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传奇故事当中引入了历史视野和人生主线,通过传奇的表面形式,揭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真实面目,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的解剖和对于人生与人世的独特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江湖”作为一个泛指五湖四海的巨型空间,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可谓源远流长,而武侠小说对之尤为嗜好。  相似文献   

3.
金庸“江湖”——侠道的隐忧:《笑傲江湖》细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笑傲江湖》中的江湖,是金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用小说话语构建的隐含着文人理想的独特话语场。在江湖里面,利益和武功成为生存的关键,围绕利益与武功的争斗和矛盾,构成了小说叙事的基本推动力.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班,有一位“江湖大虾”。为什么他是大虾而不是大侠呢?因为他并不是真正的大侠,所以便是大虾呗!这人虎头虎脑的.较大的鼻子两旁各长了一颗小黑痣.嘴巴的右下角还有颗黑痣.茂密的头发中间有一道“7”字形的疤。他的传奇事件可真不少,待我为你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5.
梁冰的小说集《雨点上的火焰》集结了14个故事,呈现了作家独特的江湖世界。他的江湖世界体现了原始的乡村情怀,又有其现代转型社会冰冷的面孔,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小人物身上,写出了卑微生活中蓬勃张扬的生命状态,在日常琐碎的卑微境遇里,写下了生命的重量。  相似文献   

6.
张红梅 《文教资料》2011,(30):19-20
池莉是20世纪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说视角更多投注到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态度。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的世俗认同的作家,她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而《烦恼人生》则突出体现了世俗化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7.
《江湖儿女》的故事主要以女主角巧巧的角度展开叙述,巧巧经历了主体身份的缺失并尝试着重建,游走在江湖内外,不变的是对情义的坚守,在秩序失落和故土贫瘠后寻找精神的家园。她的经历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剧烈变革的时代中,自身成长的困境与突围。  相似文献   

8.
一个真正体验的人,爱着自己的生命,爱着行动本身,可称为一种历史的状态,这样的人经常经历着一种“无历史的瞬间”,一颗无外在目的的任性的、自由的心灵,往往发挥了主体最大的能量而创造出历史和个人的伟大事业。在对历史的态度中,“纪念”的历史忽略了历史的客观现实,“批判、的历史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内在继承,纪念的历史、批判的历史在价值意义上都无法与体验的历史相比。人学科是需要体验的学科,只有化验历史,才能学习历史、充实灵魂和创造历史,而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接受、继承和创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人学科为底蕴,一旦沦范为“无情”便会将人类推向毁灭;同理,教育必须培养对人类明史有“情”的学习和继承,无历史体验的教育便是无教育,教育对创造历史的作用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对“江湖”的书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它是失意之人被放逐的场所,但苏轼、苏辙的诗歌则有意识地把“江湖”建构为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景观的诗意空间,在宋代作家中颇具代表性。一方面,他们把“江湖”描写为鱼鸟适性之处,有山水风光、历史遗迹、亲朋友谊,有高人隐士、民情风俗、人文传承,充满诗意;另一方面,仕宦生涯也让他们认识到,“江湖”往往被朝廷用来放逐罪人,而且其间已经遍布着从京城延伸出来的权力脉络,并非安全的避世之处。这种矛盾的认识与宋代政治环境以及交通、通讯、商品经济等领域的发展状况相应。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把“江湖”跟“桃源”相联结的诗意构思,强调“江湖”之水是从“桃源”流出。由“桃源”而“江湖”,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延伸,正好与权力延伸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0.
拜厄特的小说<占有>浓缩着女性生存数千年的历史图景,形成了当代西方文学女性叙事的独特风貌.小说以远古、维多利亚时代及当代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女性生命历程为叙事线索,重新阐释传统叙事中的诸多表现女性人生的经典意象,传达女性生存经验,探讨女性人生的历史困境.这种历史性思考揭示了女性生存之历史真相,开拓出当代文学女性生命言说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1.
作为金庸武侠小说的颠峰之作,《笑傲江湖》自问世后便深受读者喜爱。作为武侠小说其在华语世界长盛不衰一定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对这部武侠小说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打打杀杀显然太肤浅了,本文希望通过解读小说的主题及其人物形象,让我们重新感受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军校硕士研究生的生活,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紧张,它同样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但同时又不失军营的那份英武之气。时光飞逝,回想一年半之前,热血豪情的军中侠客们,如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描绘的那样,汇聚到了位于北京西北的红山口,一起开始了我们论剑百望山的“江湖”生活,你且看看诸位侠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从人生视角解读泰格特的小说《窗》,通过这扇"窗"来透视两个人物的心灵状态,探求一点人生的启示。分析领悟欣赏者和漠视者,利人者和利己者的人生得失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4.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虽性格各异,但无不至真至性,共同闪耀着“侠义精神”的光芒。金庸之前的武侠小说中的侠士,多以单纯的劫富济贫、好打抱不平之言行来体现他们的英雄行为和侠义心肠,其人物形象较有局限。司马迁写《游侠列传》时,赞赏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同时也引用韩非的一句话———“侠以武犯禁”,指出其尚武好斗的不足。的确,“侠义精神”充满着暴力与个人意志,带来了杀戮和血腥,这在崇尚法治、倡导社会和谐的21世纪尤不足取。金庸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复活了“侠”的形象。一方面,他让这些侠义英雄生…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在故乡的河流中发现了整个人类,在河流中映见了整个人生。他对人类、对生命、对宇宙的体验通过《边城》在湘西的群山中那一脉静谧的水边达到了上下通融、与万物契合的崇高境界。作品阐释了人生之美,诠释了人生之纯,呈现了人生之憾,更渗透了理想化的生活构建。他希望通过作品重建理想王国,希望从道德视角出发,重造我们民族的品德,为湘西世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金庸武侠小说流行的重要原因是它的神话性,这一点在《神雕侠侣》中表现得甚为突出。对主人公仙化形象的刻画、离奇情节的设置、对富有灵性的动物的刻画等,这种从形式到内在精神的吻合使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神话的品性。这种神话品性更利于读者审美想象的充分活跃,使读者在鉴赏时感到有一种无法扼止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新写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较之于其他流派,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本文从内容、作家叙述态度、情节结构、表现手法及语言五个方面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  相似文献   

18.
山洞是金庸和古龙小说中都经常出现的重要地点,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了金庸作品中的山洞意象,而忽视了古龙小说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情节,更忽视了他们在这一情节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不同,这种不同折射了两位作者对人生本质的认识的差异,也暗示着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人类远古时期的生存场所——山洞一样,借此孕育出一个他们各自不同的理想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9.
路遥的《人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部中篇小说。众多的文艺评论者认为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不懈奋斗的高加林形象,以及提出农村青年如何走向城市和走向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小说并没有把重点落实在高加林的人生奋斗上,也即在这部小说中“奋斗叙事”是缺席的。  相似文献   

20.
从先秦到南朝、从《左传》到《世说新语》,人物评论也从历史中的想象到想象中的历史,从急功近利的现实政治功用、到历史叙述的传导统治者意图的伦理道德教化、再到文学叙述的对人本身的审美鉴赏。在这一演进嬗变过程中,现实的政治功用贯穿始终,而宣扬统治者强化统治意图的伦理道德教化紧随其后,成为一种风向标,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一旦功用性识鉴人才、拔擢俊彦的人物评论沦为形式,随着对自然美的发现和对人格美的爱赏,在清谈和玄言的时尚中,人物评论适时地进入审美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