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是一篇以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课文,真实感人。课题中的“专列”是一个专用名词,三年级孩子对它相当陌生,让孩子感受“燕子专列”背后蕴含着的浓郁而博大的“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课文中新词语比较多,这些词语在帮助学生理解燕子处境的艰难,体会人们对动物的关怀起着关键作用。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如何优化词语教学,让它成为一扇门,引领孩子走进语言文字的缤纷天地感受词语背后的人文情怀。下面举两个课堂教学片段来讨论。  相似文献   

3.
徐良英 《师道》2007,(7):63-64
在乎——缘于一幅画 师:首先,让我们把镜头对准这位叫——小贝蒂(学生接话)的小女孩。 请同学们自己品读品读第3自然段,你读出了小贝蒂的什么?  相似文献   

4.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话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标中规定的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咀嚼品味蕴藏在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才能使词语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从而使词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吕玲 《教师》2010,(1):51-5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观:  相似文献   

7.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为了使学生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本设计转换一个角度,不以作者的第三者身份进入课文,而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设身处地地自主阅读、想象,从而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人们的浓浓爱心。  相似文献   

8.
语文的世界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它还融合了鲜滔的生活、跃动的思想与情感、生命与灵魂。学习语文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语言意蕴的对话达到心灵的愉悦,情感的释放,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一个和燕子有关的感人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饥寒交迫而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空调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人与动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一、图文对照.品析外形描写.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状物的方法。教学第一段时,教师首先出示小燕子外形的挂图,让学生观察、描述小燕子的外形。然后指名读第一段,看看作者观察小燕子的什么,怎么观察、描述的,与我们的观察、描述有什么不同。这样,通过图文对照品析燕子的外形描写,学生就会体会出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抓住了燕子的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分叉这些突出的特点,简单几笔勾勒出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也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状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策略一:前联后延,在反复再现、正面引导中识字 教学片段一 导入课题后。 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燕”字的上面部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课文。这一课教学时可采用“角色式”的独特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通过“接触角色…‘融入角色”进而“感受角色”“对话角色”“升华角色”的方式,让学生从燕子的角度切身体会到燕子的艰难处境,在感悟中产生问题,让学生以燕子的视角走进文本、探究文本、对话文本、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3.
本设计凸现“用教材”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用“图”、“文”,把图作为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把文作为提高朗读能力和品词析句的一个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不是教材本身蕴含的知识目标,而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燕子》是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内容。为了使这节课上得生动有趣,笔者运用电教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构,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例”是全方位、多侧面地体现教师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它以问题的发现、解决、讨论为线索,展现一节课或一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与“案例”相比,课例是教学实际情境的叙述.是师生对话的描述,是列举式。注意,案例不是一般的课堂实录,而是一个例证,必须有典型性,必须有观点,这样才能体现其研究功能与价值。课例的表现形式可以参考以下几种:(1)教学设计+教学场景+教学反思:(2)教学设计+教学片段+教学反思;(3)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例+专题反思。形式不拘,可以自由创造,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6.
教法一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2.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2)划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4…  相似文献   

17.
18.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是一个彼此紧密联系、血肉丰满的整体。而这一切我认为主要通过充实有效的过程来实现。那么,怎样的过程是充实有效的呢?就从识字教学说起吧。在平时的听课中,我发现老师们比较注意字的读与写,然而理解词语往往被忽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燕子专列》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很感人,再加上叙述平实,语言浅显,三年级的学生读完一遍后,都能囫囵地说出一个大致的意思:瑞士人非常爱鸟,我们要保护动物。如何让这"爱"鲜活起来,让学生能触摸到这生动的感人的"爱",让这"爱"在学生的心间流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教师应有机利用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美好形象,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挖掘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做到教师、学生、文本在课堂上“人文互动”,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伴随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