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品德与生活》课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朗读优秀的儿歌童谣,则是低年级学生乐意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以儿歌童谣为教学载体,以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前置条件,追求课程的趣味性、有效性、生成性,通过丝丝入扣的讲解和分析,让儿童学会交际,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主题事件学习创造性地将符合脑科学原理的"主题事件模式"运用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突破新课程的教科书,让师生在课堂上依据特定主题而经历、演进连贯的事件过程。主题事件学习的设计行动要素为基于课标、主题引领、层级衔接、反思提升。在虚拟与真实中实施综合教学,多种丰富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上诸要素的互动与关联,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真正建立起以学为中心的品社课堂。  相似文献   

4.
主题事件学习创造性地将符合脑科学原理的"主题事件模式"运用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突破新课程的教科书,让师生在课堂上依据特定主题而经历、演进连贯的事件过程。主题事件学习的设计行动要素为基于课标、主题引领、层级衔接、反思提升。在虚拟与真实中实施综合教学,多种丰富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上诸要素的互动与关联,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真正建立起以学为中心的品社课堂。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学生不是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更多地是通过动手动脑和参与活动,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积累直接经验,获得对自我、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如何让课堂真实有效地"动"起来,提高《品  相似文献   

6.
品德课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综合性课程,一直强调、倡导儿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不断丰富自己,以获得更多的体悟、经验与反思。但目前,品德课的教学仍有部分流于表面,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以书本为主力,缺乏活动和朝气,学生无法从内心深处获得真实而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宝贵资源。"那么,如何根植儿童生活,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教学实效呢?下面,我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游去》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基本的行为习惯已经初步的形成,但要养成还要坚持不懈的培养。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所以,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用心细节,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家都知道,人最大的动力来自于自信,有了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已近十年,为跟进社会和教育的变化,更好地满足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修改完善,定稿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年级的必修课程,注重品德与生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主题事件学习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新路径。主题事件学习的行动要素为基于课标,主题引领,层级衔接。重构的基本路向是通过对主题事件的切入,拓展场景的空间,促进课堂上诸要素的互动与关联,使道德品质、社会性发展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最佳发挥,真正建立起以"学"为基点的丰盈而润泽的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1.
<正>一、终身学习的提出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说一个中国校长和一个美国校长在一起讨论怎样才算是最好的中学校长。中国校长认为尽量多地把学生送进名牌大学,把学校升学率提到最高,那就算是最好的校长。美国校长认为如果通过自己学校的培养,使学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小学中,品德与生活教学已成了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近几年,社会生活中各种丑陋现象不断出现,严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使得青少年行为出现偏差,心理问题增多。因此,农村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十分必要。一、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童年是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生命阶段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同自己的小伙伴及成人的交往中,会认识和了解与自己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养成相应的道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才能自觉地去学习,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4.
许静 《小学生》2013,(6):66-66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他们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确,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很难的,要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更是不可能的。儿童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期,这一时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大,易于形成效力定型,是形成习惯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现行思想品德课不久就会从小学生的课程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我们所有的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是不是非要等到现行思想品德课被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取代之后再去研究它,实现与它的接轨呢?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事物的性质,是决定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依据。在基础教育小学课程体系中,新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什么性质?它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何种地位?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课程目标是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通过课程学习产生的变化与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课程设立了“四维”分目标——即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10年来,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组通过培训、回访、年会及电子邮件等方式,认真听取、收集了实验区的教师们对教科书提出的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经过深入细致地讨论、分析,采纳了其中对全国各个地区具有普遍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本次教材修订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进入小学的儿童,往往活泼可爱,天真烂漫,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我们不难看到,不少儿童进入小学以后,由于他们的探究欲缺乏适宜的环境,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培养,甚至受到人为的损害,久而久之,他们很少提出问题,探究的火种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即将熄灭。可见,儿童的探究欲这种可贵的心理品质需要细心的培植和保护,才能成长壮大,促使儿童主动探索未知的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