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中导入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良好的感性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巧设生活情境,以境生情;(2)、巧设问题情境,以境促思;(3)、巧设游戏情境,以境生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巧设情境,就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数学课堂教学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新课程就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就会"动"起来,数学课堂就会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巧设有趣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开放性课堂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直观性课堂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数学复习课实现知识的内化,拓展与升华。然而,在实际数学复习课中,较多的学生觉得复习课是在炒旧饭,课堂效率低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课例,从创设情境,巧设活动和比赛激励这三方面阐述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杨景江 《科教文汇》2014,(2):189-190
情景创设的趣味性与现实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与进展,通过照镜子,巧设情景,看日出,蕴含数学哲理,见景生情,形象描述,联想生情,类比迁移,转化生情.数形结合,形象生情等等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探究,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数学问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巧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运用恰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数学信息、体验数学问题。情境即一定时间内出现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学习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规定情境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指将学生的现有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本文就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一些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张永 《科教文汇》2013,(1):154+156
新课标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注意做到明确、全面、恰当,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做学生最忠实的伙伴。一堂课的教学只立足于教,以讲为主,理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蕴含问题于生活情境之中并促进多向求解的过程。高效课堂的教学教师应该摈弃以往那些"填鸭灌输",切实做到引导学生"点燃知识火把"。在新课标中,提倡"用教材教",就是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张永 《科教文汇》2013,(3):154-154,156
新课标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注意做到明确、全面、恰当,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做学生最忠实的伙伴。一堂课的教学只立足于教,以讲为主。理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蕴含问题于生活情境之中并促进多向求解的过程。高效课堂的教学教师应该摈弃以往那些“填鸭灌输”.切实做到引导学生“点燃知识火把”。在新课标中,提倡“用教材教”。就是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法使所要讲述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之间产生矛盾冲突,但仅凭现有的知识、技能学生不能独立解决这一矛盾冲突,要解决它必须用到新的知识或新的方法,这样就引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迫切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帮助,学生主动地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石志江 《知识窗》2014,(20):11-11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广大数学教师格外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方蓉蓉 《科教文汇》2009,(10):129-129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能够巧设情境:巧设游戏情境、巧设表演情境、巧设生活情境、巧设语言情境、巧设多媒体情境。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造型""应用型"的题目创设,要求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探索。一般说来,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好的情境要有趣味性、悬念性、层次性,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  相似文献   

14.
问题情景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汪小琴 《科教文汇》2012,(33):117-117,127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努力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李本芳 《科教文汇》2013,(9):151+153
生活情境方法是数学生活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生活情境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例题的讲解和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都具有重要作用。正确运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面对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更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又富有实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富有激情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能够让学生增长数学思维,数学思维也是学生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在高校中。高等数学课程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还原知识的生产过程,让学生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渗透,给学生创建出一定的情境,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融入到数学思维中。基于此,本文对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行分析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趣,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更多的联想,才能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亲自参于知识的获取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文章分析了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及要求,提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是所有的数学都给人枯燥乏味之感,不是所有的高中数学让人感觉高深莫测,只要你找到一种好的方法,借助好的渠道,就能使高中数学教学别开生面。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去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如何整体把握好每一章、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设计出一系列的贴近学生生活、能融合到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并发生冲突,又能很好的体现本节课数学思维的本质,同时又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