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帝形象包含的人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上帝的形象中包舍着人性因素,正是上帝的人性,才使得民众信仰他,才使他经蹙了各种批评争非难。上帝的人性得到不断的宝现争宣扬,井体现在他对个人争社会的关注上。  相似文献   

2.
“人性”是梁实秋谈文学的基点,他认为文学所表现的人性,应是在理性制约之下的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而这种人性是没有时代与阶级的分别的,具有永久性。他与鲁迅等左翼作家之间的论战,首先是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论争的焦点并不在同一问题上,是一场错位的论战。他反对左翼文学,除了政治上的偏见和文学观念的原因外,还与他的自由主义立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是受“五四”精神熏陶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一生崇尚并身体力行的是独立自由的人格,在其二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着人性的奥秘。他曾经直言不讳地宣称:“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人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往往表现为或善或恶等不同形态,沈从文的小说对人性的描写也相应地包含了讴歌健全人性与抨击扭曲人性的两个鲜明的方面,他把自己与众不同的一系列人性观念都糅合进了他创作的文学世界中,而他的作品自然就成了一部人性美善恶形态的独特写照。  相似文献   

4.
《兄弟》(上)是余华创作和自我精神探索的又一个新的高度,是他对人性的新的体验和开掘。此文本更进一步地深入人物的内心,着力挖掘出人性人情中关好闪光的一面。他力图在小说中冲破存在的根本困境和探索存在的答案,建构一个理想的人性,而“爱”是理想人性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卢梭试图通过新的社会创制建立道德理想国,期望用道德拯救被社会败坏了人性,卢梭的公意至上的共同体是一个道德理想的承载体,它是社会道德的唯一的合法的制定和执行,他把个人人性的道德塑看作是公间社会的道德权威所带来的人性升华与进步的唯一 方式。卢梭的教育理想与他的道德理想是一致的。道德理想国必然预设人性的完美与至善,自然教育则必须构筑阻断一切已经腐烂的社会影响的墙,承担起塑自然人性的道德使命,为社会塑造出纯洁一致的道德来,自然教育因而是道德与人性的监护,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包含着控制和干预人性的教育暴力。  相似文献   

6.
王充闾本世纪初的散文创作体现出对文化与人性的双重批判。他分析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揭示了人性中追逐名利、言而无信、嫉妒等恶劣的一面,表现出独立的思想情怀和文化信念。这也是他本世纪初的散文创作区别于上个世纪散文创作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人性”在沈从文心目中一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边城》中,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作家一砖一瓦地堆砌他的理想家园,看到他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和探索。《边城》深刻表现了作家对“美的人性”的赞美,对生命理想的倾心追求以及对于潜隐的人性悲哀的揭露,而这一切无不植根于其对理想家园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阿德勒(AlfredAdler)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早先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人物,后来在1911年与该学派分裂,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反对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一、人性自主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决定人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的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盲目的本能冲动。人性是具有相当自主倾向的。个体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他也反对分析人格的结构和要素,而…  相似文献   

9.
通过沈从对人生、“生命”的基本认识入手,分析他对人性的独特理解,论述沈从关于学表现人性,表现对“生命的明悟”这一基本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休谟“人性第一原则”评述姚天祥大卫·休谟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创始人和经验论者。他认为,任何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提出要建立一门关于人性的科学。休谟所谈论的人性包括人的“知性”、“情感”和“道德”。其中知性问题最为重要,包含了众多的人性原则,最基本的是观念...  相似文献   

11.
贾宝玉这一形象的个性化魅力,不是在于他对封建制度的反抗,而是作者在他身上倾注的人性的宽容,核心精神就是他的自私人格。  相似文献   

12.
凄冷与新鲜--刘忠诚的小说创作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诚的小说突出的印象是凄冷与新鲜。他在创作中着力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与负极所造成的种种人生苦难。这种人性的负极是由权力的追逐者、金钱的狂逐者、自我的迷恋者和灰色的无持者表现出来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性对人性的善恶与优劣的支配和主导作用以及人性与苦难的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在他的创作中,情绪感觉成为小说的中心,讲究叙事的密度与活性,叙事者与人物往往是交织重合的。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对施蛰存小说的研究,多聚焦于他作品精神分析创作方法的运用、小说形式的创新等方面,而忽略了隐藏其后的现实价值意义,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小说无现实价值意义。讨论施蛰存小说中的生命本真意识,分析他的小说对于自然生命形式、人性的肯定与呼唤,对于压抑、扭曲人性的批判,探讨作人主义精神的关怀,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他的小说所体现的现实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沈从文“用诗构筑的生命牧歌”,小说中的“茶峒”风光秀丽、人性纯美,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构成了沈从文的“理想国”。沈从文的笔何以能表现出如许的美(美丽的人、美丽的景、美丽的事和美丽的人性、人情)呢?沈从文又何以会借《边城》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呢?关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一、抒写“乡下人”的乡愁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从那个充满质朴人性、富有诗意甚至带有原始情调的湘西走向大都市。他带着追求健康、向上人性的“梦”离开了家乡,而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让他失望。他在“窄而霉”书斋里努力地创作,可…  相似文献   

15.
对人性的关注一直是莫言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莫言除了为读者奉献了一系列美的艺术形象,传达对人性的认识外,还塑造了一系列丑的艺术形象,同样表达他对人性的理解,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如果抛开传统美学的审美惯性和审美定势,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莫言的小说,其审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沈从文,以善于抒写人性而著称。沈从文写人性,并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也没有汹涌澎湃的激情,他常常是平静地、朴实地描写一般人的生活,通过人物行动和对话,把人性中最动人和最美好的一面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催人泪下。《菜园》就是沈从文这类作品中的一部短篇小说。本文对这部作品在表现人间母子情深和美丽人性方面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尼采有一部哲学著作:《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在书中他一方面肯定人性中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希望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类变得更优秀;另一方面又对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尤其对西方文化传统下形成的这种弱点和缺点,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挖苦。尼采寄希望于“自由精灵”,也就是能超越传统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观念而自由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18.
杨万里的人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里及其人性论在南宋理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详细论析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的源流,坚决支持性善论,详细提出了人性修养的方法是:第一,读书明理;第二,不断检讨改造完善自己;第三,持志养气。他的人性论是对孟子以来性善论的继承,同时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来看,人的问题始终都是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教育学发展的一个原点。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人性假设,也被赋予了教育学意义。对人性的理解,会直接影响个体自身角色建构的过程。来自他人对人性理解所给予大学生的暗示而进行的角色建构属于“他建构”,来自大学生自身对人性的理解而进行的角色建构属于“自建构”。  相似文献   

20.
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给予人性问题以深层次的观照。在对于人性的理解上,他不是一位绝对论者:他善于检视人性的阴暗面,但并不是简单地批判人性的弱点,而是以一种复杂的心态去审视它们,并表达了对于人性的深切的忧思。颠沛的身世经历、爱之缺失的生命体验、社会情绪和转型中的文化思潮是他悲剧人性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