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总想着教育学生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全面发展,可就在忙着"教育"学生的时候,恰恰忽略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等待。等待是理性的宽容作为语文教师,我时常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某些文段,一般的学生都能轻松过关。可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总是背不出来。其实我也知道并不是他们  相似文献   

2.
<正>任何课堂都是某种形式上的启蒙——倘若我们把"启蒙"的概念简单地定义为引起思想变动的话。因此,即便你只是为了应试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题目训练,你也在无形中让他们深信行为主义的优势;至于你在课堂内大谈人生,痛斥社会现实,那更是在蛊惑你的学生,让他们对周遭的世界产生不满,甚至要生出抗争的心。自然,这些做法是否真能成功,尚未可知,依了教育法的道理,他们的投入未必会有实际的产出;而且,他们所谓的"启蒙",是否能引领学生走向良性的思想,帮助他们实现真正的自由,亦颇有可斟酌之处。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作为教师在课堂内如何通过教学来达到"启蒙"。我大致以为,课堂内"启蒙"的方式,应该有三种。其一是"暴力干涉"。严格地说,课堂内要达到"启蒙",教师的干涉(或曰干预)是必不  相似文献   

3.
<正>题记: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否则,教师就会"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陶行知幼儿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相似文献   

4.
虽然"启蒙"是教师所承担的重要使命,但是受传统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部分教师忽视了唤醒学生内在精神的"启蒙"力量。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就必须拥有"启蒙"的意识与能力。首先,教师必须成为善于倾听的教育者,在倾听中发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内心的情感与想法。其次,教师要成为富有激情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投入自身的情感。再次,教师要成为开放的教育者,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最后,教师要成为适度无为的教育者,遵循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5.
蔡翠红 《学周刊C版》2013,(1):198-199
幼儿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我们都知道"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而幼儿年龄小,分辨事物对错的概念还很模糊,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幼儿教师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一道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去做等。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的教育科学知识、方法、能力、思想和品质的总和。教育科学素养是现代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教师专业属性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根本特征。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鄂璠 《教师博览》2014,(5):18-19
<正>在中国公众眼中,教师是最具幸福感的职业,而在《小康》访问的百位教师中,却有一半教师坦言"不幸福",八成教师甚至想到了"转行"。其实,教师本不需要"被崇高"与"被幸福"的教育人生,他们更希望贴着教育的地平线,寻找个体与职业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陈秀莲 《考试周刊》2014,(49):107-107
<正>"你可以很快地告诉学生他们需要知道的,但他们会更快地忘记你告诉他们的"。需要教的东西比讲出来的东西多得多。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塞入学生的头脑,而是需要学习者的心理参与与操练。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十年之久,全国各地,课堂内外,都在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但在我们这个落后山区,仍有部分老师我行我素,依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单纯传授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成为课堂的奴隶。长此以往,学生厌倦学习,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起 教学机智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重新探讨它仍有必要. 这里,仅以小学低年级<小画像>一文的教学为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下雪了,大雪覆盖了整个原野.清晨,小鹿、小鸡等动物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在雪地上画出美丽的图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道:"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道:"因为他们没有毛衣,怕冷,所以没出来."教师听了很不高兴,用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这位学生坐下以后,教师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谁能告诉大家正确答案?"这时,教室里静极了,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教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所谓青年     
所谓青年,就是被少年团队推离出来的那一伙"老人",他们不再是没有责任的那伙人,而是有了责任又往往不知道责任是谁给的,责任在哪里,对谁负责任的那伙人。他们知道不能再很贪玩,因为有更大的事情在等着他们,究竟是什么事情,他们又不很清楚。所谓青年,就是被中年称为愣愣怔怔的那伙"小孩子"。他们心高气盛,目光远大,目空一切,坐立不安,刚性十足。他们总是搞不懂身边的"小"事情,不知道这些"小"事情对他们的意义何在。他们的理想仿佛是天边的曙色,却不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相似文献   

11.
一是要有爱心。对待启蒙李生凄豫林丽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热情、温和,使他们感到学校如同自己的家.教师的表情和声调,要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产生良好的心境。二是要有耐心。启蒙学生个性多变,在向他们进行思想和校纪校规教育时,必须反复讲'多次"再现",不能强求"一锤定乾坤"。  相似文献   

12.
学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如果课堂不改变,学校的教育就不可能真正改变。北京十一学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观,在《学校行动纲要》里明确提出了调整教学关系的要求,其中包括:不要把学生框定在教师的知识领域里,教师的角色更多地应该是启蒙;需要将教师的诊断功能凸现出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做一名称职的、受教师拥戴的校长,对其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我们觉得起码要练好五个"基本功". 一、联系教师,练好"知情功" "知情功"是校长要知道自己的教职工在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得上.联系教师,是"知情功"过硬的基础和桥梁.怎样才能联系教师呢?第一,要放下架子,虚心向教师学习.有许多老教师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他们扎根于教师之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力,了解的情况也比较多;中年教师比较沉稳,勤恳于教育教学工作,事业心强,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柱,他们善于发现情况,并能及时交流信息;青年教师爱学习,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他们在教师中有一定的活力,能够反映一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已经不再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是想让学校、教师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一个人若是有一个良好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而幼儿园阶段正是学校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园的教育,一定要引导小朋友独立、自主地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以至于长大后面对这大千世界能够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而小朋友们正是处于幼儿时期,他们刚刚离开自己熟悉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有些不适应,所以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设计和改变,让幼儿能够喜欢这里,这样对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5.
品读     
<正>教育的智慧不是技巧,是不可以被"培训"出来的,却可以被唤醒,它需要一种反思的能力。——总有一些教育者追求教育的"技巧""捷径""绝招""操作性""立竿见影",对此,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认为,教育的智慧不是技巧,是不可以被"培训"出来的。在他看来,教育智慧体现于教师每一个教育细节  相似文献   

16.
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师是树人的人。教师是儿童成长成材的启蒙老师,因此,教师职业需要你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心,永远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着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尤其是在品形教育中,更是要热爱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尊重他的人格,爱护他的自尊心,要公正平等地对待他,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用爱去呼唤他们,用心去沟通他,让学生从小就亲身体验到他身边处处充满着爱,处处充满着友善,从小就根植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7.
把中语教师从那种无用而又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培养学生能力的事情,实在是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面对世界和未来挑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日记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日记"作为一种书面言语活动,对小学生书面表达水平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聋校,从三年级开始,聋生开始学习写日记。在启蒙阶段,我们聋校的要求是,从"每日一句"练起,一两句话、简单记录见闻就行。不过,这对于聋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做到。因为,聋生的书面语学习难起步、难习得,打开他们的日记本,你会发现,要么是词语贫乏,不知道写什么;要么语句颠三倒四,不晓得如何写。作为聋校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针对这些现状,引导聋生学会融合身边素材,掌握规范、乐于表达,学写起步日记。  相似文献   

19.
正一篇《国文教师的启蒙人生》,读罢也不禁令我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种种。在语文的世界里,教师与学生之间早已跨越了"教与学"的界定。更多的时候,他们相互渗透情感,彼此碰撞思维——或许这也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启蒙"一语,有"开导蒙昧,明晓事理"之意。如孙老师所言,国文的启蒙之路是以爱、智、真的底色渲染而成。回顾往昔,孙老师言传身教三年,不免牵出我心中千丝万缕的感念。教师首先应该是个好的领路人,这一"好"字则必以"爱"来点亮。青春期的我们有几多困惑就有几多憧憬,  相似文献   

20.
每年4、5月, "幼小衔接"的话题是家长和教师们讨论的热点.大家知道,在幼儿园的大班阶段,幼儿教师都会对孩子进行入学教育和引导,但是否只要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就够了呢?许多家长对此认识不足,对家庭中的"幼小衔接"亦重视不够,特别是家庭中的幼小衔接环境的创设.笔者认为, "幼小衔接"仅在幼儿园教育中受到重视是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