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漂泊北京     
我觉得《垃圾人》是一本自传,至少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这本小说,我的一个朋友也看了,他对我说,你不能因为小说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就认为这些原型真的就生活在她身边,并和她构成一种暧昧的关系,也不能因为这里面流露了那么多情感,就以为作者在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查国伟 《传媒》2005,(7):40-41
北京电视台的金牌节目<荧屏连着我和你>今年将走过她第15个春秋,<荧屏连着我和你>把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以其独特的视角,多方位反映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成为广大普通百姓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平凡人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角,堪称是一个"平凡人的梦工场".  相似文献   

3.
张丹旭 《今传媒》2012,(4):88-89
《林家铺子》是"十七年"的优秀电影之一,它是一部根据著名小说改编,影片赋以典型性的由一个小百货商店折射出了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细腻的人物刻画更是为影片增光添彩,成为了现实主义的经典,屹立在高峰之上。文章通过对影片的研究,分析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0年6月,田歌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家”,这对于十年中始终喜爱“荧屏连着我和你”栏目和田歌主持风格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无论圈内圈外,大家都知道田歌是一位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电视人。她以自身的多元化的文化素质及艺术修养,率先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电视创作新路,历经10年的“荧屏连着我和你”所不断体现出来的追求创新的风格,在观众中都是有口皆碑的。由田歌导演和主持的节目以及她个人的知名度不仅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得到了国际、国内及地区性的奖励达数十项2多。田歌的作品不仅得…  相似文献   

5.
田歌 《新闻传播》2006,(3):44-45
笔者现联系自己所主持栏目《荧屏连着我和你》的实践,和大家交流点体会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创作,总根于爱。”电视节目制作就是一种创作。而且在今天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普通的文艺作品。而在众多的电视作品当中人物节目可算是“永远的长青树”。“东方之子”、“杨澜工作室”以及从“今天我上镜”到我们的“现代人物”,可以说人物栏目的生命力就在于人的命运与性格的再现,这其中留住观众的便是节目中充盈着的浓浓的人情味。一、情感交流就是一次动情的过程当一个陌生的人坐在你的面前时,你首先让他感到一种真诚;一个新闻人物出现在你的镜头前时,你要让他感到你是一个平常的人,你和他都有着…  相似文献   

7.
春节期间,北京电视台的“荧屏连着我和你”节目插播了几副对联,最后一副是“七载荧屏满堂红,今霄你我乐年华。”其中“今霄”的“霄”应是“宵”字。    相似文献   

8.
现在说电视剧的创作,我记得刚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就在北戴河召开了一次笔会。在那个会上,我说了这么几句话,我说,有些电视剧,那怕是上、下两集的单本剧我都看不懂,我说的还是国产片,不是说的进口片。结果底下就有人哈哈大笑,散了会还说,汉元还真幽默,说我把搞电视剧的一些人挖苦得够呛。其实我是真的看不懂,别人觉得奇怪:你这个61年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人说这单本剧你都看不懂?我说就是。他们不相信。我说我是真的看不懂,结果这真心话还被说成陈汉元真幽默,这跟幽默毫不相干嘛,我就是没看懂嘛。那么我就分析我没看懂的原…  相似文献   

9.
北京晚报上有一种“一分钟小说”,人们站着一口气就看完了。由此,我联想到报纸上经常发表的人物通讯。同样是写人,小说可以短到“一分钟”能让人看完,人物通讯能不能也写得短一些呢? 现在一提到人物通讯,人们总把它和“大块大块”联系起来,通常万字左右,一版转二版。要说用三、五百字写一个人物,那就只能算“人物新闻”。似乎人物通讯与人物新闻的区别,就在一个比较长,一个比较短,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10.
1994年,重庆电视台创办的《雾都夜话》开启了方言类电视栏目的先河.此后,方言类电视栏目作为我国电视栏目中独有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成为荧屏上的一道亮点.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方言类电视栏目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并没有像其他类型的栏目一样迎来飞速发展期.但面对如今电视"媒体分众化、大众圈层化"的发展态势,可以预料,方言类电视栏目的发展必将稳步上升.在此,笔者通过对山西公共频道方言类栏目《新老西儿谝吧》的分析,来探讨未来方言类电视栏目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下开辟出一条独有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苏珊·桑塔格在其后期两部小说《火山情人》(1992)和《在美国》(1999)中采用了“时空穿梭”的创作手法进行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小说重现历史事件或刻画历史人物并非桑塔格的目的,她不过让其小说人物在时间中旅行,以“历史”为幌子玩了一个游戏,而真正关涉的对象则是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自我探索。这种时间层面上的旅行隐喻对应着“自我审视”的生存态度。  相似文献   

12.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完美结合──《长城万里图》评介陈颖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抗战题材的小说创作始终是一个久盛不衰的“热点”。但客观地说,以往抗战题材的小说创作由于长期受到“左”的政治思潮和文学观念的影响,表现为视野狭窄、主题单调、人物苍白,有些作品在创作...  相似文献   

13.
第9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颁给了韩国影片《寄生虫》,这部揭示韩国社会贫富差距与阶级矛盾问题的影片,不仅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而且在艺术创作方面也十分出彩.本文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中"莎士比亚化"的创作方式,从典型环境的营造,真实人物的刻画以及内容的丰富性三个方面出发,对影片《寄生虫》的镜像表达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山东电视台的《午认相伴》栏目办得不错。品位较高,形式多样。“形式多样”真实地“品值较高”还难得。“形式多样”就逼得你不能安于“驾轻就熟”,逼得你要想法子为你酿造出的一批批“新酒”寻找一个个“新瓶”。有些品位很高的电视栏目(目括中央电视台的)之所以久而久之让人厌倦被人之诟病,一定程度上也是吃了形式单调乃至模式化的亏。形式一凝固,让人怀疑它的内空是否也跟着板结了。但愿《午夜相伴》能保持其清新多样且多元的的特色。《个模相伴》是晚门点过后的节目,我就在想,幌11向过后还自些什么人来富这节目。当然,晚门向过…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读书是写作的文化准备(语言、技巧等)的话,生活就是创作的、“物质”准备。因为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素材;没有生活素材,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从何写起呢? 我是1958年开始发表小说习作的。虽然已时隔四十余年,但对当时有些作品的有些人物情节和细节,至今我还能记得其生活来源。 1958年初的一天,人民日报副刊上登了一篇“编者的话”,向读者推荐副刊上发表的反映工厂生活的三篇文章,并号召生活在生产第一线的人们拿起笔来写身边感人的事。像这三篇文章所写的故事,许多地方都有。 我读了三篇小故事,想想自…  相似文献   

16.
何流 《视听》2016,(6):33-34
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是近年来在国内荧屏上常见的一种节目类型。编导往往借助史学家与历史亲历者的叙述和回忆展现历史,而非遵循历史教科书上的史料。这样的艺术处理使得口述历史类的栏目普遍呈现出个人化、故事化、情感化的特点,创作者试图去挖掘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故事,从而实现以小人物的视角去观照大的历史时代。本文从三个维度对当下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的创作进行归纳与总结,并试图为未来该类型栏目的创作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比较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和余以琳《芒水》的异同,给当代作家许多有益的启示:致力于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家必须严格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传神细节的功能是不可估量的;小说的人物形象必须是千姿百态的;余以琳利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技巧独特新颖,完全不亚于高晓声。文章还分析余以琳之所以没有像高晓声那样走进千家万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最优秀的小说,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海明威认为现代美国文学"盖源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同它媲美的作品"。这充分说明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美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及其在美国文学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无论是从它的人物刻画、语言艺术价值还是思想内容来看,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  相似文献   

19.
郑勇 《新闻三昧》2007,(10):10-11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见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在某种意义上说,"画眼睛"就是"刻画心灵"。  相似文献   

20.
《李自成》是很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一部历史小说,还没有全部写成、出版。就已经出版的几卷来说,的确是很成功的作品。姚雪垠同志创作《李自成》,无疑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巨大的努力。书中人物刻画的生动、文章结构的适当,在在予人以深刻的印象。但书中也有些错误、疏忽的地方。现在把我见到的几点写在下面,和姚雪垠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