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家,造成了数十万人的死亡,给这些地区造成巨大的灾害。那么海啸是如何发生的呢?根据海啸的发生源,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震海啸。当海底发生地震、火山爆发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地壳出现裂缝,海水随之发生剧烈波动,并产生圆形波纹。当水波在海底深处移动时,人们在海面上可能无法察觉;当它接近陆地时,海水越来越浅,巨大的水波被迫浮出水面,海浪越来越高。地震海啸形…  相似文献   

2.
认识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凌晨,温顺的印度洋突然像发了疯似地掀起一波波惊涛骇浪,并且以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从震中苏门答腊,向远处狂奔而去。几个小时之内,印度洋沿岸的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先后遭袭,甚至远在东非的索马里和坦桑尼亚也未能幸免。海啸肆虐地席卷大地、摧毁建筑、吞啮生命,预计将有超过20万人命丧海啸。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它发生在大量海水突然被置换或转移时。海底或沿岸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特别是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  相似文献   

3.
可怕的海啸     
去年底发生在苏门答腊附近海域的地震海啸所造成的严重灾难,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从媒体上看到的灾难情景,大家应该仍记忆犹新。中国是沿海国家,福建地处沿海地区,我们应对海啸有所了解。这里先从什么是海啸及其成因说起吧。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形成海啸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由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58分55.2秒,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北纬3.9,东经95.9)发生8.7级地震(我国地震台网测定数据,美国台网测定为8.9级). 地震发生数分钟后,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迅速袭击了距离震中最近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2个小时以后,海啸袭击了斯里兰卡,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此次印度洋大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有22万人(失踪10万人),印尼与斯里兰卡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以上  相似文献   

5.
李弗不 《语文知识》2005,(10):43-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杀人海啸探密陈燕根据科学研究报道,正是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强烈地震及由此产生的海啸。有学者提出,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  相似文献   

6.
海啸     
王良敏 《初中生》2005,(11):12-13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4年12月26日上午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15万余人丧生。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 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杀人海啸探密陈燕根据科学研究报道,正是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强烈地震及由此产生的海啸。有学者提出,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以6厘米/年的板块俯冲速率计,这一段发震断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近海的8.9级大地震,引发了席卷印度洋海域的大海啸,使30多万人死亡和失踪。至今,因这次海啸带来的巨大灾难,人们仍记忆犹新,谈虎色变。然而事隔三个月后,2005年3月29日也是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近海,又发生了另一次8.7级的大地震。人们以为会再一次引发一场不亚于前一次的大海啸。但奇怪的是,尽管这次地震也很强烈,同样发生在海里,而且与前一次发震的海域相距仅160千米,却除了引起一场小小的波浪外,并没有引发海啸,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地震学家认为原因可能有二:首先,与地震的震源深度有关。已知地震发…  相似文献   

9.
怒吼的巨浪     
离我们最近的著名印度洋大海啸,还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在2004年12月26日,由于印尼苏门答腊外海发生里氏9级海底地震,形成的大海啸,袭击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的国家.海啸造成的准确死亡数字已无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北海域发生了罕见的8.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南亚及东南亚多国,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形成了震惊世界的海啸事件.这一海难事件给人类留下了许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中国地震网测定震级为里氏8.7级。美国地震监测网测定震级为里氏9级)。并引发海啸。影响到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索马里、塞舌尔、肯里亚及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1月5日。这次灾难已造成15万人死亡,其中包括一些在灾区观光的外国游客。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上午8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了雷霆万钧的海啸。蔚蓝而迷人的印度洋在很短的时间内以不可思议的滔天巨浪吞噬了东南亚、南亚许多海滨城市和村庄。洪水所过之处,繁华的城市转瞬变为废墟,鲜活的生命瞬时化为乌有。海啸带来的灾难如此之大,那什么是海啸,它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才能在海啸发生时及时自救呢,本期的“科技新干线”,带我们一起了解关于海啸的知识。(伊帆)  相似文献   

13.
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因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而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据公元358年至今全球发生的近5000次破坏性地震海啸的统计,约有85%的地震海啸分布在太平洋中的岛弧(呈弧形分布的岛屿)———海沟地带;其他15%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印度洋中的阿拉伯海以及地中海等地。在太平洋中,平均10年发生一次4级(最大涌高20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3年发生一次3级(最大涌高10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每年发生一次2级(最大涌高5米左右)地震海啸,零级(最大涌高1米左右)地震海啸平均每年4次。纵观海洋全貌及地震海啸的孕育条件,显而易见,地震海…  相似文献   

14.
海啸·孤儿     
瓦娃 《小学生》2006,(1):16-1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 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强度为6.8 级。这次地震及其引发的大海啸对东南亚地区 造成巨大损失,印度有大约一万人死亡,斯里兰 卡有超过四万人遇难,而印度尼西亚的总死亡 人数多达二十万人!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 作为最脆弱群体的儿童在这场浩劫中占了死亡 人数的三分之一。 在这次灾难发生一周年之际,让我们再看 一看那些灾难中的孩子。在海啸中得以幸存的 儿童是非常幸运的,但他们同时也是非常不幸 的,他们中很多人失去亲人成了孤儿,或是成了 单亲家庭的一员,或是永远都不能摆脱海啸带 来的伤害,成为“海啸一代”。  相似文献   

15.
一、生存与考试——两个不同的关注点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的地震并引起的海啸,震惊了人类,因为它的遇难人数逼近30万。曾记否?它也震动着中国的中学地理教学,是因为作为热点地理,可能会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于是有关这次海啸的试题出现在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中,涌入我们的地理教学,简直又是一次铺天盖地的“题啸”。果然,这一热点出现在2005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1 ̄4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  相似文献   

16.
新华网北京2004年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震级美国测是8.9级,而美国地质调查局更是将地震震级定为9.0级。由于地震发生在海域所以引发了海啸,目前造成人员伤亡已超过28万人,这次海啸波及的范围非常广,震级大,波及7个国家,灾难非常大,至少是40年以来最大的海啸。  相似文献   

17.
请以ThewholeworldarehelpingSoutheastAsia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世界各国援助东南亚受海啸袭击国家的情况,内容要点如下:1.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强烈地震,随后发生巨大海啸,海啸很快蔓延至东南亚其它国家,到目前为止已造成16.5万人死亡。  相似文献   

18.
海啸种种     
海啸,提起它,人们无不为之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海啸神出鬼没,让人捉摸不定。那么,海啸是怎样生成的呢?地震引起的海啸叫地震海啸。但是,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导致海啸,只有当震源位于10~60千米的海洋深处,而且发生竖直位移,引起大洋整个厚层的动荡时,才使海水上涌,形成海啸。地震海啸最初出现的是不大高的群浪,因此在浩瀚的大洋中不易被察觉,但它的速度却快得惊人,有时可达每小时1000多千米。而且,波浪生成的海域越深,浪速越快。海浪到达200米深的浅海域时,霎时大浪滔天,浪高一下子可达到30多米或更高,这是最常见的海啸。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  相似文献   

19.
海火之谜     
1975年9月12日傍晚,江苏省朗家沙一带海面上发出微微的光亮,随着波浪的起伏跳跃,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翻腾不息,一直到天亮才逐渐消失。第二天傍晚,亮光再现,亮度更强。到第七天,海面上涌现出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明亮异常,水中还有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几小时以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这种海水发光现象被人们称为“海火”。海火常常出现在地震或海啸前后。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晚上,秦皇岛、北戴河一带的海面上也有这种发光现象。早在1933年3月3日凌晨,日本三陆海啸发生时,人们就看到了更奇异的海火。波浪涌进时,浪…  相似文献   

20.
1.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里氏9 级海底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有几十万人遇难.这次灾难之后,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30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是______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