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大德育运作机制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德育研究是以一个县市为单元,通过“全市一盘棋”的德育决策,区域性建构以“1234德育活动流程图”和“聚焦疏导法”为主体特征的,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社区德育为依托,以政府行为作保证的,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的有机整合。“三维”大德育运作模式,构建了三方联动、“三维”共振的社会德育场和“三维”德育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小学德育社会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文娟 《职教论坛》2007,(3X):50-52
社区是影响高校德育的外源性、发展性、生成性环境.高校-社区互动型德育根源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的现代化和全程化,它既是高校德育实践化、社会化的需要,又是高校实现整体育人、开放育人、动态育人的需要。鉴于社区德育的自发性、复杂性和盲目性,高校-社区互动型德育的构建应遵循方向性原则、选择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日益结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特点和趋势.现代德育要求改变传统学校德育的封闭状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社区德育网络应运而生.学校在社区德育网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并具有导向、协调、精神文明辐射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李俊 《考试周刊》2013,(5):179-180
<正>德育是一个多维度、多要素、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教育需要社会、家庭的参与,以促进全社会教育观点、教育行为的变化,达到三音同步、交颈和鸣,并形成相互依托,双向互动的"三维"共振的德育磁场。2001年下学期,我校针对"学校抓、家庭推、社区空",对青少年德育教育难以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和持久的德育效果,学校教育容易被社会负面影响所冲销的现状,确立了"新时期农村立体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以期实现学校  相似文献   

5.
德育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创设优良的德育环境尤其重要。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应该发挥学校德育环境的主导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努力优化、净化、美化学生的活动空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片明净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面对家庭德育“教不得法”、社区德育“鱼龙混杂”、学校德育“一位独撑”的严峻现实,上海市开元学校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把德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与社区,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传统幼儿家庭德育以家庭伦理教育为主要价值取向。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增加,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公共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而,以公共道德为核心的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价值取向。从家庭伦理到公共道德的转向,需要家长提高认识,改变教育方法,突破家庭场所的限制,走向社区生活,配合幼儿园全方位地培养幼儿的公共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影响高校德育的外源性、发展性、生成性环境,高校—社区互动型德育根源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的现代化和全程化,它既是高校德育实践化、社会化的需要,又是高校实现整体育人、开放育人、动态育人的需要。鉴于社区德育的自发性、复杂性和盲目性,高校-社区互动型德育的构建应遵循方向性原则、选择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变革家庭德育,需要重视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以及特殊家庭现象日益习见等因素。现阶段家庭德育中诸如家庭智慧与安全感缺位、德育者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父亲德育角色缺位、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等困境比较突出。基于此,强化家长实质性德育参与,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培养和提升家长的德育胜任力,统摄各方面德育影响,优化多育并举,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是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的内在诉求;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的“符号互动”及“结构功能”关系,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强化“互联网+”信息社会之家庭责任担当,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配置,打造社区家庭“共建共治共享”协同育德机制等措施,是家庭德育外围生态变革的关键理路。  相似文献   

10.
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2001年9月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幼儿园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家庭、社区德育资源,幼儿园利用这些资源的情况怎样,幼儿园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家庭和社区的德育资源?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2002年2月采用集体问卷的方式,随机让来自上海市10个区30所幼儿园的园长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场回收,此外,还实地考察了15所幼儿园,访谈了60位幼教工作者。现将调查结果及有关思考综述如下:一、调查结果与分析(一)…  相似文献   

11.
面对家庭德育"教不得法"、社区德育"鱼龙混杂"、学校德育"一位独撑"的严峻现实,上海市开元学校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把德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与社区,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七宝明强小学所在的闵行区七宝镇城市化发展迅速。我们在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不断感受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学校文化与家庭文化的矛盾。德育就是文化冲突的睛雨表。以前教师经常感叹"小气候敌不过大气候""5 2<5,'(五天的学校教育与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抵消)。如何使德育达到"5 2>7"的效果,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德育联动制度,是我校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  相似文献   

13.
社区德育的功能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的社会共识之下,社区德育在德育系统工程中发挥着简明直观的认知功能、潜移默化的陶冶功能、合群利他的调节功能、立身处世的规范功能、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社区德育对青少年德性养成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关照,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刘琨 《湖北教育》2004,(12):49-50
我校是一所拥有2800多名学生的初级中学,生源大部分来自附近的大桥社区。学校周围商业网点林立,社会环境复杂。近几年来,我们与该社区互补互助,共商共建,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新方法,把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德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敏 《教书育人》2012,(3):102-103
一德育概说1德育的含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由个人、组织和社会群体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区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成为现代社会工作的重要对象。社区德育能沟通学  相似文献   

17.
德育模式是德育实施范式或定型化的操作样式。德育模式以一定德育观和品德发展观为指导,其形成是德育体系建立的标志。创建以社区为中心,活动为载体的共建型模式;以学校为中心,"四个一"为形式的联动型模式;以"书香之家"为表征,全员终身学习为企求的辐射型模式,以整体构思为基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整合型模式,并形成"优势互补、联动互补"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活动模式,出现德育资源共享,德育效应才能彰显出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着社会诸多方面的变化和挑战。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他们的需求,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德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前提。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以及教育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德育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区教育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生活性、大众性的教育形态,但人们只关注到社区教育需求的多元性、参与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对于社区教育自身所蕴涵的对人的影响力和对社区稳定、家庭和睦、人际和谐等所起的作用则较少关注,而这正是社区德育的功用,也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德育活动的最重要场所。家庭德育活动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辩证施教,长辈以身作则,与学校、社区积极配合。辨证施教应该注意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家庭德育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德育活动是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