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都与独生子女的学生接触,我既发现了他们智力发展好、求知欲强、知识面较广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制约其全面发展的一些缺点。一、生活上的优越感独生子女的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好,现代生活用品比较齐全,备受家人的宠爱,有所谓患"四二一"综合征,"小皇帝""小公主"的称谓。二、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独生子女自出生后就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甚至还有不少小孩要父母喂饭才肯吃,别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其身体素质很好,但就是不愿认真上课,也有部分学生体育成绩不是很理想,他也不太愿意认真上体育课。导致我们学生的体质健康下滑,学校体育教学不容乐观。 一、分析其原因 (一)社会现状 现代社会高度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家庭也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渐增大。由于独生子女家庭与环境的优越,以及家庭教育方法上的缺陷,使得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觉得上体育课太累,认为体育并不重要,导致他们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所担任班主任的初四·三班(四年制初中),是从初一跟上来的,共有64人。从学生的来源看,多数来自厂矿企业的职工家庭。这64名学生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家庭对学生比较娇惯,学生的依赖思想较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部分不和睦家庭的子女对人常有一种戒备心理,性格比较孤僻,有时撒谎。还有几名学生的家长在外地工作,致使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怀,生括懒散,上进心较差。  相似文献   

4.
我们幼儿园有四个特点:一是独生子女多。我所教的中班36名幼儿中,独生子女就有20名,大部分被家长视为心肝宝贝。二是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多。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元以上的有20名,其中40元以上的有6名,这样的生活水平,孩子的过份要求容易得到满足。三是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  相似文献   

5.
关爱     
作为教师,我最常接触到的是孩子那天真烂漫、纯真无瑕的眼睛。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可孩子也不总是可爱的,也有很多令人头痛的时候。我们班有59名学生,光是独生子女就有48人,不少独生子女整天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捧在手心,什么活儿也不干,要什么有什么,可谓有求必应。从小就生活在溺爱中的孩  相似文献   

6.
我从事小学低年级的启蒙教育,在教导学生“学会做人”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这是素质教育带有纲领性的环节,抓好“做人教育”,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一、从入学开始,纠正学生原有的不良思想意识独生子女自小就受家庭溺爱,即使犯了错误家长也不指责,不令其改正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现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子女的溺爱,造成学生孤独,任性,焦虑,脆弱等不良性格越来越严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也造成学生不良性格的产生,学生的人格不健康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广东某高校300名自考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考生自我概念的总体状况比较积极。男女生在生理自我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生理自我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所在地的自考生在家庭自我、自我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教育就成了令人关注的问题。独生子女在家是众"星"围绕的"小太阳",受过艰辛和磨难的当代家长对子女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吹了",成天围绕着"小太阳"转,转得头昏眼花也乐在其中。他们这种做法是"护花"还是"伤花"行为呢?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切不可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情来。因此,学会爱护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教育他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经常听有些教师发牢骚:“现在的学生真难教,一届不如一届。”我从教十余年,也感到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唯我独尊,顶撞父母,在校不思学习,自由散漫,目无老师。我常常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根源,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有社会与家庭的影响,也有学校和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我儿是独生子,儿媳是独生女,他们的孩子也是独苗。我的同事和同学们。以及我儿子儿媳的同事和同学们,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推而广之,中国当下的家庭结构,基本是独生单传式的,即一对夫妇一个孩,一个孩子就有十二只手将其捧为掌上明珠。所以,我称当今时代为独生子女时代。  相似文献   

12.
这节品德课是浙教版<亲情树下我成长>的第一课<家庭万花筒>.在"小讨论"分析了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利弊,明确自己在家中应该如何做后,我充满激情地说:"一家人为着共同的目标--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能存在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淮北师范大学4个年级28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性别、年级上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被视为家庭中的“小太阳”。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实施,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对泰安市 10所小学五年级 21个班的调查统计,独生子女学生已占 83.1%。为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探索独生子女的思想现状及教育规律,我们以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我市小学五年级的 410名独生子女学生及教师、家长进行了调查。   (一 )   独生子女不仅具有非独生的共性,而且还具有“独生”的个性。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比较优裕,衣食住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近年电影、电视、广播等事业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对我局小学五年级21个班的调查统计,独生子女学生已占60.1%.一个家庭一个子女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国情,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课题.独生子女因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756名在校大学生施以问卷测验,对被试的自信特点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自信存在着显的年级差异,大学二年级开始自信显降低;独生子女自信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信不存在性别差异;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自信显低于学业成绩优良学生;民主型家庭的大学生自信明显高于非民主型家庭;城镇学生自信明显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如孩子孤独的问题就很有典型性。1.独生子女孤独吗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得独生子女往往会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备受长辈的关心和宠爱,似乎不应该有孤独的体验,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中国妇女报》的一份家庭问卷显示,“孩子没有伙伴”为当今家教十大难题之一。该报告还称,14.8%的孩子自述“我没有什么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可见,独生子女的孤独问题较为普遍。2.孤独的由来首先,缺少天然同伴(兄弟姐妹)的交往。同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38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心理韧性强于女生,独生子女学生心理韧性强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基于此调查结果,结合职业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不断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心理韧性,重点关注对女生、独生子女、特殊家庭子女等学生群体的疏导和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带了六年六年级,这个学期接了个三年级班,开学前一家访,还真吓了自己一跳:现在的家长都这么年轻了吗?回去一翻资料,居然有一多半是我的同龄人。一半"75后"和一半"80后"家长,连同我这个"80后"班主任,组成了一个新的家校共同体。开学后,对于班上学生的家庭情况,我再一次进行了了解,分析班情如下:8个独生子女,14个有哥哥姐姐,18个有弟弟妹妹,由此可见,那个独生子女占主流学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这个结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学生中,大多数均为独生子女,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家人的过多疼爱甚至溺爱,使这群独生子女有对自己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面对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这些独生子女们在面对这些竞争时候往往容易受挫,使他们的心灵健康受到影响导致承受挫败和压力的能力大大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多向学生传达自己的爱心,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