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宏强  范小玲 《寻根》2002,(1):20-23
山西民歌,于尧天舜日之时就有传录的,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有《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诗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采自山西。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  相似文献   

2.
马庆洲 《寻根》2014,(4):96-101
<正>"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游子而言,故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思乡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怀。无论是读书为官,还是戍边、经商;无论是身在庙堂之上,还是沦落江湖之远,这种情愫总会与之相伴。近研马愉《澹轩文集》,我感觉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浓浓的乡梓情怀,这位荣显之极的状元的故园之思,数百年之后,依然撼人心弦。对此作一番钩沉,  相似文献   

3.
怀任齐随笔     
汪容甫《哀鹽船文》:“嗟貍首之殘形,聚誰何而同穴。”古直注曰:“《禮記·檀弓》:‘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歌曰:貍首之斑然。’《正義》:‘貍首之斑然者,言斲槨木文采如貍之首。’”案:此注未是。《樂府詩集》卷五十八:“《琴操》曰:‘殘形操,曾子所作。曾子夢一貍,不見其首,而作此曲也。”’其字有作之字用者,皆處賓位,史籍多有。《魏  相似文献   

4.
徐剛 《中国文化》2015,(2):173-179
屈原在《離騷》的開篇“自報家門”,叙述了“朕”的出身: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傳統上都把這段話看作是屈原的自傳。這真的是屈原的自傳嗎?爲什麽屈原在這裹要强調自己的出身?《離騷》真的是一篇“自序文學”嗎?  相似文献   

5.
百年沱茶     
赵泽  涂序波  彭琼瑶 《大理文化》2011,(11):76-96,119,126
这座山,那座山,三座茶山;这边树,那边树,六棵茶树;这边叶,那边叶,九片茶叶。三个小伙子来栽它,三个姑娘来采它。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藏族民歌《夸赞调》五千年神州文化缺茶不可,百余载普沱精魂当数下关。——著名书法家都本基又是一年石榴花红。2011年的红5月,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喜临门:下关沱茶荣获"中华老字号"  相似文献   

6.
王刚 《世界文化》2014,(4):25-26
<正>当罗大佑越来越沙哑的嗓音更像一副疗伤的药渣,当我们心目中那个写《白衣飘飘的年代》的高晓松变成一个很有见识的"胖大叔",当水木年华的成员像大学校园里分分合合的恋人比走马灯换得还勤时,究竟有谁能举起民谣的大旗?15年前听老狼,10年前听朴树,5年前听万晓利。正如冯小刚在《功夫》里咆哮的:还有谁?是的,现在是赵雷。那个二十几岁的文艺青年,背着一把木质吉他,莽撞地走在异乡没有月光的路上,想象着一个白衣胜雪的姑娘,尝尽人间冷暖,世事沧桑,他知道,只有音乐才是他的故乡。  相似文献   

7.
有一年“愚人节”,马克·吐温遭到别人的愚弄:纽约的一家报纸报道他死了。当他亲自迎接来吊唁的客人时,许多人又惊.又气愤,纷纷谴责那家报纸。马克·吐温没有发火,而是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日期提前了一些。" (摘自《中外名人趣闻》)  相似文献   

8.
清华 《世界文化》2009,(8):14-15
1895年3月5日,高尔基在当时的《萨巴拉报》上,发表了一首题为《别了》的诗:  相似文献   

9.
“大腕”     
“大腕”□伊永文“大腕”一词这几年甚为风行。不少人将其解释为有能力有本事的意思。这似乎主要着眼于腕与手相连,“大腕”即有“很大力量者”。其实,“大腕”本意并非如此。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就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句。王逸注“十二亩曰畹”。《玉篇·...  相似文献   

10.
李开军 《中国文化》2013,(2):177-181
1937年9月14日,陈三立病逝北平。1938年3月5日,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新民族》杂志上发表《民族的正气》一文,表彰"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诗人陈散原(三立)先生殉国了"。文章很短,大约四百五十字,除了略略提到陈三立在湖南赞助维新事业、辛亥后不为满清而死外,用一半的篇幅讲他"殉国"之情景:"这次北平沦陷以后,他因为是八十六岁的老人,身体多病,不便移居,所以隐没在一个小胡同里。不料惨酷无心肝的日本人,还想假借他的名义,派人和他接洽,他叫老仆连打带骂把那个人赶出去了。第二天,日本兵就到他门口站岗,说是来‘保护’他的。于是这位八十六岁老诗人五天不吃五夜不睡,绝粒而死!这是何等的英烈!这种‘不为不义屈’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正气!这种‘从容就义’的精神,比‘慷慨赴难’的行为,有过之无不及!他这一死,应当感动全国的青年、壮年和老年!他这一死,尤其应当感动全国的知识界!他死了,国家丧失一个环宝!政府不表彰这种人还  相似文献   

11.
谈箴言诗     
谈箴言诗孟昭艳箴言当然是观劝之言,告诫之言。典型的箴言是正面的规诫。箴言诗中也有这样的,如:现代诗人鲁藜有一首诗《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殊,就时时有伯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还有一首为许多老年人奉为座右铭的,美国...  相似文献   

12.
靳欣 《寻根》2007,10(2):103-109
清编《全唐诗》,集中收录的郊庙歌辞差不多有7卷(第10卷~第16卷,第15卷有3组舞曲歌辞),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有些去掉“兮”就是六言),总共438篇,近500首,占到《全唐诗》的百分之一。其中第16卷是五代时的郊庙歌辞,因本文主要探讨唐王朝时期的宫廷祭祀,所以暂不同列考虑。  相似文献   

13.
正何谓"諡"?《说文》:"行之迹也。从言、兮、皿。阙。"阙,缺读声。徐锴曰:"兮声也。"读"兮"声是对的,为什么加"皿"呢?未作出合理解释。《说文》另有"谥"字,"笑貌。从言,益声。"甲骨文有"益"字:■,象器皿里装满了水,往外溢之形,为"溢"之本字。徐铉据《唐韻》注有两个读音:一为伊昔切,一为呼狄切。呼狄切正是"諡"的读音。现在"諡"也可以写作"谥"。这是否是"谥"之字义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14.
顾农 《寻根》2010,(1):90-91
<正>鲁迅在杂文《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中写道,对于那些一味愤愤不平、自暴自弃以致"恨恨而死"的人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问他:诸公!您知道北京离昆仑山几里,弱水去黄河几丈  相似文献   

15.
朗费罗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现代诗人。他的诗谱成的曲子已经广泛流传。凡是有文化的人,几乎都能把朗费罗的《生之赞歌》、《乡村铁匠》、《楼梯上的古钟》、《长庚号的毁灭》、《造船》这些诗歌诸记在心中。一首优秀的诗篇,我们越是经常阅读,就越会喜爱它。如果是一篇散文,我们读第二遍时就不会象读第一遍时那样引人入胜了,而且当我们读了两三遍后,它就再也不会有任何魅力了。但如果是一支古老的歌曲或是一首谙熟的诗歌,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每个人都会有一本他爱读的诗人的作品集,他随身携带着,而且随时做下标记。今天那些深受欢迎的诗人中,朗费罗是最纯朴  相似文献   

16.
韩愈研究易学的宗旨是“施其词陈其义”。他说:“《易》,六经也。学者之所宜用心,原施其词陈其义焉。”意思是说,学者研究《易》,不能孤立的只从文字表面的意思去理解,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要从义理方面体会《易》之真谛,并把《易》之义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韩愈运用《易》之义理,一个主要方面,是用来丰富、突出、深化其文章之思想内容。在韩愈诗文中,常引用《易》的话,使其文章增辉、鲜明、生动。现举几例如下:韩愈的《南山诗》,是一首咏景的长诗。其中两句说:“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剥》卦是六十四卦之第二十三卦;《》卦是第四十四…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晚宴席上,紧挨着白发苍苍的爱因斯坦坐着一位十八岁的姑娘。这姑娘竟不知道爱因斯坦是何许人,便向他问道:“您的真正工作是什么?”“我正在学习物理学。”这姑娘一听爱因斯坦的回答,不禁瞪着双眼说道:“您那么大岁数还学物理?我在一年前就学完了!”确实不假,爱因斯坦可以说把整个一生献给了物理学。临终前三天,他在普林斯敦住院治疗,在  相似文献   

18.
正《斯卡布罗集市》是我最喜爱的歌曲之一,每闻旋律,思绪总会浸入遥远群岛温柔黯淡的风雨中,难以自拔。或许是古欧洲的多利亚调式太过动人,才让这首诞生自苏格兰乡野的民谣,如它歌词所唱的那四种植物——"你会去斯卡布罗集市吗?欧芹、鼠尾草、迷迭香、百里香"——于世界各地静静生长到如今。在多数人耳中,《斯卡布罗集市》不过是一首古朴的情歌。但稍加考究,便能窥见歌中凄婉的凯尔特风情。吟唱者借即将前往斯卡布罗的旅人之口,向那里的某位姑娘提出一系列不可能的要求(如制作一件没有针脚的衬衫,找一块海水和海岸之间的陆地),若她能办到,  相似文献   

19.
“玉”字考     
正《说文解字》:"玉,象三玉之连,‘|’其贯也。"……许慎对"玉"字的解释是:像三块玉相连。沿袭至今的这个解释若是对三横一竖的篆书"玉"字,从字面形态上解释似乎还说得通;但要解释《说文》中提到的古文"玉"字,即带有对称两点的""字(图1:《金石字典》,中国书店2015年4月第1版),是说不通的。"玉"字构形起源及其衍生字形成的原字链的研究,于汉字文化乃至华夏  相似文献   

20.
一、食玉之风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有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起来,人们又将玉看成是延年益寿的药物,一度出现食玉之风。"(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当时的食玉之风,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晋的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仙药》中,他认为服食"玉"能"令人身飞轻举,不但地仙而已",即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