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中,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通常教学中,多数教师只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简单的演示浮力产生过程,整个过程时间非常短,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看清楚浮力的产生过程,实验效果很差。单纯的靠理论分析、推理使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有必要设计和制作一种能够直接显示浮力产生过程的实验演示器。  相似文献   

2.
浮力这个知识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课例是八年级"沪科版"教材"§7.4阿基米德原理"的一节片断教学课,其设计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认识浸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二是认识浮力的产生原因。教学设计思想:采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并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及产生原因,在探究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浮力有进一步的感  相似文献   

3.
浮力产生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气体浮力的产生相较于液体浮力,更加难以实现形象化展示。为此,在教学中借助中学化学实验室现有氢气制备装置及物理实验室中“声音的传播”演示实验设备,自制“气体浮力的产生”演示装置。该演示装置可以使浮力的产生这一抽象的过程变得可视化,易于被学生所理解,从而轻松突破浮力概念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对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是物理学的源泉,也是验证物理规律的唯一途径.浮力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部分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用实验来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发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教学难点,利用Scratch软件设计了仿真实验平台。该仿真实验平台具有可以显示物体大小、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浮力大小等功能,学生可以直接从平台中读取实验数据,从而充分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利用该平台进行辅助教学,让“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另外,学生还可以在仿真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物理知识及原理。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中,对浮力产生原因的只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后,得出浮力是液体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差.由于没有实验直观地显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单纯理论分析、推理,要使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有必要制作一种能够说明浮力产生原因的器材,直观地把浮力产生的原因显示出来.浮力生成原理说明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作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为此,设计了简易浮力演示仪,深入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创新目的教材中关于浮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从理论上结合着压强的知识理论推导而来,学生并没有直观印象,只能是机械地记忆有关结论。从而大大降低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与探究性,也降低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此创新实验设计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1 浮力产生的原因演示实验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关于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演示实验,我们用实验室配备的演示器作实验时,发觉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成功率极低。按照一些参考资料上的方法做实验,觉得效果也不够理想。我们经过思考和摸索做成了如下的浮力演示器。演示时,只须将该演示器倒置后再正置,即可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1)该演示器的结构如图1,  相似文献   

10.
浮力,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更难理解了。一直以来,教学中只能根据插图和已学的知识,对立方体的六个面进行受力分析,最后生硬地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这样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认识模糊,理解不透,很难掌握。在2002年湖南省举行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比赛中,我们使用了15台浮力产生原因实验器,效果很好,获得了同行们的好评和称赞。本着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的原则,现将其特点、构造、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实验器实验器如图1~2所示。2特点a.实验效果好: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只需几分钟就能明白浮…  相似文献   

11.
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教材,在讨论浮力时都会要求学生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因为课程标准中就有"认识浮力"的要求. 浮力实质上是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的.但浮力产生的原因一直是教学一个难点,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实验演示到理论推导两种途径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浮力产生原因的演示实验的几种设计方法,演示效果明显,取材方便,对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演示实验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中《浮力》这一章是教学的难点 ,虽然初中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浮力有粗浅的认识 ,但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什么情况下有浮力还是比较模糊的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我作了以下三步 :第一 ,从理论入手 ,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推导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同时强调浮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 ,水中物体向左 ,向右的压力 ,向前 ,向后的压力是互相平衡的 ,由于上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所以F向上 >F向下 ,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合力即液体对物体的浮力。第二 ,演示实验 ,设置疑问 :①把蜡烛 ,木块放入烧杯中后加水 ,观察木块 ,蜡…  相似文献   

14.
在初二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从‘液体的压强”起,有部分学生感到物理枯燥、抽象,已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与学业成绩开始下降.而“浮力”又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浮力的概念,规律更难理解掌握,因此,应从实验入手改进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加强“浮力”的实验教学.笔者把这章的教学内容编成五个问题进行七个探索性学生试验.课堂上具体进行的方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验,观察,回答教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总结规律或解释现象.l浮力的研究学生实验1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1)实验器材:弹簧秤,金属块(铝块40立方厘米)烧…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中,师生较为重视浮力的定量计算知识而忽视对浮力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还没有一个较好的实验装置显示浮力是怎样一个力。通过用两个自行设计的实验,说明浮力是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压力的合力,经改变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底面的压强和改变物体上、下底面的受力面积,显示液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实验,既能形象生动说明问题的本质,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使物理教学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6.
人教社版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142页,关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是通过课文插图12-4的讲解得到的,没有直观的实验演示,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教学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关于浮力的教学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笔者认为,掌握有关浮力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是要把握住其内容中的“两点一线”。“两点一线”的含义,具体阐述如下: 一、将阿基米德定律与浮力产生的原因结合起来作为运用浮力知识的立足点 学生在分析有关浮力的问题时,要想使思维得以延伸,首先应建立一个坚实可靠的立足点,以此为依靠才能展开思路。将阿基米德定律与浮力产生的原因结合起来作为运用这部分知识的立足点主要考虑到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在阿基米德定律中,只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以及物体所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能解释浸在液体  相似文献   

18.
在浮力教学中不少老师在讲解浮力产生原因时,为强调浮力是液体对浸入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常做这样一个实验:如图1,使石蜡块底部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将水缓缓倒入容器中,水不能进入石蜡块底部,不能产生向上的压力,即无浮力,石蜡块不上浮;用棒轻拨石蜡块,水浸入石蜡块底部,产生向上的压力,石蜡块受到浮力浮起.这个实验能很好地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但往往也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物体与容器底只要紧密接触,则不受浮力.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做好浮力部分的复习是很多物理老师关注的热点,本文作者在浮力实验的复习中,总结出"五步法"即投放实验,假说实验,引探实验,应用实验,巩固实验,突破了浮力实验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物体向下的压力。因为以往没有较好的实验来显示浮力产生的原因,所以,许多初中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往往不易理解,形成了一个教学难点。本文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它能直观明了地显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在教学中能帮助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1 实验器材 (1)大号透明、无色的塑料饮料瓶一个,把瓶的上部截去,使它成为直口瓶。 (2)彩色乒乓球一个,1000毫升的盛水烧杯两个。 (3)小号透明、无色塑料饮料瓶一个,把瓶底和瓶颈的一部分截去,使瓶颈截口处的直径略小于乒乓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