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丰 《中小学电教》2002,(11):13-15
教育部于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并将从2001年到2010年,分三个阶段在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号角吹响之后,关于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目标定位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没有一个科学的课程观,就不能很好地实施教育活动。一门课从哲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学科意义上看,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知识能力层次上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是每一位心智正常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从评价方式上看,目前这门课程还未出现具有选拔性的评测。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于 2000年 10月 25日~ 2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中决定,从 2001年开始,用 5年~ 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确定的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为:   1.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并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2001年,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2003年,经…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陈至立部长强调指出,应当增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紧迫性,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普及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必修课,其教学内容必须设置得当,而且还要经常更新和充实。目前,中小学的传统课程是学科知识分类体系,分为语、数、外、理、化、生等。随着现代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为此,教育部把“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作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策略及模式。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和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政策是制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政策基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政策出现了重大摇摆,引起了教学实践的混乱。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进行理性分析。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和设置问题主要是指在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作为独立的学科课程,纳入必修课,还是作为非独立的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时分散到其他学科中,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从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国家决策问题。我国教育界对在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城市初级中学最迟于2001年新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其它地区小学最迟于2010年新学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将促使我国中小学校的上网人数在1至2年内出现爆炸式增长,网络教育为主的信息革命必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和焦点,从而掀起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教育思想、教育组织、教育方式以及教师的作用和智能结构都将发生时代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呈现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的势头,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要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及时总结全国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探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和探讨的机会,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将面向全国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举办"用智慧经营课堂"全国中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25日,国家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在该会议上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  相似文献   

11.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周励群等 18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提出建议,希望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全文如下:   去年 10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今年 2月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决定从 2001年开始用 5~ 10年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无疑对…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国所有的中学和大部分城镇小学都已具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但是,当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基本达标后,作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课程却渐显“边缘化”,这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体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枝术必修课,加速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使网络连通的中小学校师生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她还强调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可斯基提出,并将其定义为“所有经过训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中的人,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已学会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我国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从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1992年7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从199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稿)》到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颁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陈至立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去年10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纵论世界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并宣布中国将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推动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至立同志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初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意义重大。现将至立同志的讲话摘发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苏斌 《教育艺术》2003,(9):34-36
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明确提出了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中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将导致以文献信息管理为己责的中学图书馆进行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与学校教育相生相伴的中学图书馆,确定自己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坐标,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所决定;作为从事文献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的图书馆老师,寻找自己参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切入点,亦是职业使然。一、图书馆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 1.从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看。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浅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0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提升人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从硬件建设上来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拥有计算机教室142,139个,计算机总数为558.6万台,中小学生机比为33:1,校园网26,326个,即平均18个中小学拥有1个校园网。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但在许多成绩的背后,仍然隐藏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隐患。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推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课程正在实现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变革。在继承与创新中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它最终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成败。梳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方法将有助于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