特征:吉尔吉斯共和国中文教育规模大;哈萨克斯坦中文教育基础好;乌兹别克斯坦中文教育起步早、体系完整;塔吉克斯坦中文教育起步晚,发展快;土库曼斯坦中文教育本土化程度高。中亚五国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语言教育政策以及相对宽松的外语教育政策推动中文教育的发展,但英语的绝对优势地位却制约了中文教育的发展。通过促进中文纳入中亚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建立中文教育联盟、发展“中文+”职业教育等策略,助推中亚五国中文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向高质量迈进。  相似文献   

7.
第一回上合峰会促合作反恐军演结硕果8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国家元首出席会议。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强睦邻互信推动和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苏联解体后分解成15个国家,其中包括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独立后中亚各国在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探索。在中亚国家加强其主体民族政治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俄语、英语、汉语等外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其本民族语言之外中亚各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桥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梳理中亚国家语言政策及外语教育的发展和变迁,展望外语教育在这些国家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的教育部长10月18日齐聚北京,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首次教育部长会议。  相似文献   

10.
第一现场2003年9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晤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总理着重讨论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经贸合作问题,并就完善组织机制、推进务实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会晤取得了重要成果。此次  相似文献   

11.
彭树平 《考试》2014,(10):43-45
<正>2014年9月12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出席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牢固树立同舟共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在苏联即将解体的前夕,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决定建立由3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1)并且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停止其存在”。12月21日,上述3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共11国在哈萨克斯坦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2)正式宣告了独联体的诞生,苏联的解体。随着1993年格鲁吉亚的加入,独联体发展为12个成员国。迄今为止,独联体走过了艰难曲折之路。当前正面临着变革、分裂抑或瓦解的危险。本文着重分析独联体演变的原因,预测其发展的前景,与关注此事的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3.
7月下旬以来,俄美、中美领导人相继举行了会晤,努力修补由于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所造成的紧张关系;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首脑举行了会晤,商定要进一步加强五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了亚、欧、非诸国,推动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热点试题     
【题目一】 热点综述 2010年6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是胡锦涛主席时隔6年再次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1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在鸟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以及吉尔吉斯斯坦代表、临时政府外长卡扎克巴耶夫出席会议。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主持会议。在他致辞后,  相似文献   

15.
挑战美国,将是2009年6月15日至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原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举行的广泛会议的重点。此次会议将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以及其他上海合作组织(SCO)六国的重要领导出席。这一组织包括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和蒙古以观察员身份参加。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中亚战略的调整及对中国安全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中亚战略调整冷战结束后 ,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以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士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重新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美国为了确保其在新世纪全球战略格局的优势地位和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制定了中亚战略 ,开始向这一地区进行渗透。但是 ,1996年以前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还在推动北约东扩 ,与俄罗斯争夺中东欧国家。世界力量的消长变化尚未使美国产生挺进中亚的紧迫感。因此 ,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战略构想还不够全面 ,对中亚诸国的具体政…  相似文献   

17.
时事背景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由此正式启动。五国领导人从建立边境地区军事互信入手,经过不懈努力,把相互合作逐步扩大到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等广泛领域。随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教育考察团考察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族教育考察团考察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史铸美由国家教委民族司、国家民委教育司、新疆教委组成的中国民族教育考察团于1997年秋天对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考察。着重考察了哈萨克斯坦国立世界语言大学和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核心区,在与中亚五国的联系上,具有明显的地缘区位优势。文章借鉴近年来兴起的主流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析了新疆及中亚五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辐射效应。通过对1990-2012年新疆及中亚五国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集聚效应来看,新疆和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呈"反中心-外围"式,外围地区呈现出高-高集聚的"马太效应",中心地带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从空间辐射效应来看,新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辐射带动作用,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正向带动作用较稳定,新疆2000年后凭借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等政策优势得以快速发展,正向带动作用逐渐增强。据此,从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中亚五国特殊的总统制政体的现状,并通过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化等社会结构运行的实际状况,探讨了中亚五国实行总统制政体的必然性。最后,对中亚五国实行总统制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