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初中语文教材第四册(人教版)知识短文《复句的扩展——多重复句》中有这样一个例句: 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双心共状”结构下’笔者加着重号,下同) 知识短文分析说,这个复句“是由四个分句组成的”。备课中,有的老师说应该是五个分句——句中“用它当罐盛过水”和“当碗蒸过饭”之间用的是逗号,是两个单句形式,应该分析为两个分句。有的老师说,本当是四个分句——在课文《井冈翠竹》原文中,这个复句中的“当罐盛过水”和“当碗蒸过饭”之间打的是顿号,知识短文引作例句时标点有误。于是讨论的结论是:如果在这两个单句形式之间用顿号,整个复句就是四个分句;用逗号,就是五个分句。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版初中《语文》第四册“语法·二重复句”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句:①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教材认为这个句子“是由四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各分句间是并列关系,结构上也只有一层”。为什么说它只有四个分句而不是五个分句呢?因为“用它”是“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共同的状语,“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只能算作一个分句。可是,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  相似文献   

3.
黄志勇 《考试周刊》2010,(14):71-71
现在一说写作.有许多学生就会有畏惧心理.这是由于学生的畏惧情绪在作祟√隋绪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得心应于.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完成不好。这就是人的情绪在作怪。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7,(8)
古今中外,有许多的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在论及语言的学习时,都十分强调朗读的重要性。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这是指的听、读、重读、抄写,用手和舌头去练习,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尽量时时这样做。"(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叶圣陶先生也说:"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 《语文新圃》2008,(11):45-47
名人的故居,最辛劳的要数门槛了.它要承载参观者或轻或重的步履,这脚印当然比不得落叶抚过来得温存,更比不得风儿漫过来得清爽.又何况,这老门槛迎来的并不是它旧日的主人,它听到的大抵是游人的感慨和照相机的快门跳动的"咔嚓"声.……  相似文献   

6.
秋天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北国的秋天,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惜我生长在北方,却从来没有品尝过秋的味道,总觉得夏天刚刚过去冬天就来了。秋天仿佛是夜空中的流星,还没有看清它的模样,它就消失了。秋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不知道,记得小时候,学校开联欢会时总是提到“金秋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教师节”,九月已经是秋天了吗?九月初,太阳还不依  相似文献   

7.
我们爱鸟     
五月的一天早晨,四年级(一)班学生李建中来得最早,当他用钥韪开了教室门后,就发现一只可爱的小猫头鹰蜷伏在教室的窗台上,李建中同学轻轻走到窗台下,用双手抓住了它。这时一个学生喊“自然老师来了”,于是该生便急急忙忙跑到校门口,向我述说了事情的经过。  相似文献   

8.
一代人     
顾城 《辅导员》2011,(Z2):47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百字小传顾城(1956-1993),北京人。1969年随父下放,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1974年回北京。"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  相似文献   

9.
引用,《现代汉语辞典》中这样解释:用别人已经说过的话(包括书面材料)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它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被用作修辞手法,但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三册》中,『引用』又被称作说明方法(《中国石拱桥》),有时还是一种写作方法(《死海不死》),因此,经常引起学生的疑问。我觉得它们同为『引用』,实各不同。下面分别举例谈谈它们在不同用法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由向量的数量积公式a·b=|a||b|·cosθ(θ为向量a与b的夹角),易知|a^2|·|b|^2≥(a·b)^2,当且仅当向量a与b共线时等号成立,别看这个不等式来得容易,它的作用却不可小瞧,用它处理某些数学问题比常规方法简单得多,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一部《三国演义》教了很多人,也害了很多人,因为很多人偏偏不把它当小说读,而是当历史读。KOEI(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虽然标榜为“志”,其实基本还是以演义为蓝本,这从人物参数上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日本另一家名为“龙”的游戏公司曾经做过一款《三国正史》,那才是真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可惜历史和历史游戏完全是两码事,一板一眼照正史  相似文献   

12.
(把它和《状元授锦计》对照起来看看,呵呵,发现什么了?:O)1.有条不紊的学习复习生活2.用一个坚定的信念做支撑3.确定自己未来生活的框架4.反复做以前做过的卷子5.整理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6.突破复习的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13.
思路花语(中学生格言)△倘说人生是一支优美的歌,那么,“勤奋”便是它的主旋律。———马启辰△友谊的鲜花,乐于开放在诚实者的周围。———高琳珠△我愿做一颗小太阳,时刻用心于发光放热。———石杰△高楼大屋并不一定比青葱的小草来得坚强。———刘玮华△乐于竞争的人,才有勇气跃上成功的峰峦。———沈玮△懂得自尊者,不做贬低别人的事。———戚瑞铖△身上充满惰性的人,其心灵也必然充满空虚。———张滢△安乐窝不是天才的摇篮,而是蠢材的温床。———宋子恺△不善用自己的长处,这本身就是一个短处。———张洁△顶破寒冬的小草,美过…  相似文献   

14.
成仙(三)     
正成仙是一句戏言,只有孩子才会当真。我姐有时候也做灯笼,但她不敢做骨架,那些柔韧而边缘锋利的竹篾非常有杀伤力。我被甘蔗皮拉伤过,知道它的厉害。这时候我哥就会变得有求必应,兢兢业业地在我姐的指导下扎出一个模范灯笼架子。而当我请求哥哥用剩下的竹篾给我做个风筝时,他又瞬间消失了踪影。他只做过一个风筝,  相似文献   

15.
悲伤七次     
我的心曾悲伤过七次。 第一次是当它企图通过卑贱来博取高尚; 第二次是当它在瘫痪者面前瘸着走路; 第三次是当它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做抉择时,它选择了容易;  相似文献   

16.
当你读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诗句时,想过吗?木材为什么能变为木炭?木炭中的碳(元素)是怎么来的?如果得不到解答,你不妨做做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7.
(一)【公鸡断尾】宾孟外出游玩,见一只公鸡用嘴一根根啄掉自己尾巴上漂亮的羽毛,感到奇怪,便问侍者公鸡为何这样做。侍者答:"它是怕人们因喜欢其羽毛而将它杀死做祭祀用品。"(左丘明《左传》)【一目之罗】当鸟儿从天上飞下来觅食而被网扣住时,扣住鸟儿的只是网的一个洞眼。如果据此便认为用只有一个洞眼的网捕鸟就能成  相似文献   

18.
更替高二(20)班陈凤元青埂峰上那块女娲补天石永远是块石头,即使它做过人,也做过神。不过,由于是女娲用剩的石子,它就能记住往日经历的细碎点滴,琢磨亘古难变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我与语文(作文)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当我与本刊的小读者处于同样年龄的时候,我对语文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对数学来得浓厚,我做梦也没有想过将来会当语文老师。让—个本来不想终身与语文为侣的语文老师来谈语文学习,也许更能说明语文的重要性,不知这是不是编辑先生向我约稿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当泪水涌上我的眼眶,你总能用一阵微风将它拭去。你不希望我哭泣,你想让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做一个开心的女孩。当怒火泛上我的脸庞,你总能用一阵微风将它冻结。你不喜欢我发脾气,你想让我每天都平静安宁,做一个文静的女孩。当心灵的创伤要将我伤害时,你总能用一阵微笑将它赶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