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准备好实验材料,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实施有效引导,合理安排探究时间等,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通过学习科学,学生可以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想让学生爱上科学课,喜欢上科学课,就得让学生觉得科学课并不难。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怎样让小学生喜欢上科学课:让学生认识科学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重视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对于担任科学课的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问题的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结合自己对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摸索,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谈以下几点看法。一、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必须具备好学的探索精神,用这种教学魅力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作为教师只有一瓶水,如何能给学生一桶水呢?"这句话将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准备好实验材料,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实施有效引导,合理安排探究时间等,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中的科学课要注重引领学生乐于探究、动手实践,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创新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可见,实验教学在科学课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科学课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而提出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教与学的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落实课后延伸探究以及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融基础性、实  相似文献   

8.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我们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基础学科的启蒙教育时,主要针对科学教育为主,无论在课上课下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启蒙性基础教育。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学科,所以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针对性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小学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还要不间断地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积极学习氛围,不仅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而且还要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个方面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培养的主要阵地在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观察、描述、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科学知识,学会运用探究方法,树立科学思想,体验科学精神,从而对科学学习、科学研究保持持久的兴趣。很多教师都明白科学素养的这些要素,也努力在课堂中实践。但在真正实施时,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关注科学课堂的形,浑然不觉自己丢失了科学素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亲历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着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一定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阶段核心基础性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真正体验科学探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主学生对科学实验容易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儿童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用生动丰富的科学实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记录、积极动手实验,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创设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思想动机。因此,我认为作为科学课任教师要善用实验教学打开小学科学课之门。下面我结合自己执教的科学课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3.
杨保林 《甘肃教育》2020,(3):182-182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一门课程,涵盖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过程与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标指导下,大多数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张景文 《成才之路》2010,(22):11-11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发展。要以探究活动过程为主渠道,注重情境教学在科学课中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我们的科学课教学才会更专业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科学探索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探究过程,贴近生活实际,开放探究内容,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通过科学教育,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科学探索,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一、动手之前先动脑 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记得第一次执教《有趣的浮沉现象》时,为了突出科学课中的动手,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亲密的伙伴,如何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探究,体验快乐,培养科学素养呢?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掌握科学知识,了解探究方法,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科学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科学课应充分利用其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仅是科学课程本身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更是上好科学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