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科学判断时代特征,找准需要着重解决的时代课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前提下,舍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被实践证明不正确的个别论断,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并积累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丰富经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它有利于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时代化,有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
理清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结构,是从理论上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起点,基于这个起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有具体的内容和明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结构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关注问题的时代化;第二,表述方式的时代化;第三,传播方式的时代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它有三个层次的理论内涵,即:必须正确分析时代;必须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形成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所处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掌握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形成了既符合时代又符合实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执政理念,论述了胡锦涛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途径,即马克思主义时代是通过总结、吸收、概括和付诸实践得以实现的。论证了胡锦涛强调理论创新时代化与理论指导实践的时代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全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反映时代条件的新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其中,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不竭动力;与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内涵;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发展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6.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准确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充分体现了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性成果的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时代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时代课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对中国和世界问题的分析中,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经验体现在:深刻认清世情,把握时代主题,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顺应历史潮流。始终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强调相互包容,扎根中国土壤.进一步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执政党必须是学习型政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秉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基本方针;以中国实际为基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9.
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没有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就谈不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由于研究者用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马克思主义,于是产生了诸多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仔细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观的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回到马克思,坚持马克思本真精神;二是以问题为中心,树立探索意识;三是兼容并蓄,吸收先进思想精华;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些才是真正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观。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伟大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南方谈话作为一篇重要的文献,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一种理论要彰显其科学性必须同时代特质结合起来,反映时代特点、解决时代问题。邓小平分别从时代主题、改革开放和对社会主义前途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做出具体解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备了时代性的特征,极大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和引用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吸收。文化创新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指导了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特色。本文力争从国际国内两种视角分析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其中。解放思想是根本前提;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科学发展是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特色。实现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传承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是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根本要求。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某些观点有“过时”的地方,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必须正确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关系;必须不断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下学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着“主体化”理论的空场。马克思主义主体化概念的提出,以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为基础,借鉴和矫正西方主体性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主体化的统一是差异、对立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经典作家的论述以及中国化的内在逻辑,体现了这种统一性。“主体化”是中国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化”是主体化的必经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除了要重视时代化、民族化、本土化,还要重视研究者、教育者、学习者、应用者维度的主体化。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马克思主义要不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以及如何中国化等方面。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伟大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南方谈话作为一篇重要文献,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主要在三个维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一是以回答时代主题为旨趣的理论言说;二是以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为指向的理论创新;三是以实事求是为内核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新要求。《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元典",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精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进一步在《共产党宣言》中寻求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和实现方法,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实质是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在全球对外扩张和深入发展的变革历程.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全球马克思主义有机公民在国际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组织形态相统一,以及在中国层面上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国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以及在运作层面上直接性联合与间接性联合、多样化发展与自主性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作为全球化中的“新全球化”将促进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只有被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所接受,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那天起,就不断实现着与乡村社会的融合,不断地被农民群众所接受,期间既有曲折,又有发展。新时期,中国的乡村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立足乡村实际,选择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实现乡村语言与现代手段的紧密结合,积极发挥农村干部、党员和乡村精英的积极作用,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契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使受教育者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让受教育者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但是,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偏低。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放出新的光彩,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