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区的发电厂有蒸汽锅炉,也有燃汽轮机带的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的控制系统比蒸汽锅炉的简单,下面就以蒸汽锅炉控制锅炉为例。最基本的工艺流程是用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锅炉是全厂提供动力的重要设备,其任务是提供合格稳定的蒸汽,以满足汽轮机发电的需要。为了产生合格的蒸汽,需要对锅炉进行控制,以提高锅炉产生的蒸汽品质。下面我们对蒸汽锅炉的控制系统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烨 《科技广场》2012,(3):129-131
烧结是现代钢铁制造流程中物质流和能量流通量最大的工序之一。为实现对烧结余热回收过程的有效控制,本文通过分析烧结余热回收过程的工艺流程,指出了中压蒸汽温度优化控制的关键问题和控制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烧结余热回收过程智能优化控制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了硅化物的来源及相关性质,并从实际出发,介绍了超临界机组热力设备中各系统硅化物的控制方法和措施,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可使机组试运时蒸汽硅尽早达到合格标准,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旨在为火电厂基建试运期间的水汽品质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惠玲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305-305,299
目的:提高炉水水质,减少排污,优化蒸汽品质,消除盐类暂时消失现象,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减少酸性氯化物腐蚀的风险。方法:将原来磷酸三钠处理炉水改为氢氧化处理,经调试、运行后加以改进和完善。结果:氢氧化钠处理炉水能够达到要求的目的,且操作简便,允许炉水氯化物浓度较高,可以不需要费钱的凝结水净化设备,避免与磷酸盐有关的化学监督和控制的复杂性,并易于执行。结论:我厂三期扩建能够改为氢氧化钠处理炉水,提高了炉水和蒸汽质量,消除了盐类暂时消失现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旭斌  马昀  王宁  赵越 《青海科技》2022,(1):146-152
以窄叶鲜卑花叶片为原材料研究了炒锅杀青、蒸汽杀青、微波杀青三种较为广泛运用的杀青方式对窄叶鲜卑花绿茶品质的影响,经过感官品质的分析以及萜类、多糖两个指标含量综合分析确定出较好的杀青方式和工艺.结果表明:蒸汽杀青和炒锅杀青是两种比较适宜窄叶鲜卑花绿茶杀青的方式,蒸汽杀青时间4 min杀青效果最佳;炒锅杀青时间在3 min...  相似文献   

6.
随着锅炉容量增大、压力等级的提高,对炉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炉水调节方面的大趋势是:在保证炉水p H值合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药量。因为加入炉水中的药剂除排污消耗外,绝大部分会以垢或积盐的方式沉积在热力系统中。对机组的传热效率、蒸汽品质、服役年限产生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对炉水p H值进行精确控制。为了保证蒸汽质量和防止设备腐蚀,超高压蒸汽发生系统的锅炉对其水质要求很高而且非常严格,其中炉水的p H值就是要严格控制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2.5 MPa饱和蒸汽环境下,空气燃烧系数跳变概率大,为了提高钢铁冶炼中余热回收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提出一种基于空气燃烧系数优化模型的钢铁余热回收中的节能控制方法。对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余热回收的空气燃烧系数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参数配置和最大的空气燃烧系数。由此实现饱和蒸汽下钢铁余热回收过程中的节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钢铁余热回收进行节能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煤制烯烃厂工艺路线,蒸汽及蒸汽发生系统流程,根据煤制烯烃厂蒸汽系统情况,综合分析各种工况下蒸汽平衡,提出合理蒸汽平衡方案及改进措施,对停开工、事故处理过程中的蒸汽平衡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优化措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风城油田2009年开辟重32、重37井区两个超稠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试验区,通过重32井区2012年SAGD开发区循环预热实践总结,将循环预热细分为4个阶段:井筒预热阶段、均衡提压阶段、稳压循环阶段和微压差泄油阶段,并确定各阶段关键控制节点及判断依据,据此进行实时跟踪优化调控,平均连通程度由34.3%提高至86%,大幅提高了循环预热效果,形成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循环预热阶段优化控制技术,对以后循环预热现场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炜 《中国科技纵横》2014,(20):136-138
蒸汽管网智能监测及优化技术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蒸汽管网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模型对蒸汽管网进行模拟计算,找出现有官网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从而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并实现整个蒸汽系统的节能优化。  相似文献   

11.
风城油田2009年开辟重32、重37井区两个超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试验区,截止目前,在生产中遇到了蒸汽腔发育受到限制,存在蒸汽腔横向发育不对称、垂向发育缓慢、沿水平段仅局部发育等问题。本文以促进蒸汽腔均匀发育为目的,通过优化注采点、合理增汽提液等调控技术手段促使蒸汽腔均匀稳定发育,初步形成了蒸汽腔均匀发育调控技术,为后续SAGD工业化推广储备了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余热锅炉蒸汽系统的优化配置及其变工况运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伙基 《中国科技信息》2006,(4):110-111,116
本文主要分析联合循环余热锅炉蒸汽系统的优化配置及其变工况运行特点。优化分两个层次:一是系统热力参数优化,即求得汽轮机功率最大时对应的各级蒸汽压力;二是蒸汽系统设备国产化基础上的技术经济优化,即进行投资与得益分析,配置合适的系统和设备。指出蒸汽系统参数优化是余热利用率、理想朗肯循环效率及汽轮机内效率随参数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优化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系统配置的工程实用性。通过计算,分析了联合循环变工况的运行特点:蒸汽系统滑压最小压力点的限制及省煤器汽化问题,文中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风城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自2008年开辟试验区以来,截至目前累计转抽169井组,随着开发层系区快的不断扩大,转抽后井组生产差异性越来越大,主要存在产量提升速度慢、生产波动大等问题,通过对开发区井组生产实践总结,结合地质特征认识,运用数值模拟研究技术,确定各阶段关键控制节点及判断依据,据此进行实时跟踪优化调控,优化后大幅提高了转抽初期井组生产效果,形成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转SAGD生产初期优化控制技术,对以后SAGD井组转生产初期提升生产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稠油井蒸汽吞吐矿场油汽比预测、工况分析、注汽参数设计等建立数模和开发软件,指导矿场稠油井蒸汽吞吐管理,优化了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得到了稠油井蒸汽吞吐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蒸汽拖把的发明改善了传统拖把功能单一、清洁力度差、拖地过程消耗体力较大的缺陷,但是现有蒸汽拖把的设计更多是以年轻人为标准的。基于人因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我国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手推车的人机测量数据,对既有蒸汽拖布的把手以及拖把头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在拖把的底部加上2个单向转轮,提出了双手均衡用力的推动拖地方式。受超市手推车的启发,拖把整体设计模仿手推车造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装置的简单三维模型。优化后的蒸汽拖把稳定性更好,老年人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简洁、安全舒适,体现了人机系统的结合,通过对电功率以及热转化率的分析表明,优化后的蒸汽拖把工作效率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6.
河南油田稠油老区特超稠油热采井口蒸汽干度平均为76.8%,地面输气管线热损失为6.26%,注汽过程中井筒热损失为9%~16%,井底蒸汽干度为40%~50%,热能利用率偏低,严重影响了热采开发效果。通过对整个注采系统热能损失点研究分析认为,要保证井底蒸汽干度,需提高注汽锅炉蒸汽干度,改善蒸汽集输过程保温措施,优化配套井筒隔热工艺,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改善热采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0)
主蒸压力大于18.3MP的直流炉机组由于饱和蒸汽对杂质携带系数迅速增大故采用全挥发处理,水汽品质要求很高。对水汽品质准确监督化验是防止热力设备的结垢、腐蚀和积盐,避免锅炉爆管事故;防止过热器和汽轮机积盐的重要手段,对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超临界机组水质氢电导、铁离子、pH、硬度等重要指标化验方法入手,并围绕影响电厂水汽质量化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举措,为超临界机组水汽品质化验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蒸汽辅助注塑成型技术是一种最新的塑料精密注射成型技术。首先阐述蒸汽辅助技术的原理,接着重点讲述了蒸汽辅助技术对注塑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过程的优化,最后介绍这项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凝结水系统使用中蒸汽浪费等问题,以卷烟生产车间凝结水系统优化为例,从蒸汽和高温凝结水系统整体考虑,利用能量系统优化技术,[1]提高过程的总体用能水平,遵循按质、按需供能,优化过程推动力,尽可能降低过程的能源过渡使用,提供能量的合理利用。[2]通过对某凝结水系统能量系统优化研究,并提出相关优化既节能措施。有效降低了蒸汽的消耗,增加了余热的利用率。对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进一步探索凝结水回收利用过程能量系统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正确选择疏水阀、凝结水闪蒸汽控制和再利用,以及根据压力、温度梯次利用蒸汽在提高蒸汽供热系统热能利用率上的重要作用,强调凝结水回收的重要意义。文章还介绍了位于开发区的永正裁缝店有限公司蒸汽供热系统设计和节能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