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一个问题。笔者对该教学内容进行多次反思,感触最大的就是教学要学会巧用"联系"。一、巧用"联系",在备课中要坚持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关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学必须坚持学习借鉴其他教师优秀教学成果的原则,而单靠一己之力去完成教学设计既浪费时间,水平也不是最高的。互联网为我们教学搭建了一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应占有一席之地.在物理习题中,经常遇到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正确的分析、准确的解答综合性习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我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综合性习题采取首先找出“不变量”,并将“不变量”做为已知,然后根据相应的“对应关系”,求解出未知数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解题有章可循,使问题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3.
《桃花心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全文借树喻人,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不确定"一词,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成功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一"、不确定"地给树浇水师: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有规律吗?(没有)生:"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喜欢听长篇评书,因为这样的文学形式总是在关键处立刻煞住,这样就吊足了听众的胃口,使听众欲罢不能,非连着听不可。这种急于知道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想知道结局如何的心理状态,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趣浓厚的观众了吗?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做法。一、课前——巧设导语,吊人胃口导语中可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教学《田忌赛马》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齐威王的三匹马分别比田忌的马好,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学生练习或出列示范时,出现错误足常有的事。教师对此要进行否定,加以纠正。然而,教师的否定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错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教师的否定中受到启示和激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现介绍10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生物教学中“巧用数字”初中生物教学中,为描述动物、植物及人体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往往会涉及一些抽象的数字。而初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差,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水平,所以理解想象这些数字描述的生物属性存在困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巧用画龙点睛之笔,抓住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打破成规,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进行有效的趣味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走出书本,合理想象、勇敢尝试,在轻松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是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经典力学中,我们总是用坐标和速度(或动量)来描写宏观粒子的状态,即(r,v)或(r,p).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实验同时精确测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而量子理论揭示出了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而且还具有波动性,经典力学的描述方法不再适用了.通过研究发现,微观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同时测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其精密度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个限制来源于微粒的波粒二象性.1927年,海森伯(W.Heisenberg)提出:粒子在客观上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位置及相应的动量.后来,人们利用合实参量积分的非负性,由量子力学严格导出了不确定关系的精确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反比”,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中的佼佼者为例做对比教育学生,达到激发学生上进的目的。应当说,是正确的运用“反比”,但如果运用的过量,就很可能产生副作用。事实上,教学中教师过量地运用“反比”是较普遍的,达到的效果应引起警觉。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要使学生牢记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若采用科学记忆法指导教学,其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八遍”教学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只有经过八遍以上的重复才能记住所学的知识。遵循此客观规律,教师...  相似文献   

12.
13.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都是在任务型教学途径中展开的。任务型活动让我们在教学时目标明确.感觉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都“有法可依”.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陈海婷 《广西教育》2012,(21):91-91
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进行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巧妙运用“多媒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反例,即否定例证。就是有驳于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与命题相矛盾的特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的认知往往会向邻近的知识泛化。教学中,若能巧用反例,让学生观察、比较、辨析反例素材,可以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思考,达到排除非本质属性的目的。反例因其简明、直观、形象、生动、说服力极强等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感"是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低年级音乐课中借用"通感"手法,同样也收到了好的效果。教学实例:在学习《小青蛙找家》一歌时,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所设定的教学重点是:1、将歌曲独自"跳跳"唱得短促而有弹性,同时速度也不可以加快。2、随着音乐轻快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动作。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找到这一感觉,我拿出了一个学生经常玩的蹦蹦球,学生们立刻  相似文献   

17.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精彩生成,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知识融人学生思维,指导实践。数学课练习设计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互动和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器官,把理论知识生成能力。下面是笔者听到的一个教学片段,学生回答“不确定的数”,而教者的处理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四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教完字母与数字和字母与字母相乘的简略写法后,教师安排判断练习:判断x+x=2x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8.
19.
张小妞 《考试周刊》2014,(15):131-13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学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电子白板"技术的引入,使电脑和黑板的功能整合为一体,营造了类似传统"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不用改变"板书+讲解"的教学行为,弥补了以往使用其他教学媒体的不足,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逐渐成了现代课堂媒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巧用"加减乘除",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一起亲历探究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活跃的思维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一、"加"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参与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