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灌园叟晚逢仙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一篇名作。白话小说初盛于宋,再盛于明。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于明天启(1621—1627)时,因“贾人之请”将其所搜集的古今小说选一百二十种先后纂辑成书,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后人简称为“三言”。它是我国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作品的总集。《灌园叟晚逢  相似文献   

2.
典型人物的创造,是小说创作的中心问题。要创造成功的典型人物,就需要进行典型化。只有进行了典型化,人物才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充分的的共性。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就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秋先的可爱形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灌园叟晚逢仙女》为例,从翻译的性质和标准入手论述了译者必备的素质,认为译者应当具有扎实的语言修养、丰富的非语言知识以及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4.
《灌园叟晚逢仙女》是拟话本小说集《三言》中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风格及话本小说的历史传统,运用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基本笔法以及诗文并茂、韵散结合等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灌园叟晚逢仙女》(以下简称《灌》)是我国古代一篇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认识价值。小说紧紧围绕着花农秋先与恶霸张委之间的斗争——护花保园与毁花占园的矛盾组织材料、展开情节,为读者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秋先的善良、花仙知恩图报的美好人性与张委的丑恶灵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于这一动人的故事,究竟如何去理解它的主题和思想价值,的确是值得探讨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有关提示和教学参考是这样评价的:小说通过恶霸豪绅张委迫害秋先以及花仙帮助秋先惩恶扶善的故事,反映了官绅勾结…  相似文献   

6.
李昕同学问:《灌园叟晚逢仙女》中,当秋公和张委这两个主要人物出场时,作者都对他们作了一番概括介绍。能不能把这些概括介绍视为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大特色? 现代小说多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强调挖掘人物内心的潜意识。而我国古代小说则着重于描绘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和人与人之间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为了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所以我国古代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较曲折,富于戏剧性,头尾完整,中间一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四册《灌园叟晚逢仙女》一课的自读提示言:“冯梦龙编订的《古今小说》(即‘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其括号中的文字已表明:《古今小说》即“三言”的总称。笔者认为,所说欠妥,值得商榷。 查有关资料可知,《古今小说》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学 ,是指用两种或多种材料相互对照 ,分析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比较教学 ,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的内容 ,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 ,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一、宏观比较宏观比较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比较。例如有位老师在进行高四册第五单元的教学时 ,就采用了宏观比较。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为《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明湖居听书》、《灌园叟晚逢仙女》。 (下面比较时均以题目末一字代之 )1 主题比较。《府》着力表现贾府的豪华与奢侈 ,以客观暴露为主 ;…  相似文献   

9.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选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编“三言”之一的《醒世恒言》。解放后曾改编成电影《秋翁遇仙记》。明代中叶,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市民阶层的壮大,为中国古代小说开拓了以描写世态人情为对象的广阔天地。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各自的句法特点,在进行符号转换时有一定的规律性。汉英文学翻译以文学文本为活动对象,最能体现汉英翻译的规律性和翻译的艺术。文章以《灌园叟晚逢仙女》译文为例,探讨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秋先是“典型的农民形象”吗?仔细读一读《醒世恒言》第四回《灌园叟晚逢仙女》全文,不免对秋公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不妨看一看秋先的生活环境:“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转过柏屏,便是三间草堂。房虽草覆,却高爽宽敞,窗槅明亮。堂中挂一幅无名小画,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重点 本单元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和《水浒》,都是古典小说中的艺术精品。自读课也是精彩片断和优秀篇章。根据小说教学的特点,本单元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教学的重点: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小说情节既要服从主题的同心原则,又要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记叙原则;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学会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  相似文献   

13.
《灌园叟晚逢仙女》是一篇新入选的课文。这篇课文中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探讨研究。 (一)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及作者写作意图应该怎样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有个概括的了解,但不宜过多,如介绍作者时,指出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子犹,明代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博学多能,编过不少书,但最大的成就还是在编辑短篇小说集《三言》方面。《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本文选自《恒言》。作者在《恒言》自序中说,写书的目的是想通过小说来劝喻世人、警戒世人、唤醒世人。当然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世界观的局限,他想用以教育人的作品,并不全是进步的,所以读时应该批判接受,教师可不必引导学生去阅读《三言》。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封建时代,劳动人民普遍受着封建官吏和地主豪绅的残酷剥削压迫。他们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因此,作者在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而又无可奈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设想 《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另一篇足德国小说家伯尔的《在桥边》。本单元中心话题足“情节”。本单元教学主要是借助“情节”这一小说元素来达到欣赏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几则异想天开的搁笔,有几起超越现实的细节描绘。《灌园叟晚逢仙女》的“花神”,《孔雀东南飞》中的“化鸟”,《促织》中的“魂化促织”、《窦娥冤》中的“三桩誓愿”,《柳毅传》中的“神化人”等等。天作之合,鬼神之功,实现了人们的心理平衡。对于这些文学现象,学生说浪漫手法者有之,说虚幻者有之,说荒诞者亦有之。这里涉及到对文学本质(是一  相似文献   

16.
<正>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丹柯》,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主题"单元里的一篇精读课文。就教学情况而言,这篇小说在情节、人物、语言上并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传递的主题,也显得有些简单和老套。近日,阅读了徐昌才老师的《比较拓展主旨——<丹柯>创意教学案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4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所选四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包括我国的古典小说《群英会蒋干中计》、现代小说《阿Q正传》、当代小说《党员登记表》和外国小说《警察和赞美诗》。这四篇小说都是传统的情节小说。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讲,传统的情节小说都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的,人物的表现又有赖于性格的刻划。一旦性格得以确立,不同的性格便要发生碰撞和  相似文献   

18.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复习巩固阅读小说的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i培养速读小说的能力;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及意义。 (二)单元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了解中国古代小说重视情节的完整、生动、曲折的传统。 2.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了解中国古代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出场的生动描写。 4.通过学习《明湖居听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音乐描写的高超技艺。 5.学习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学习准确把握主题的  相似文献   

19.
《灌园叟晚逢仙女》写勤劳善良的花翁秋先那枝繁花艳的小国,顷刻间被残忍刻毒的恶霸张委打得只蕊不留,遍地狼藉,只气得爱花如命的秋翁抢地呼天,满地乱滚。正当他伤心痛哭的时候,花仙子飘然而下,问他:“你可要这花原上枝头么?”高中语文课本在这里加注说:“原,再。” 以“再”释“原”,不恰当。“原”在文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共编入八篇中外小说,在两个单元之间又编入了一篇知识短文《比较阅读》。我以为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七篇小说(旧编《阿Q正传》或新编一篇课外自读课文《一碗阳春面》除外),既是学习小说的极好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学习“比较阅读”的极好的实践,一举两得。本文所说的比较阅读不是指把同一单元的几篇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等等一一加以罗列的所谓全面比较,而是指目的性、选择性更强因而更富有启发性、开拓性、创造性的比较阅读。这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