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但只有实现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如何点燃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火种",这得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依赖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一、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使个性鲜明1.把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个性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2.
《课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阅读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  相似文献   

3.
《课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阅读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目前。学生高考作文中材料老套或雷同,追根溯源,恐怕是课外阅读太少或者我们的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造成的。因此。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5.
马丽娟 《考试》2009,(6):41-42
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环境,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理想的平台;开放课堂,让学生尽情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化解误读,为个性化阅读指明方向。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充满活力,张扬性情。  相似文献   

6.
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与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过程。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可以这样说,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  相似文献   

8.
糜莹 《文教资料》2009,(23):65-66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大趋势,进行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要避免误解个性化阅读,随意解读文本,或放任个性化阅读,缺乏教师引导等问题.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个性化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可以让人积累知识,陶冶情操,使人身心愉悦.阅读发生在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之间,要想实现学生真正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就必须落足在“个性化”上.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阅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一直是以教师的指导帮助为主.教师通过对文本的琐碎分析来替代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实践,用固定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想法,从而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了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可见,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把自主阅读文本的权利还给学生,想方设法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并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能否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杜绝过分解读成为一个关键,其实一些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也存在过分解读的问题。因此,处理好个性化阅读与过分解读的关系成为教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阅读个性,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时产生的一种心理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这种个性化行为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 ,在我看来 ,它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 ,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 ,存在着个别差别 ;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 ,因此 ,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必要条件中 ,体现在主体方面的就是阅读能力。从生理方面说 ,学生必须有对语言符号的感觉、传导、反应、识别的能力 ;从心理方面说 ,学生必须有对文本信息的知觉、记忆、想像、思…  相似文献   

13.
刘华 《语文天地》2014,(5):17-18
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文言文阅读与所有经典文本的阅读一样,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时都应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思维和情感体验活动中,加深对文言文文本的理解、体验、感悟、思考等,接受文本中蕴涵着的美好情感的熏陶,获得文本中先人智慧的启迪,享受个性化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与此同时,教师要珍视学生  相似文献   

14.
彭英 《云南教育》2004,(16):17-19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它对于学生情趣的陶冶、个性的发展、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将这一理念熔炉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往,从而产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课堂充满生命力。让我们亲临课堂,分享个性化阅读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5.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能读出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能在读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但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不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导"非常重要.只有教师正确地"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会有目的,才会有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博 《时代教育》2012,(24):107
阅读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一径.目前我国中学生阅读大多仅停留在文本翻译阶段,还原文本的字面意思,却忽略对文章背后作者真实意图的理解,缺少个人思维想象的表达.本文通过对阅读方式的探讨,重申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对中学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阅读本身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绝对不可以由教师来代替完成.因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从中得到自己独特的感受,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发展.那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8.
王一菲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105-106
阅读是个性化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多维度地拓展文本,充分挖掘文本背后的材料,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并注意充分结合不同文体,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探究阅读和对比阅读,将会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探究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阅读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阅读应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多元、正确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20.
赵有燕 《文教资料》2010,(26):62-63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充溢着生命激情的活动,也是最具有生命活力、人文情怀和文化远见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质疑反思.拓展个性化思维:还要进行多元化的阅读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表达。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语文课堂也才能充满生命的灵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