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大约在8000万-1亿之间,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6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大军,数量众多的富余劳动力队伍,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困难,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又成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和效果的瓶颈。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和智力优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就农民工培训的紧迫性,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等方面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华池县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11.12万人,农村劳动力5.74万人,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在家乡务农,很少外出打工,近年随着农村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工作的不断实施,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成为富余劳动力。为了使他们能及时掌握实用技能,尽快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县农广校充分发挥办学体系多、培训方法灵活、贴近农民的优势,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总结两年来的工作,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作为产业工人的农民工的现状及权益维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下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愈来愈小,农民离乡外出就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据统计,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为8400万,2001年为8961万,2002年为9400万,2003年为9820万,以平均每年500万的数量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5.
熊茂宇  张学敏 《考试周刊》2009,(15):233-23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显著标志之一。就重庆市永川区而言,全区人口近110万,农村劳动力46万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达26.8万多人,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返乡农民工增多。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市把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新时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势的变化,研究确定培训新思路,注重培训实效,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自2000年以来,全市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万人,使2万多人通过  相似文献   

7.
怎样认识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一句话说得非常透彻:“发展是硬道理,而就业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就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无论哪个国家,都不敢轻视它。我国有13亿人口,仅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就有1300万左右,而我们每年新开辟的工作岗位大约只有800万个,每年富余出500万劳动力,5年下来就是2500万,这只是城镇人口。而农村闲置的约1.5亿劳动力,就比俄罗斯一个国家的人口还要多。可见就业压力有多大。谁都担心失业,其实失业并不可怕。有的专家提出,要把失业改一个字,变成“转”业,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一…  相似文献   

8.
《湖北教育》2005,(3):52-52
据《湖北日报》报道,近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会议确定,全省将依托阳光工程项目,今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示范性培训15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30万人。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培训模式应“短、平、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存艳 《职教论坛》2004,(6S):32-34
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且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因此,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关键是探索出一条讲求实际、实用、实效,切合农民工培训特点的新路子,农村职教任重遒远。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分别对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特点和农民工培训网络的构建及实践意义作了一些探索,介绍了一些成功的做法。欢迎广大读者就农村职教的发展问题,继续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与就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2003年,整个社会就业工作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规模达到1000万人以上.“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2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1999年农业产业沉淀了大约3.3亿劳动力,并且在“十五”期间,我国农村每年将增长劳动力850万人。现阶段,如何转移和吸纳这支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2004,(3):7-7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会议小结时指出: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求真务实,抓紧落实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早落实,农民群众就能早受益。  相似文献   

13.
陈小光 《农村教育》2004,(11):30-30
改革开放加年来,共有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为农业和国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有1.25亿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实现就业,6000万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约7000万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当前,农村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低素质供给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初步匡算,现有农民剩余劳动力1.5亿人,文盲半文盲约占  相似文献   

14.
覃润华 《职教论坛》2001,(12):45-45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林业县。出于保护水资源、林业资源的需要“靠山吃山,依水吃水”的传统经济已不能延续下去。同时,由于农耕技术在近几年内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付主要的农事劳作,仅中壮年劳动力就绰绰有余。据统计,我县14万多人口中,农村劳动力为9万多人。其中,45-60岁上下的劳动力占3.7万左右,占总劳动力的41%。已完全能完成家庭农事劳作。其余的5万多中壮年就成了富余劳动力。这就是我县为什么一直保持“国家级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本来3.7万劳力的劳动足以使8万左右人口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逐步突破了以土地为业的观念,进城做工已成时尚。据报道:四川省就有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部分已进城从业或务工,去年仅出川民工就达550万人。随着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进城务工的人员还将增多。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教与普高招生规模1:1,高等职教与普通本科招生规模1:1 据透露,浙江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的主要发展目标是: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1:1,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1:1。中、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200万毕业生,为农村、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以上,各比“十五”期间翻一番。认真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开展企业职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使浙江省城乡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永寿县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农业人口17.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5万人,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6.8万人,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2万人次,还有富余农村劳动力1.46万人。目前我县转移出去的1.4万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不足10%,有近8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中近75%的人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另一部分指费景汉一拉尼斯所说的低效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虽大于零,但小于工资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从现在起到2007年,将用3年时间实施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专项培训100万农村劳动力,其中50万农民将获得专项培训证书。这是天津市首次实施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包括红色证书、绿色证书、蓝色证书、农村经纪人培训、村干部培训等五大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20.
动态     
《职业教育研究》2005,(6):122-12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艰巨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7.6%,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其中大多数需要接受就业培训,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