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核心要点,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学板块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涉及数据分析观念,主要采取前测导学的思路,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基于前测分析下小学数学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思考。首先探讨研究本课题的缘由,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前测实施、统计和分析结果,最后根据数据分析指出,基于前测条件下小学数学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的一些启示和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材中对于统计的编排各不相同,在此背景下,以"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分析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和浙教版这四版教材,发现虽然相同内容分布的年级不同,编排的情境不同,概念定义略有差别,但都紧贴生活。  相似文献   

3.
陈海鲸 《广西教育》2013,(41):64-65
在课改实施之际,智慧课堂的观念为我们树立教学新理念指引了方向:在教学中,学生是自主探究的研究者、发现者,而作为活动的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致力于挖掘新知的成长点,将静态的文本知识结合生活元素,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探究之路,让学生的思维充分荡漾起来,在运用中收获智慧的惬意。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折线统计图”。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在表格上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8页《折线统计图》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突出反应数量的变化趋势。为了突出这一特征,让学生通过手势画一画,动手描一描,联系各种生活材料体验数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聂玲玲 《新疆教育》2012,(16):242-243
新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时,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统计,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统计图并且会根据图分析,实际操作中背离了目标,把教学生画折线统计图作为了重难点。现将我教学这一课时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呈现出来,欢迎同仁指导。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62页~63页。  相似文献   

8.
刘洋 《黑河教育》2014,(9):44-4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08至109页例1及题卡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和预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及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4~96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情境引入。师:现在正值旅游旺季,老师统计了5个旅游城市4月22日的最高气温(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师:(小结)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度,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师:我还对扬州22日白天的气温进行了详细统计。(课件出示扬州4月22日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经常看爸爸炒股,股票里边有一根线,它总是上上下下的,等它上了,就戴红帽子了,爸爸马上拍手叫好;等它下了,就戴绿帽子了,爸爸垂头丧气。我见了很奇怪,问爸爸是怎么回事。这个是股票价格变化的K线图。其实它就是你们学过的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只有通过让学生经历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清楚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而懂得分析、比较并做出判断,真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4~96页。  相似文献   

14.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核心概念。"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让学生在追本溯源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62~63页的“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谈话引入:课前,同学们一起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某市2000年月平均气温,并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请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展示。)2.提问:从这张条形  相似文献   

16.
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复杂,因为多了一个数据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里,长柱的长短直接代表数据大小,数据大小与长短一一对应,而且线段长短本身就是线段的本质属性。对条形统计图的这一认知导致学生对折线统计图产生认知偏差:只看得见显性的长短,而看不见隐性的坡度。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上册分别学习过1格表示1个和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及如何读图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基础。认识折线统计图是统计图学习的一次延伸,也是统计图功能的一次拓展。教学目标: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陆敏 《教学与管理》2012,(35):60-6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74~75页的例题和练习十三教学要求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在表格上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为了研究最近的气温情况,气象小组的同学把5月21日观测到的气温制成了一张统计表。  相似文献   

20.
所谓“自我调节式学习”是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成功,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自我调节式学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会学习、促进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自我调节式数学课堂的建构》是我校的省级课题,在课题论证会上,我执教了这节课.下面结合“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