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青年教师向我反映了她的困惑: 在一次郊游午餐时,有个孩子把自己的食物让老师吃,老师很感动,一边表示谢绝,一边表扬了孩子。没想到,很多同学都争着把自己的食物拿出来让老师吃。这时,他发现只有一位小朋友躲在一旁自顾自地吃着,同学们都在议论,说他是个自私的孩子。老师制止了大家,但过后一想:这个  相似文献   

2.
正Part 1桑尼是我在拉萨孤儿院当老师时遇见的孩子。那时候开课已经三天,三十几个藏族孩子我已基本熟悉。第四天早上上课时,突然冒出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坐在最后一排冲我笑,是那种带着调皮与好奇的笑,夸张地张着嘴巴。按照惯例,我让这个孩子做自我介绍。他说:"老师我不想讲话。"我又让他用汉文写一篇300字的自我介绍,其余的孩子早已经交给了我,大都洋洋  相似文献   

3.
薄伟英 《师道》2015,(1):43-44
开学一个星期后,我召集一年级班主任开会。会上,郁老师说他的班上有一个男孩,开学一个星期来,上课经常随意离开座位,下课故意捣乱小朋友的游戏。老师软硬兼施,但是效果实在不甚理想。这个特殊孩子,真是伤透了他的脑筋,不知道还有什么妙招来应对。我决定去会会郁老师口中的"特殊"孩子。午餐过后,郁老师正带着整齐的队伍从食堂走出来。我微笑着走向郁老师身旁。郁老师轻轻地告诉我,排在前面第二个的那个男生就  相似文献   

4.
"他又不去上课了,一个人躲在风雨跑道,拿着跳绳在勒自己的脖子,你要帮帮我啊!"一位班主任一推门进入办公室,就苦着脸向我求助.这个小孩,已经让他和科任老师苦不堪言了.从他的口中,我得知,这个孩子刚上小学时,父母离婚了,现在跟着母亲和外婆生活.听说她们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孩子父亲的不是.  相似文献   

5.
《中华家教》2011,(7):33
有位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刚买来的一块金表当成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那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有一个孩子,但愿我不是最苍白无知的母亲. 每次去幼儿园,我都会发现孩子的许多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时也会让我感觉自己很无助. 老师组织小朋友进行一次制作活动,让小朋友选择用废旧小纸盒代表小动物的身体,然后再用纸片来装饰它.  相似文献   

7.
让你错一次     
刘娟 《湖北教育》2010,(9):53-53
一个知情的同学向我反映,小熊同学很有可能逃学了。这种事情发生在他身上。让我感到震惊。他是留守孩子,周末住在小姨家,平时则在学校住读。也许是深知父母在外的艰辛,他学习认真,各科老师都对他寄予了厚望,  相似文献   

8.
正彤彤上小班时,我常常牵着他的手送他去幼儿园,安顿好之后微笑着跟他说"再见"。每次他都会用乞求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下午要早点接我噢!"是啊,孩子在幼儿园一待就是一整天,幼儿园成了孩子的第二个家,和老师相处的时间也很长。那么,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度过怎样的一天呢?幼儿园对孩子有怎样的教育是家长所期待的呢?我想每一位家长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所期望的东西也千差万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有位母亲苦恼地向我倾诉:"孩子不会写作文,请了两个辅导老师,人家都不愿意教了,愁死了." 我询问老师不辅导的原因,这位母亲说:"可能是嫌弃孩子笨吧?" 我要了辅导老师的手机号,打电话询问原因,辅导老师说:"辅导时,引导孩子思考,孩子根本不配合,每次布置的作文,都是妈妈替她写的,然后再让修改,所以辅导得没有激情."  相似文献   

10.
开学一个星期后,我召集一年级班主任开会。会上,郁老师说他的班上有一个男孩,开学一个星期来,上课随意离开座位,下课故意捣乱小朋友的游戏……老师软硬兼施,但是效果实在不甚理想。这个特殊孩子,真是伤透了他的脑筋,不知道还有什么妙招来应对。我决定去会会郁老师口中的"特殊"孩子。午餐过后,郁老师正带着整齐的队伍从食堂走出来。我微笑着走  相似文献   

11.
<正>看了莫言在诺贝尔奖颁奖晚会上的发言,我感受到莫言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莫言更是幸福的,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莫言的成功,与他母亲的教育息息相关,因为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可现实的家庭教育状况真的让人担忧:有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正那天是星期三,我上公开课,讲朱自清的《背影》,在进行到最后一环节拓展延伸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爱呢?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把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加深他们对父爱的理解,没想到有一位同学大声说:"没有"。听到这一声"刺耳"的回答,望着教室里黑压压的学生和听课老师,我既紧张又吃惊,很快我让自己平复下来。我了解那位同学,他是一位单亲孩子,他说的也许确实是心里话。  相似文献   

13.
抱抱母亲     
<正>那天带孩子回家,母亲正坐在小院的阳光下,做小衣服。看我们进门,母亲笑着说:"马上就好了,等我一会儿。"她眯起戴着老花镜的眼睛,面带微笑穿针引线。母亲一生为我操劳,我有了孩子后,她又开始为我的孩子忙碌。她把她的爱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里,让我和孩子都享尽了宠爱。突然在那一刻,心生柔软。我环抱住母亲,撒娇说:"别忙了,歇歇吧!"母亲忙着推我:"这孩子,都当妈的人了,还长不大!"我不松手,说:"妈,今天是‘三八节’呢,女儿送个礼物给你吧!"母亲呵呵地  相似文献   

14.
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家访 ,一位平凡的母亲给我的感动让我体会到了身为幼儿教师的幸福……那天 ,去马啸林小朋友家家访时 ,他的母亲谈起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 ,她去幼儿园接孩子 ,孩子跑过来不高兴地说 :“刚才我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帮老师摆放小椅子 ,老师表扬了他们 ,却没有表扬我。”看着自尊心极强的儿子 ,母亲本想安慰他几句 ,可她却对孩子说 :“这是你应该做的事呀!你瞧 ,老师多辛苦 ,你当了老师的小帮手了 ,你应该高兴啊!”母亲的一句话马上令孩子开心了起来。从那以后 ,孩子每天都会向妈妈“汇报” :我又能帮老师做哪些事了。听了这番话…  相似文献   

15.
毛作祥 《辽宁教育》2013,(4X):39-40
<正>从孩子来到世间,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开始教他说话,教他认识周围的事物,学习生活的常识,养成基本的习惯。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反过来,孩子是否也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呢?家有稚女,我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也常被那种童真和纯美深深震撼。细心静品,倒可以让我们悟出不少生活与教育的真谛。以孩子为师,尊重和发现儿童以孩子为师,并不是让稚气的孩子获得师道的尊严,而是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多一些谦虚,尊重孩子,重新认识和发现孩子。然而,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的"未来规划师"自居,为实现他们一  相似文献   

16.
一位母亲的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哀痛非常,祈祷主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5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他已经30岁,你要看他30年中的哪5分钟呢?"母亲听了以后,一时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17.
"鱼头的故事"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母爱是伟大的,对于这位母亲的伟大奉献,我一点也不怀疑,我为之感动,但是我认为母亲的无私和伟大,在她有生之年不让儿女真正的领略,深切的体会这份爱,我为她觉得遗憾.对于这位母亲的爱,我要说的是:爱他就让他听到,让他看到,让他感受到,因为爱就像流动的水一样,爱是双向的,爱是接受,爱是给予,我们要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爱,但是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会给予别人爱,懂得爱别人,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爱人的心,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有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进一步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机会。”“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博友推荐给我一本王晓春老师写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不爱整洁的牛牛很让方老师头疼,午餐后的他,胸前总是有一幅“现代派抽象画”。面对这样一个谈过几次话都没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方老师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在某个午后亲切地对他说:“牛牛,来,让老师抱抱!看看你有没有长胖呀?”孩子很开心,  相似文献   

20.
正倾听是一种艺术,学会倾听,能让我们与他人更好地交流。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会倾听,而且要善于倾听,参与其中,发现幼儿园活动中所蕴含的教育现象,真正让倾听成为我们的教育手段。我班有个孩子叫杨桢宇,他好奇心很强,对什么都感兴趣,出去玩时就算地上的落叶也能吸引他半天,小虫子、小石子啊更别提了,他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蹲下身来研究一番。这天,我带着孩子们户外活动时,突然发现几个孩子围着杨桢宇直嚷嚷:"快把那个东西扔掉,老师不让带回去的!""那个东西好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