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门豹治邺”的故事是颇有戏剧性的。我想,西门豹的斗争艺术就在于他演出了一幕不动声色,假戏真做的喜剧.邺县有一个很恶劣的风俗:为河伯娶妇.那里的统治者——三老、延椽欺骗老百姓说;“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趁机“常岁赋敛百姓”,派  相似文献   

2.
《西门豹治邺》“思考和练习”四中有如下两句话:1、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  相似文献   

3.
屈原《九歌》中的《河伯》和《山鬼》两首诗,都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这本来为我们深入研究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提供一把很重要的钥匙。但是,由于近代一些人,根据史籍中记载的西门豹严打“河伯娶妇”的故事①,抓住“河伯娶妇”中的“河伯”,与《九歌》中《河伯》同名,一口咬定《九歌》中的《河伯》,就是写“河伯娶妇”,并由此推断《九歌》都是写“人神恋爱”。所以,我们研究《河伯》和《山鬼》诗之间的关系,先要简略了解“人神恋爱”论。  相似文献   

4.
对用封建迷信愚弄、压迫和盘剥人民的伎俩,戳穿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史记》中有篇“西门豹治邺”(“河伯娶妇”),今日读来更觉痛快淋漓。  相似文献   

5.
这篇故事的情节并不曲折离奇,它始终是围绕西门豹佯装要给河伯选妇进而惩办了巫婆和官绅的主线进行的。它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故事是从西门豹看到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产生疑问开始的。即引出了情节的开端。这部分是通过西门豹的“四问”完成的。一问原由,了解到河伯娶妇之事;二问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四册中的《西门豹治邺》,有一段的标点值得商讨。课文是这样标点的: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我们认为,这段文章的错误标点颇有几个。在物色“河伯妇”后,“洗沐之”,令其  相似文献   

7.
《西门豹治邺》一文,选自西汉褚少孙为《史记》增补的《滑稽列传》。作为一篇传记文学,西门豹治邺的活动,是全文的中心,而“治邺”的“治”字是行文的线索。全文三个部分,用两个故事组成。一是治俗,破除为河伯娶妇的封建迷信的恶俗;二是治水,兴修十二渠,引水灌田,发展农业生产。这两个方面,从相互关系上看,治俗是治水的前提与关键,而治水是治俗的目的与效果。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问题实质看,治俗是为民除害,治水是为民兴利。但文章却以第一、第二部分作重点,也就是把治俗放到情节结构的中心。因此,西门豹治俗的描写,是全文的主体。本文的写作特色,也主要是从治俗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8.
《西门豹治邺》一文中一再出现“民人”与“人民”两个词,“民人”与“人民”有没有不同?如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如无不同,为什么不一致起来?本文试图初步提些个人看法,与同志们讨论。《西门豹治邺》中,“民人”出现过两次: ①豹问其故.对曰:“……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②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按《史记》原文,此下还有: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为邺令,他来到邺后,一不访拜地方三老,二不吃请受贿(huì),三不祷告河伯尊神,而是乔(qiáo)装改扮,暗查私访去了。经过了解,西门豹深知邺郡(jùn)有五大要害,致使邺郡田园荒芜(wú)、民不聊(liáo)生。西门豹为使百姓早脱苦难,大胆改革。他首先废止河伯娶妇;其次责罚奸商,稳定物价;进而严训乡绅(shēn)为百姓平冤(yuān)昭(zhāo)雪;在民心安定之后,引导百姓在漳河之侧筑十二条渠(qú),引漳灌田。这样一来,邺郡振兴待望。可是,西门豹却得罪了地方的三老还有巫师以及奸商。他们视西门豹为眼中钉,肉中刺,相互串通勾结在一…  相似文献   

10.
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哲学上有神论与无神论、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始终反映不同阶级和党派在根本利益上的斗争。法家对儒家有神论、唯心论的批判,是儒法斗争的重要内容。战国初期的法家和杰出的无神论者西门豹,在先秦的儒法斗争中,深深地留下了自己战斗的脚印。《史记》等历史文献中记载着他治邺时投巫修渠的动人事迹。邺县 (现河北临漳县) 地处魏、赵两国交界处。公元前四百多年,魏文侯为了加强边防、巩固刚刚建立不久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权,选派西门豹任邺令。西门豹到了邺县,只见土地荒芜,城市萧条,人烟稀少,一片凄凉。他询问当地父老。回答说:“每年为河伯娶媳妇,可把大家害苦了!”原来,邺县在漳河旁,“漳水悍怒,迁徙无常”,经常泛滥成灾。地方官三老、廷掾与巫婆相勾结,假称只有为河伯娶媳妇,才能免除水灾,藉此年年大肆搜刮民财,并强迫“选聘”穷人的女儿,充作神妇,投入河中。百姓不堪压榨,尤其有女无钱之家,更是纷纷逃亡。西门豹听到后十分气愤。他对父老们说:“下次给河伯娶媳妇时,你们告诉我,我去  相似文献   

11.
在揭批邪教"法轮功"的热浪中,我想起了西门豹和“赛先生”。 西门豹,战国魏国邺令是也。他那一出"河伯娶妇",可谓千古一绝。瞧,他是如何惩治邪教的:先不动声色,煞有介事地亲视河伯妇,然后与三老、巫祝、父老说:"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随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入河中"。可恶的邪教教主——大巫妪顿时沉没在波涛之中,一去不复返。接着又复投其弟子三人及三老于河中,要他们"入报河伯",结果只能是泥牛入海。待要廷掾与豪长再与河伯传递消息时,这些平时作威作福的贪官、昏官、庸官们,一看骗术已…  相似文献   

12.
“河伯”与阳侯的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的《河伯》诗,是《九歌》中最难理解的一首。首先是“河伯”名称中的“河”与“河是黄河专有名称”沾了边。于是,有人根据“先秦的‘河’是黄河专有名称”,断定《九歌》的“河伯”祖籍是黄河流域。因为楚人祭“河伯”,证明楚人来自黄河流域。这样《河伯》诗就被牵扯到楚民族发展史的争论之中。其次,河伯名称又与《史记·滑稽列传》的“河伯娶妇”故事中的“河伯”①,同名同姓,于是又有人据此断定屈原的《河伯》诗,是写“河伯娶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期,魏王命令西门豹去治理邺。西门豹到了邺后一不拜访地方官吏、豪绅,二不吃请受贿,三不祷告河伯尊神。而是乔装打扮后到老百姓中去暗访。经过调查,发现邺郡有五大害:一、漳河十年九淹百姓饱受漂泊之苦;二、奸商乘机垄断盐粮,低买高卖,盘剥百姓;三、巫神利用神权愚弄百姓,借为河伯娶亲,多少民女枉死河中,百姓钱财受到搜刮四、地方官吏、豪绅敲榨掠夺五、统治者争权夺利,不顾百姓疾苦。西门豹为使当地的百性能尽早摆脱苦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首先是废除给河伯娶亲的恶习,严惩巫神;其次是处罚奸商,稳定物价;进而严格要求官吏,为百姓平…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特点,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西门豹》一文时,西门豹巧用妙计,破除邺这个地方给河伯娶媳妇的陋习,是该课的重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妙计所在呢?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除了西门豹这个方法外,你还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破除给河伯娶媳妇这个陋习呢?问题一提出,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摆在县老爷这个位置上,认真地思考起“妙计”来。一会儿时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要叫手下人在邺这个地方贴满布告,明令禁止给河伯娶媳妇。违者一律下大牢。”有的说:“我要叫卫士把那些装神弄  相似文献   

15.
《西门豹治邺》中“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一句,各书注释颇不一致。句中的“共粉饰之”的“之”是代词,有的注本认为指代“婚嫁的场面”(《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辽宁人民出版社)这是没有多少根据的。从上下文来看,“之”显然是指代被“娉取”为“河伯妇”的“小家女好者”。值得讨论的是,“如嫁女床席”到底作何解释?有的注本译为“……大家都来打扮她,象出嫁女儿那样准备了床帐枕席……”(辽宁教育学院《古代诗文选读》);“……给小女梳洗打扮,象真要出嫁闺女一样。准备好床席,让小家女坐在上边……”(吉林人民出版社《古诗文讲读》)显然,为求语意顺畅,这些译文均不惜改变原句的语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八册《西门豹》一文中,出现了三个“闹”字,教学时抓住这一字眼,可以帮助学生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加深理解. 一是西门豹向老大爷询问邺地荒凉的主要原因,老大爷告诉他“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二是所谓河伯娶媳妇,不过是巫婆和官绅为了骗取老百姓  相似文献   

17.
西门豹治邺     
韩非 《现代语文》2004,(7):11-11
西门豹为邺令,清克洁悫(què),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居期年上计,君收其玺,豹自请曰:“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伏斧之罪。”文侯不忍而复与之,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期年上计,文侯迎而拜之,豹对曰:“往年臣为君治邺  相似文献   

18.
欲探讨婚俗,便不能不谈汉字“婚”。《说文·女部》:“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据此可知,“婚”是从“女”从“昏”的会意字。为什么,要从“昏”呢?许慎列举了两个理由:一是周礼规定“娶妇以昏时”;二是“妇人阴也”。第二个理由应是中华阴阳五行世界观的认识,而第一个理由则为我们理解“婚”字的文化内涵拓了一条路。何谓“昏时”?甲骨文“昏”字从“日”从“氐”,“氐”即“低”,其造字意义为:太阳西下;《说文·日部》:“昏,日冥也。”《周礼》为什么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这应该是当时以日落天…  相似文献   

19.
褚少孙,西汉元、成之世为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史记》续补者。褚补六人中有一则“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反映了战国中期魏国变法图强的史实,丰富了《史记》的内容。关于西门豹治邺,《史记·河渠书》有记载,云:“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但司马迁没有给西门豹作传,所以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西门豹治邺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故《史记》在《魏世家》中又记载说:魏“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相似文献   

20.
刘美英 《成才之路》2011,(24):17-I0012
屈原的性格与经历决定了他的文学作品无处不表现着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就连曾经被人们评价为"人神恋爱"的《九歌》,表面像是古代的迷信,其实更多地表现了他为国为民的追求。"所谓‘人神恋爱’,说穿就是以巫为媒,用活人祭神的把戏。这种论调,当时因为有闻一多曾经肯定过,特别是有游国恩‘窃尝反复玩索,以意逆志,而后知确为咏河伯娶妇也’的推尊。"《九歌》的性质在这里我不作过多的研究,只从它里面所塑造的形象来看它的文学价值,从诗歌中的人物原型来看伟大诗人屈原的心怀志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