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怀顺 《中国德育》2013,(19):64-67
"担当"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是一种信仰和追求,是一种自信与能力,是一种品格和奉献。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挑战,我们以"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为载体,积极倡导"在担当中做事,在做事中成长",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动接受并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养成勇于担当、乐于担当的良好品质,着力构建富有鲜明特色的担当教育文化,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担当教育是对习惯培养的一种超越开展"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延续、发展和提升,是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曾说过这样一段令人深省的话:"学校的责任与使命在于不让一名学生掉队,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保障每个学生都得到高质量的教学。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使命,不让一个教师掉队,促进每一位教师作为教育专家不断成长。我们应该创建一个越工作越有使命感、越能感觉到自己价值的学校。"不让一个教师掉队,促进每一个教师不断成长,在我  相似文献   

3.
办一所苏北地区勇于担当的优质高中,这是沭阳如东中学的使命。"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口号走向实践;秉持"担当"校训,让学校精神的传承从引领走向自觉:推进"基于问题解决的‘301515'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为上、生为本"的教学观从讲堂走向学堂;学生在老师在,让走动式管理从常规走向常态。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应该怎么发展?首先要牢记或者说树立这样一个思想:践行高职教育的使命。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一个人都能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培养学生如此,给教师提供各种条件、创造各种机会促进他们发展,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让教育资源的公平得以实现。只有在教学中认真思考相应措施,才不会发生让生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启发诱导,遵循学生客观学习规律,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希望。有原来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让好学生"吃得饱"、中间生"吃得好"、成绩相对差的"吃得了"的教学要求,这样让每一名同学都动起来,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你追我赶得局面,大面积提高班级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学会生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忽视甚至遗忘了这一使命。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长期缺失。但是,数学教育是一项具有建构生命意义的活动,理应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识并感悟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怎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历久弥新的探讨课题.那种只关注几个尖子生的所谓"精品式教育"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唾弃,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正在呼唤并实践着"关注每一个"、"让每一个都获得成功"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并"让每一个都获得成功",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把个性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学,学是教的起点,也是教的终点。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唯我独尊,我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没有目标,缺少动力。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学得生动活泼,这样就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曾这样写道:“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幸福,而幸福也应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幸福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蓬勃生长”。有人说,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都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世界会更美好。一直以来,我都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希望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用心培育祖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一节课都是这个独特生命成长的摇篮.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既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位教师执著追求的教育理想.建设自主学习的健康课堂正是我们追求和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七颗钻石》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育的思维模式,强调学生、教师在平等状态互动下实施"教"和"学".如果把这种教育理念的思维方式"普泛化",不仅能够在教学上达到新境界,也可以促进各种教育理念的"融合",真正落实"每一个培养对象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会更好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的观念,甚至有利于树立人与人平等的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12.
"变教为学"课堂教学倡导"课堂平等"的教育理念,期望每一位学生拥有平等机会,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课堂教学试图赋予个体平等,力图实现课堂平等,期望学校平等和社会平等,进而勾勒出未来文明社会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教学形式沐浴着每一位老师,以往的教学,老师只注重如何教,忽略了如何学。目标教学法提出四大基本理念:一是让知识有更多的教育价值;二是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三是让每堂课都从提出明确的目标开始;四是让课堂更加自主开放。"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先学后教"成了课堂变革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一个动态的多边活动过程,教师怎样去把控这一过程,使课堂教学能够有序、高效,这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和挑战。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有这样的表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种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想能够实现"少教多学"。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已经习惯了给人民教师一个光荣的定义,那就是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样的观念真的是正确的吗?我们在新时代迈着新课改的步伐前进着,在新课程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理念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全心投入,力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主角,尽量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个性发展。可在实际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许多教师又总是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整体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立足本职,紧扣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可以这样做。一、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废除填鸭式的满堂灌,代之以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乐趣,教给语文学习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不会学"  相似文献   

1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和接纳,这样就形成了群体,在学生当中也是这样的,每个学生总是容纳于一个特定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老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作为传授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师应如何做好学生的"指路灯"呢?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忠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提高自己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水平,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技能,以自己的德、才、学、识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说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仆。  相似文献   

19.
庞树娟 《考试周刊》2013,(93):65-65
好的导入好像催化剂,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激情"与求知欲,能营造出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变学习为学生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应灵活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形式,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服务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构建"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