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宋代严羽对“以议论为诗”提出质疑、批评以来,应和者不乏其人。诗歌中的情与理是否截然对立?在诗歌鉴赏如何看待情与理,创作中又该如何使“议”与“理”运用得当,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同时体现出了最为自然朴素的人性特点,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传统美德,也是最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并且在古代文学内容诠释上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本文首先浅谈中国古代文学对孝文化体现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孝道内容以及意义上进行诠释,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孝。  相似文献   

3.
人们历来肯定张倩女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精神,却很少注意到张倩女魂身和肉身是如何统一于一身的。本文拟从张倩女魂身和肉身的行动和及其结果来分析,她是如何情与理取舍的:肉身尊情守理而饱受相思苦,忍受感情的折磨;魂身重情越理而魂飞千里,尽享爱情之甜蜜,与心上人双宿双飞。两个形象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最后统一于一个整体,深刻细腻地展示了张倩女重情而又守理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4.
5.
伍光辉 《文教资料》2007,(14):87-88
在李渔小说《连城璧》与《十二楼》中,常常出现情与理相互疏离的现象,有的作品入话议论所阐释的教化意识与故事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疏离,有的作品正话中的即兴议论与故事内容体现的思想情感相疏离,甚至出现入话议论所阐释的教化意识与正话中就事论事的即兴议论所渲染的情感相疏离,这使李渔小说的叙事操作显得不够严谨,对李渔小说的艺术品位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由娜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7):114-115
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意象,其意蕴非常丰富。拟从春天、美人、爱情、仙隐、悲情、情色六个方面来分析桃花意象所蕴含的意味,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品味桃花。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脑及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无不受到电脑、网络的深刻影响,其中自然也包括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从来没有像当下结合得这样紧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古代文学教学的价值判断作出一个历史脉络的梳理,认为文学的教学史,即是价值判断的变迁史.儒家的雅正观念是历史上文学教育的主流价值判断,"五四"之后这个传统被切断.在现代性流弊层出不穷的今天,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从前现代中吸取精神资源,倡导儒家的君子品格,以育人为目的而进行文学教学的价值重建.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师中文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古代文学的教学:一是教学目的的再认识;二是经典作家、作品的重视与独立;三是古代文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欣赏批评能力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功能.若借鉴比较文学的意识和研究成果,把中国古代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参照系中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学观念和国际视野,有利于更新传统的封闭的民族文学史观,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深入理解中国文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是唐代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业绩,而这些成就的获得都与他体内流淌的拓跋族热血密不可分。从元结家世和个人经历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文学观念可以看出,他的文学观的形成和定型,民族情结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文论关于艺术摹仿自然的论述并不多见,依照西方文论的"摹仿"说来套用古代文论资料,找不到多少与之对应的说法,因而难以显现出完整的艺术摹仿说。其实,古人的艺术摹仿观念并不限于妙肖自然,也不止于直观外部世界,而是注重以主体心意投射客观外物,在艺术仿象中传输主观情感,其摹仿性的艺术形态带有明显的拟情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声与情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的本质性关联——声音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不仅是表现情感的形式因素,更是创造和构成情感的内容因素。抒情性文学作品由于借助了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将内心情感的律动完美地外现为节奏和韵律,形成声情并茂的象征表现,从而使抒情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呈现出音乐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批评中普遍存在着喜好借用饮食譬喻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的缘由可以从哲学之维:知行合一的理论品格;存在之维:异中见同的文化型态;美学之维:味感与意感的审美互通等层面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最早由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开创,近三十年来文艺学家在这个领域里声音日渐响亮,与古代文学专家的研究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文艺学家力图通过对古代文论的阐释,揭示文学艺术的一般规律,为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寻求思想资源。文艺学家研究古代文论,应力戒脱离古人的文本和语境,强人证己,力戒比附西方文论,游谈无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不应停留在词语和口号,关键是从当代的文学实际出发,以解释、解决文学发展中的问题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感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是古代中日学中同样常见的主题,区别在于:中国诗人的忧思更多地与现实政治、人生境遇相连;日本诗人的忧伤则更多源自于自然生命本身的悲剧性。自然风俗物的感怀与生死忧思的萌发交汇、融合亦是中日学共有的艺术思维方式,所不同是;中国诗人凸现自然的永恒、宁静、万古不易的品格,以之与生命的短暂、脆弱构成反衬;日本诗歌则关注自然的变易、飘零、毁灭,在物我命运同一体验中追求主体生命意志的高扬。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这一点已是学界共识。大学语文转机的出现,使得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具体问题——显现出来。让母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既需要有精品的教材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而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对母语的领悟力、感受力直接关系到他们表达水平的提升,因此人文性应融注在知识性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从而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相似文献   

18.
宏观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些看似合理的论断之间具有种种联系:(1)教育是一种宏观文化知识,而不是狭义的学术或技能培训;(2)我们所认为的教育应包含个人成长的道德诉求;(3)情感发展是这种道德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4)文学和艺术在这种情感教育中起重要作用。这里的主张是,要更清楚地认识德育与文学艺术的相关性,需要一个正确处理道德生活中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19.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小学生语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论琼瑶歌词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瑶作品的风靡和久盛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与成功借鉴,这也同样表现在她的歌词创作中。琼瑶歌词不仅在语言和形式上对古典诗词有所借鉴,而且,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思想,以及传统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在其中也都有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