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媛 《文教资料》2011,(19):99-100
警察组织与成员各项素质的提高,是建立和发展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建设先进的警察文化,是建立和发展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的客观要求。建设先进警察文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警察公共关系在现代警务活动中发挥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关键作用,为此美国警方较早地开展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美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倡导警民良性互动的理念,强调以社区公共关系为有效载体,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美国通过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公众对警务工作的满意度和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美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理念和经验对我国正在开展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警察危机公共关系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入手,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系统的构建,力图挖掘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以警察公共关系现状为依托,阐述了当前社区警民关系现状。根据问题分析,提出了提升警察良好形象、优化警察公共关系的传媒环境以及优化警察公共关系的传媒环境、促进警民沟通等策略方式来有效提升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5.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管理哲学,越来越朝着人本化、责任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这与儒学理论有契合之处。从人本论看,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对公共关系主体实行人本管理具有启示作用;从义利观看,儒家"义利合一""义以生利"的价值取向促使公共关系主体更加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经权观看,儒家"执经达权""中庸之道"的经权思想对公共关系保持组织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管理哲学与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存在相通之处,这说明儒学能够为建构中国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作出贡献,同时也表明儒学在新时代同样具有其经世致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这张图片把印度军队镇压当地居民动乱说成中国警察在殴打藏族同胞;原图中旁边明明有尼泊尔军队,却在刊登的图片中刻意将他们去掉,让人误以为这个受伤倒地的人遭到了中国政府不公正的对待。"网页上,  相似文献   

7.
警察院校培养的人才因具有特殊的职业性,故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已成为题中要义。通过调研当前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在分析警察院校"忠真智勇"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政治教育为手段、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指导、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模式来实现预备警察"忠"信念"、真"性情"、智"技能、"勇"行为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校公共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和发展学校公共关系,是现代学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者对学校公共关系中的"内功"和"外功"、"个象"和"群象"、"外部公关"和"内部公关"、"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等四对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关系作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学校公共关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晓转 《文教资料》2009,(2):171-173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利用传播沟通的手段,塑造良好形象,协调公众关系,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科学与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关系被广泛地应用于政府机构、工商企业及各种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其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关系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作为现代人,只有学习公共关系,懂得公共关系,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自觉运用公共关系,才能生存发展,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在现代社会,公共关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技能.  相似文献   

10.
公共关系教育,尤其是本土化教育实践工作是公共关系进入中国后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开发教育教学项目的重要手段被国内外高校广泛应用,其中以"翻转课堂"为理念的"微课"建设是国内不少应用型学科已经开始在推进的工作内容和教学改革项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作为全国拥有公共关系学科的十几所高校之一,自2015年来在推进公共关系教学"微课"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本文主要从改革目标和理念、改革内容、改革过程以及创新点几方面介绍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关系专业的"微课"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管理人员的工作是院校发展的基础;是日常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保障。但是高职院内部公共关系的开展通常以学生、教师为主,管理人员为辅;通常认为管理人员应该是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开展的主体,忽视了他们是内部公共关系的客体,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导致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将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运用到高职院管理人员的管理之中,对将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对于解决高职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公共关系”,我们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什么是公共关系,却很少有人能讲清楚。不仅一般人不能讲清楚,就是国内外的公关专家意见也不统一。本文试图从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公共关系的工作以及公共关系的理论三个方面对公共关系是什么作出回答。 一 尽管人们对公共关系的思想及零散活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产生于本世纪初的美国。美国记者艾维,李于1903年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客户提供公关服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正是广受学界关注的一个教育问题。30年来,我国教育公正的研究经历了缓慢起步、迅速发展和深化稳定三个阶段,在教育公正的理论、教育公正的现实和教育公正的比较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未来我国教育公正的研究,在目标上需要摆脱对西方理论路径的依赖,创生和发展本土教育公正理论;在内容上需要关注教育的内部公正问题,注重人的发展公正的研究;在方法上要加强实证研究,使教育公正的研究范式走向多元化,以提高研究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作为人的个体本质,需要是一切社会关系和"自由自觉的活动"形成的根源,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所孕育的社会公正思想,为探寻当今我国社会公正缺失的原因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导致我国社会公正缺失,不利于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要实现社会公正,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中寻找启示,从满足人的需要的角度探索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路径——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满足公民个体的正当需要,协调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成果结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邓小平理论表明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阐释经济公正价值的新论断和新目标,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机制决定了经济公正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经济公正思想指导社会经济公正实践,所以,把握和阐释邓小平理论对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引导作用,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公正思想在当代的发展,以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共关系学是通过揭示公共关系状态的本质和公共关系职能话动的规律,探索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沟通手段,使之与自己的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协调,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理论。公共关系还有不少的美称,诸如“公共关系是一种人和艺术”,公共关系是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等。可见,作为当  相似文献   

17.
财务公共关系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正努力构建一个财务公共关系理论框架.财务公共关系研究应当建立在行为理性假设基础之上,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以"企业财务活动与利益相关者经济行为的互动关系"为研究路径,体现公共关系管理的学科性质:将"财务活动"界定为核心概念,以区别于其他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8.
和谐广东建设的实践勾勒了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即扩大经济强省优势,增强社会公正的物质基础;推进依法治省,打磨社会公正的制度利刃;建设文化强省,强化社会公正的精神支撑;借力活力广东建设,注入社会公正的不竭动力;打造平安广东,加固社会公正的稳定秩序;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拓展社会公正的生态意蕴。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在这些具体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制度公正是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因素,尤其在社会转型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制度公正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伴生物,人的全面发展有制度公正的支撑,才能构建不同发展阶段中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框架基础。制度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联系,为进一步探究制度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以及深度挖掘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奠定了多层面的理论基点;同时为寻求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互动互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提供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6,(7):67-71
"警察圈套"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法律中予以确立的侦查方式,是当代不可或缺的侦查方式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章在简介"警察圈套"域外适用的基础上,分析"警察圈套"在我国侦查犯罪中遇到的重重困境,阐明我国应在将其合法化的前提下,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法律制度,以期使"警察圈套"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更好地维护社会正当程序和实体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