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面向教师专业化的高师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理念,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课程建设是培养专业化师资的保障。教师专业化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科学构建高师课程新体系,培养专业化的新型师资,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专业化的教师必须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去培养。当前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的指向性不明确;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不准确;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我们必须根据专业化的要求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在研究科南特教师教育课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教师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建议。教师和教师教育专业化是目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课程设置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环节,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衡量的标准;学术性、师范性和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师范人才素质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提高师范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研究师范人才培养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改革策略,着力于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师教育体系结构方面的调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新世纪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与教师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就必须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作为以培养教师为己任的教师教育必须按照专业化教师的素质要求安排师资培养内容和过程,必须加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首先,推行校本课程的用意在于使课程多元化和教师专业化,因此,从教师角度看,样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对于课程设计有专业水准。然而,在目前的状态下,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者在课程开发范式、研究视野、术语把握、问题意识、求知方式等方面许多人不具备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向,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相对低下,对实施课程改革、落实其目标有很多的不适应,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往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存在很多非专业化因素。“校本行动研究”能有效地解决过往教师培训模式中的多种非专业化因素、应该成为在职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的主要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家长参与课程构建包含三个层面:(一)家长理解课程理念,会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和教师共同佝建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二)家长能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实施课程,通过与教师、幼儿的互动,拓宽课程实施渠道,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三)家长能正确地评价课程,推动课程的完善,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加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和教材的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也因此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抓手”。问题在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克服许多障碍;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身也存在局限。因此,需要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命题有更为谨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教与学活动最为基本的单元结构,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重要场景,更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最为主要的渠道。由于社会的快速变革,教育目标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对象的发展趋势呈多样化。坚守专业课程的学术标准、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亟需一个关键的协同性元素——课程愿景。在过度的标准化教学中更多地融入共享愿景与协同发展等感性因素,能应对课程教学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多样化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