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切勿只“惩”不“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苏联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是的,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是,光有惩罚没有警戒的教育更糟糕!惩罚带来的警戒作用才是惩罚教育所真正需要的。留美博士黄全愈在《家庭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写道:“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而是为教育孩子而惩罚孩子。换一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一位中国校长问新加坡的一位中学校长:“是否…  相似文献   

2.
课改一如燎原之火,带来的全新的理念,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和朝气。兴趣、想象、创造、个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如何让学生快快乐乐的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铺路石子,是吐丝的春蚕,是献身的蜡烛……这些说法都正确,我们也见过许许多多的教师,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他们为了学生,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老人带;为了学生,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上全托;为了学生,自己的孩子病了,不能亲自照顾。这些我都有亲身的体验。因为,我就是一位乖巧女孩的母亲,同时,我又是一名普通教师,是60名学生的班主任。但是,这"1"和"60"在我的心里同等重要。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1"和"60"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各类逻辑课程的教学中,逻辑学教师容易忽视"逻辑"概念自身的内涵.这一行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完之后仍不知逻辑为何物,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自觉地偏离"逻辑"的内涵.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各类逻辑课程所欲达成的目标,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引出"逻辑"的内涵,以期引起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东方峰 《家长》2015,(2):28-29
如果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的虚假谦让,或者为了逃避而做出的忍让、赌气做出的谦让,就背离了快乐共享的目标,在孩子心理上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独",自私、占有欲望强,不懂得与人共享,担心孩子日后与人难相处。而跟只"争"不"让"的霸道孩子相反,过分谦让的孩子不懂如何"争",只知一味"让",家长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吃亏。"争"与"让",到底哪个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正>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热爱、尊重、理解学生的过程,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那些在学习、思想等偏差的学生,称之为"问题学生",往往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教育机会,没准就耽误了学生的一辈子。我们班上有个学生叫阿迪力(化名),最初分到我班时,他十分  相似文献   

7.
<正>"蝴蝶效应"让教育工作者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句不经意的"你真棒!"也许会让一个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重新充满生机;一次轻易的挖苦讽刺也许会让一个跌倒的孩子永远抬不起头来。北师大心理学家林祟德教授认为:"孩子的心灵像未干的水泥,只字片语都会对他们有所影响,父母和老师所讲的话,哪怕是开玩笑的戏言,都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严重的后果。"教育往往是些小事和细节,作为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告诫他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大事都是由无数小事重复叠加而成,如果等到事态严重时才如梦方醒,再去补救还有多少意义呢?  相似文献   

8.
表扬与批评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孩子了解自己行为后果及其评价,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因此,奖惩分明,及时表扬与批评,就在孩子的心理上起到一种"及时强化"的作用。表扬是一种肯  相似文献   

9.
很多老师反映学生笔下的人物看着十分相似,眼睛总是"炯炯有神""亮亮的",鼻子总是"直直的""挺挺的"。从学生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人物总是一个模样。为了让学生的作文从"一模一样"走向"有模有样",我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一、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孩子的思维是灵动的、活跃的,一个开放、广阔的主题,能触发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他们动起笔来就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要写。孩子的思维也是容易被束缚的,一个封闭、狭窄的主题,会让孩子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还难以下笔。我们在进行有特定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7,(31)
■案例李刚(化名)所在的小学按教学计划组织学生春游,出游前,学校让每个学生带回一纸"安全协议"让家长签字,内容大致为:学生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其间如不听从老师管理而出现意外,后果概不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如不同意此协议,将视作放弃此次春游活动。为了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如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似乎已成共识。于是,激励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呼声越来越高,社会舆论也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罚性行为,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教育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错误或不良倾向感到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只好能不看的不看,能不说的不说,能不管的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下去"谈罚色变"必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品德培养和教育进步产生不利影响。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大学校园,学生或忙于恋爱,或热衷于网游,弃学业于不顾者可谓不乏其例。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学生为了"挣学费",一周竟揽了五六个家教。如此忙碌的后果,银子虽然没少挣,而所学的专业却因此而荒废了。不过,结局还算圆满——几门未过关功课经过象征性"补考"后,他毕业时顺利拿到了毕业证。  相似文献   

13.
"家校共育"有边界吗?当然有,而且一定要区分、鉴定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了"边界",不仅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造成不负责任、不尽义务且不自知的后果。家主"内",校主"外"。这里的"内"注重的是孩子的情感、情绪和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而"外"指的是做事能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技能技巧能力。想要孩子学习成长得健康、阳光,家校就要职责分明、各尽其责。  相似文献   

14.
山子 《中学教育》2014,(5):5-15
"学习力"概念及其研究,已偏离了其原初起源及其合理内涵而陷入了繁琐化、玄学化的境地,也无法与当今中国的教育现实有效对接;相反,在中国学生"撕书""烧书"现象时常发生的背景上,这种概念反显出十分幽默的荒诞性。"学习力"概念及其研究,对学生也有不尊重的嫌疑。学生只是学习力的载体,就如工人只是劳动力的载体一样,其骨子里则是一种机械论哲学观,把学生当成一架学习机器,只是竭力期望找到一种所谓的"学习力",由此使这架学习机器由被动、被迫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状态罢了。这种儿童观及其儿童学习观,尽管都打着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孩子的成功,为了孩子的未来这类动人旗号,情义感人,但本质上是落后的。这类价值观及其学习观统领下的大战略教育研究,其实并不能促进中国教育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15.
童年最美好,逝去不再来。让学生乐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是我校近年来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自2010年提出建构"童心教育"特色学校以来,学校在发展定位、重点领域、建设理念、科学命题、主导模式与创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一、一切为了儿童是办学最高的要求孩子是国家未来,国家发展的前提,欲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培养好中国的孩子。童心是一种境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办学的最高要求。"童心教育"是为孩子的生命发展和精神成长奠基的小学教育,从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出发,呵护和引领童心,创造儿童现在的美好的童年  相似文献   

16.
自然后果法     
卢梭(1712-1778)依据自然教育理论,反对体罚学生,提出了“自然后果法“.他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导致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三点半放学后孩子去哪儿当前,为了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很多城市的小学一般是下午3点半放学,而家长却要到下午点半以后才能下班,由此使得许多家长不得不面对学生看护上的"空档期"。下午三点半放学原本是为了"解放"孩子,但相关"配套"跟不上,反而形成了一个让不少人焦虑的社会问题。面对社会广泛呼吁的"3点半难题",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相继出台破解"3点半难题"的新政。比如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上海二期课改新形势下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一方面,学校在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家长在拼命地给孩子加重负担,给孩子购买大量的教辅书。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家长觉得学校可以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走,但家长可不能糊涂。殊不知,这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学生厌学。针对这个现象,笔者尝试在教学中采用"错题整理"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沉重的书包给孩子带来的负担,各国都在努力为孩子的书包"减负"。法国:用512兆闪存交作业在法国,1995年实施了一项"书包限重令"。2007年,滨海阿尔卑斯省一共1.3万名升入初中的学生还收到了存有  相似文献   

20.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在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就是西安市一家小学给部分孩子配发"绿领巾",原因是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品德方面稍微有些差异,为了激励这部分同学早日戴上红领巾,所以就有了放学的队伍中一部分孩子带着鲜艳的红领巾,而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谴责这种无形暴力对孩子们的摧残。暂且不论这种动机的好坏,单从结果来看,这无疑是对那部分"绿领巾"同学的伤害,尊严何在?谁能为受伤的自尊心买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