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书简     
六十四年轻人易于激动,写诗作文,总是抒不完的情,恨不得每写一句都感叹一声“啊”。有人说,每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抒情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多,过滥。孙犁在给一个业余作者的信中说:“即使是散文,抒情也要有所控制;抒情而又有含蓄,方是文章精美之路。一味抒情,则等于没有抒情。”(《远道集·芸斋书简》)你这篇散文中,抒情的句子太多了,反而把本来很浓的情感冲淡了,稀释了。所谓“直抒胸臆”,并不是要把自己想到的直陈感情的话统统说出,而是在情不能自已时点到即可。也就是说,要使自己一腔真情蕴含在、浸润在作品的叙述和描写中,让读者去感受、去体味,而不可由作者时时站出来大发感慨。少男少女谈恋爱时,含情脉脉的一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     
《新闻世界》2008,(3):1-1
让领导讲真话必须允许他说错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  相似文献   

3.
刊林漫步     
“用事实说话”的技巧冯正撰文讲,“用事实说话”是中外新闻界所公认的新闻写作基本要求之一。其方法至少不下八种。 (一)借口定论。在事实叙述过程中,通过当事人的反映来褒贬是非、臧否人物。 (二)叙中出论。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就把论点表达出来,不必再用作者的话或别人的口外加评论。  相似文献   

4.
我先要讲的问题是,我很长时间都无法接受我是在写散文这个现实。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我用普通的人都能读得懂的方式来表达我的一些文化观念。有那么多理由促使我必须出行,在出行的过程中,我及时地在表达我出行的感受,如果不写下来的话,下一个景点就把上一个景点压倒了,由于这样的理由,我写了一篇篇这样的东西,后来被大家称之为散文。我说我没有写散文,我只是在写文章,散文没有这么长的或者散文没有这么多的概念在里面。所以今天我是第一次谈散文。 德国作家海涅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欧洲文学发展到现在有三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对普通人的真实记录,利用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空间叙事,通过自叙和他叙等影像功能,以柔性叙事代替刚性宣传,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传播中实现社会共情,向世界展示美好、温暖、可敬的中国形象,是笔者拍摄纪录片《义乌有个“阿依乐”》的初衷。然而,要讲好这个故事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6.
杨芳 《声屏世界》2006,(7):57-58
广播社教节目承载着导向和教育功能,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影响力,如何加大社教节目亲和力,达到更好的导向和教育目的,则必须知百姓情,讲百姓事,说百姓话。一、知百姓情。广播社教节目要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宣传到群众中去,真正为他们理解和接受,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了解群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态度、意见和建议,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和物质、精神文明领域的各种需求。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12月31日开始,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是这次经济普查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  相似文献   

7.
事类     
《事类》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八篇。“事类”就是把事件归类,像《太平御览》就是把事件归类编排的类书。对作者说,把事件归类是一种积累资料的工作。刘勰在这里把事类分成事和言,讲文中引事引言的问题。作者要说明一个意义,引用同类的事来作证,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作者有了很好的命意,很深的感情,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写得很充实有力,也可能写得很单薄,缺乏力量,这就跟“事类”有关。学问浅薄的人,即使命意很好,感情很深,他把意思说出来时,既不会引用有力的事例,又不会引用经典的话,用来证明他的意思是正确的;他表达感情时,既不会引用感人的事来比拟,又不会引用感人  相似文献   

8.
吴光军 《大观周刊》2012,(45):323-323
生活是义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读读现在孩子们的作文,总觉得感受不到那纯朴的童真,真诚的童心,溢于言表的童趣。有感于此,习作应倡导“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强调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真事,真想法,真感受。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生面临很多选择与被选择.当你被选择时,做必须做的事,同时尝试推开另外一扇门."这是张泉灵在和大学生交流时多次讲过的话,也是这位央视当红女主持极具方法论意义的从业之道.  相似文献   

10.
干了三十多年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当过编辑,许多年间还是采编合一,如果说有什么体会的话,我觉得当编辑应抓好三个“五”,即当“三五”牌的编辑。 一、编辑工作应把好五个“关”: 第一,要把好政治关。把好政治关是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新闻工作要正确引导舆论,必须讲政治,  相似文献   

11.
让人民认清自己的国情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要认清国情,不仅必须了解其今天,还需要了解其昨天、前天。近读周远廉教授所著《乾隆皇帝大传》,深感叙史详实,有不少新见解。  相似文献   

12.
简洁,指的是说话、写文章扼要、清楚。说话、写文章要做到既扼要又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把广播新闻写得简洁,就更困难。因为广播新闻是写给人听的,它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新闻事实讲明白,又要让人能够听清楚,不好好下一番功夫,就难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广播新闻该如何做到简洁呢? 首先是语言要简练,最好三言两语把事情讲清楚。这就要力戒空话、废话、套话,坚决删去那些可有可无的话。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样一条广播新闻,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
散文需要写出情趣来,作者的感怀通过情趣而抒发,读者从情趣中受到情操的陶冶. 情,真挚的情感,笔到情到,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散文以情动人,尤其以真情打动人.常说.无惊人之笔.却有动人之心.这便是一篇散文的浓重情感的作用,刘勰在《神思》篇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每当作者写到真情流露之际.或憎或爱.或悲或喜.心境的变幻可说是  相似文献   

14.
闲读偶记     
《周作人散文选集》时下,书市上有不少名作家的“诗全编”、“散文全编”乃至“小说全编”.这种书的特点是全.力求把某名家的某种体裁作品全部收拢一起,昭人以全貌.至于是否真全,或收拢得是否合适,那是另一回事,比如《鲁迅散文全编》,除编入《野草》、《朝花夕拾》等散文集里的作品外,还从杂文集中选取入不少.如果杂文算作散文的一种,则应当把杂文全部编入.而选编者的标准似乎偏重于写景、叙事、抒情的作品,殊不知鲁的全部杂文都有强烈的抒情性,只不过常常把情寓于理,而不是离于景和事.那些“全编”,大都印装精美,定价昂贵,出看到者自有其用意和目的,但对多数普通读者来说,我以为不必贪大求全.如果不是对某名家特别感兴趣,或打算研究他,就不必读他那个“全编”.名家的作品,并非都是佳作,也有不少中不溜儿的,甚至较差的,作为普通者和业余习作者,书款并不充裕,大可不必去买那个“全编”,不必费时费力地去啃那个“全编”.要读,读选本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新闻文稿中越来越多地注进了文学性的情采和笔墨,这是很好的事,是新闻素质日益提高的标志。新闻稿是一种限定性极强的文字形式,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相比来看,文学创作的限定性则要小些(但不是没有),将小说写成了散文体,将散文写成小说模样,或是将散文写成诗,将诗写成散文,都有很大的灵活余地。当然,这不是说文学创作是绝对无限定的,怎样“突破”都可以,将现实题材写成神话小说,在散文中容纳大量虚构,在诗中抽掉了起码的节奏和谐韵,写成比散文还拗口,这都会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16.
通俗地讲,电观散文就是采用电视手法来表现散文,把散文同电视表现手法有机结合,是散文这一题材向电视领域的拓展。它结合了散文的华丽和电视的质朴,它为心灵的声音和大自然的闪光找到了结合点;它体现了以动态的自然景观与理想意识空间的美妙组合。那么,电视散文为何有魅力呢?我以为其一,电视观众比文学作品的观众要多要广,将散文同电视相结合,借助电视这一现代媒体,采拓展散文的影响力。同时电视也通过散文的特性发展了自身的空间。可谓优势互补,共显其能。其二,散文创作历史悠久,而电视只有数十年的历史。过去的散文均是在传…  相似文献   

17.
肖明成 《新闻战线》2012,(10):112-114
纵观《陈开开讲》,从新闻入手,具有吸引眼球的力量;以勾勒叙评为主,发散或归纳其观点取向;用修辞铺路,以讽切为核心,形成其幽默的叙评风格。  相似文献   

18.
近一年多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再重申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因此,新闻工作讲政治已引起了各级各类新闻单位的高度重视,并已组织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讨。新闻工作讲政治不是一个新问题,我党新闻工作可以说不论哪个时期都没有放弃这一基本提法、基本要求,从毛泽东同志到邓小平、江择民同志都非常重视强调这个问题。尤其是毛择东同志对政治家办报是非常欣赏的,而对书生办报却不以为然。人们或许会想起毛泽东同志那句如雷贯耳的话:“切不可书生气十足,把复杂…  相似文献   

19.
人是有感情的,阐发理论,只能以理服人,却不能以情动人。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情上的震动及其潜移默化效用,是任何理论教育所无法做到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是乎情。”新闻写作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感情好像翅膀,能使通讯产生飞腾的力量。满怀激情地写作,思维和词句就会泉涌而出,一挥而就。所以,在通讯的采写中,要摆正“情”与“事”的关系,以事寓情,以情连事,把形象思维的重心放在“情”字上。通讯的抒情方法,不同于抒情诗  相似文献   

20.
《记者摇篮》2006,(5):52-52
1.“踏访”式由头要“踏”出新东西来所谓“踏访”式由头,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到现场,通过观察后写成的新闻由头。利用这种方式要注意,记者或通讯员一定要善于发现新的事实。不要把那些与要报道的事实无联系的事来作为新闻由头。2.少用“了解到”式由头所谓“了解到”式由头,就是记者或通讯员把自己到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去了解情况的事作为新闻由头。如果说这种方法值得推广的话,那么,记者和通讯员无须再紧张了,可以不急不忙,随便什么时候什么单位去采访都可以写出“新鲜”的新闻来,甚至还可以写出“昨日”新闻来。然而,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