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校园里静静地涌动着一股深情的怀念,无不深深寄托了行知人感念先生、铭记教谕的追思缅怀之情和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精神之火的信念。行知实验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自1993年命名以来,怀着感恩之心,致力于传承、发展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精髓,谱写行知特色人才培养的诗篇。建构独特的校园文化第一,汲取丰厚滋养的文化底蕴。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理论是一座宝藏,学校将陶行知先生的行为准则作为淳朴教育的"经典教材",将学习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方法作为学校的教育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把一生都倾注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上,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求真务实的教学理念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那么当代教师应如何弘扬和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并将其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呢?一、爱满天下,发挥语文教学作用"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一个"爱"字贯穿他整个教育生涯。语文作为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性  相似文献   

3.
张永飞 《教育》2011,(24):34
有这样一位校长,他将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作人生的信仰和准则。他矢志不渝地坚持着"勤思笃行、成就自己、感染他人"的信念,他将快乐和幸福融入到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工的心里。这就是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小学校长鞠伟,近日,《教育》旬刊采访了鞠校长。  相似文献   

4.
舒华荣 《考试周刊》2016,(11):168+155
<正>"陶博士并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的……在美国,大家都知道陶博士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这是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在《纪念陶行知博士》中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宋庆龄更说陶行知先生是"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虽然主要生活在民国,但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宝贵的指导借鉴意义。他的"教育救国"在当时虽然没有实现,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在当下的中国是不易之真理。在陶行知先生的众多创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教育理论的宝库。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丽娟 《考试周刊》2014,(40):121-122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许多主张,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感化和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留洋的教育家,但他留给我们后辈的教育思想实事求是,具有中国特色。多年来我尝试着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指导高中班主任工作,心得颇多。  相似文献   

9.
题记:陶行知先生在1919年4月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第一流的教育家》的文章。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批评了三种庸俗的"教育家":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去办学"。陶行知先生指出,今日之教育家,必须"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批评的三种庸俗的"教育家"依然非常普遍的存在着,虽然不是每个教师和校长都能成为教育家,但他一定要有成为教育家的情怀,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有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想,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何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良好生活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主张各种知识最好在生活中获取,习惯培养更应该如  相似文献   

11.
<正>陶行知先生深切感受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于乡村,认为要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1926年筹建乡村师范——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之路。陶行知批判当时中国乡村教育的弊端:"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精髓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教育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积极向上。生活使教育更上一层楼。自从阅读过陶行知先生的书籍,我在幼儿教育教学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帮助,让我知道了爱是一切的源泉,教师更加应该做引导者而不是幼儿的主宰者。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想要受什么教育,变须过什么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说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留洋的教育家,但他留给我们后辈的教育思想实事求是,具有中国特色。多年来我尝试着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指导高中班主任工作,心得颇多。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经久不衰的教育旗帜,"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先生孜孜不倦的办学心愿,他用自身的言行不断实践着。陶先生这种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使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张亚琼 《考试周刊》2014,(71):171-171
<正>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改革事业呕心沥血。他是旧中国开拓新教育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人类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对祖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远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宋庆龄赞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誉为"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两千年后的陶行知"。在师范读书期间,我就开始认识陶行知先生,对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有所了解,以及他的名言:千教  相似文献   

16.
学习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教育实践活动中。陶行知先生认为:"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充满智慧和活力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其中许多内容对我们现在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学陶师陶活动中,我认真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实践,现在将其中的心得总结如下:一、"爱的教育":语文教学的基调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的确,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生活。作者尝试将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相融合,实现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作为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不仅在教育改革上作出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是出色的编辑出版家。他的编辑出版工作紧紧围绕着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进行。一、崇高的教育情怀,服务大众的出版立场习近平同志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作为教育家,陶先生著述丰厚,言论精妙,他的许多观点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与当前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交相辉映。品读他的论著,联系目前身处其中的培智教育工作,我深感大有裨益。一、爱生活,做自己的主人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教育的本原。一个人,一旦走上教育岗位,他的工作与他的生活就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