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雷  苏泽庭 《成人教育》2016,(11):28-33
在创新2.0时代的驱动下,将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层次成人教育体系中,已经成为未来移动虚拟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移动学习和大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课题团队所研究开发的成人教育微信平台,从应用层面介绍了成人教育微信平台的功能模块,从制度与规范层面阐述了平台的管理策略,从平台优化层面详细阐述了成人学员学习行为数据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该平台在投入省内成人教育培训后所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成人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虽然已形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仍难以有效满足人们多样性、层次化的学习需求,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已迫在眉睫。全面梳理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成人教育目标和成人学习需求为基础,提出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成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模式,已经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广泛认可.高校在近期推出各种微信平台服务,从教务处学生档案管理、招生就业部门的咨询服务到图书馆电子资源检索和阅读推广等都根据自己特色展开了相应的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使得其在成人教育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和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以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成人教育领域的巨大作用为例,提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与互联网相结合,构建"筑梦真善美"资助育人微信平台,通过"温情资助""心灵花园""勤学奋斗"三个栏目,将扶困、扶志、扶智联动发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微信公众平台是其实现融合的重要载体。文章讨论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积极作用和存在不足,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95):122-123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拥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和信息传播优势。并以微信公共平台为例,系统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的教育和引导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广泛应用背景下,高校充分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技术,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展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提出互助服务的"互联网+"和谐校园模式,探索基于微信互助的"互联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平台构建。给出基于新媒体技术微信的互助服务、"互联网+"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理念以及相关的系统性合力机制的具体内容。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介绍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互助文化和新媒体技术平台现状,基于微信互助服务的"互联网+"模式,并从用户实名制、消息投放审核、求助发布、助人者与求助者对接、信誉、奖惩、运营团队及条件支持、我心目中的"云师大好网民"评选等方面介绍具体内容。对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成人教育虽然在提高民众素质、培养职业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办学模式单一、教学质量较差、社会认可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从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出发,运用互联网优势来发展自己。本文从互联网与高校成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出发,研究了当前高校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改革教学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综合利用教学资源,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转变教育管理模式这三大发展策略来提高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泰语视听说、越南语等课程为例论述东盟小语种新媒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建设开放共享的新媒体课程平台的主要措施:借鉴学习元的设计思想,微化课程共享平台中的学习资源;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新媒体课程共享平台的交互机制;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建立"教学做"一体化多元评价机制;智能组合各技术,确保平台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目前流行的一款教育类APP——UMU互动学习平台为例,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该平台教学过程的实现方式。利用该平台,简化了微课的创建过程,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数据分析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线上线下学习更加紧密结合。通过探究"互联网+"时代新型移动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微信公众平台是信息技术时代的新产物,近年来发展迅猛,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学习平台的特点、影响因素、引入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探讨其在成人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可行性,以期促进微信公众平台在该领域中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已成为数字化学习的新方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功能的研究挖掘,厘清高职课堂教学管理与互动模式,开发了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管理系统"建筑装饰教育在线"。该平台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拓展了课堂之外的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呈现出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发展趋势,并导致实训资源共享不足、常态建设机制欠缺、日常维护难度加大等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信息通讯技术,设计包含实训基地管理、实训资源共享、实训项目研发、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功能在内的高职实训管理平台,建构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四方联动的协同参与机制,由此形成"线上"的实训管理平台与"线下"的共享实训基地融合发展的实训体系,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与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不断优化.移动终端使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更快速便捷,如何将移动终端应用于教育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思考.为了探索移动终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文章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了瑜伽课程教学公众号.面向1128名关注用户,分别以学生的基本情况、地域特征、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初见瑜伽"微信公众平台实时数据显示,在吸引学习者、传播教学内容、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空间与时间上更为灵活;学习目标更明确.建议: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瑜伽教学内容的设计,创建多元信息支持下的微型学习情景.加强面授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感.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也是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搭建起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其利用信息优势和创新资源不仅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而且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重要的支撑平台。本文从产学研合作路径入手,通过实例阐述了传统产学研合作路径的优势与缺点,建立了利用互联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模型,分析了互联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大学生化学学科竞赛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竞赛性质、竞赛组织、竞赛内容、竞赛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了用于竞赛的新平台,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竞赛体系和组织架构,兼备信息发布、在线考试、竞赛作品递交与评审等功能,使得竞赛组织、运行及管理等多方面变得更为便捷高效,竞赛内容更加丰富、竞赛形式更趋多样化,有效地促进了竞赛健康有序地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一方面互联网为孩子提供了便捷的海量学习资源,传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转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种种弊端又影响着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借鉴于互联网思维,结合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应该融入"互联网+"元素,侧重于加强平台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升平台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管理透明力度。这为提高高校实践教学平台效率、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鉴于此,研究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互联网时代成人教育的质量,以适应日益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爆炸的时代,成人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程目标和特色,充分考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适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建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时与非实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兴起给教育带来新的契机,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如何将"互联网+"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成为目前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中考科目的地理学科亦是如此。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将"互联网+"融入地理中考复习,得出了一些提高地理复习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