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和潜力。本文探讨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观相整合,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幼教专业美工课教学存在教材内容老化,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方法不新等问题。在职中幼教专业开展美工课教学有利于学生提供想象空间,激发学习兴趣;捕捉生活实际,培养审美情趣;深入学习实践,提高创新能力;体验实践成功,增强专业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幼教专业美工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一定要探索教学新模式,实践教学新方法,更新教学新思维,重视教学新内容,开展教学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当前,应试教育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提出"素质教育"口号,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方式,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很多人认为高中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学好高中数学必须下一定苦工。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数学教学为例,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徐先荣 《科教文汇》2007,(2X):80-80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新课标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以前单向的传授式的方法,要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新课标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以前单向的传授式的方法,要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语言的灵活应用的目的?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跳出传统教学的老套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去钻研教学,设计教法,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秦音 《科教文汇》2008,(20):74-74
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语言的灵活应用的目的?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跳出传统教学的老套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去钻研教学,设计教法,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的创设教学环境,培植形象思维能力;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而数学课堂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对教学质量过分担忧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难以真正迈出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中学思品课教学要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品教学的关键,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是改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形式多样的活动课。  相似文献   

12.
闫军伟 《科技风》2011,(14):195
要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讲授中要联系实际古为今用,巧设情境,导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工具使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主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因素,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激发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韩麦娥 《科教文汇》2008,(16):50-50
如果说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那么广泛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而学生的创新兴趣又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要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才能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着中重分化轻整合、重小课堂而轻大社会、重成绩轻创新,就造成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过于依赖教师的学习状态.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陈慧玲 《科教文汇》2009,(8):185-185
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堂教学要有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历史课程应坚持时代性,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而在教学这一特殊的矛盾运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兴趣是基础,参与是关键,实践是原则,创新是目标。我们语文教师要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文旨在这方面作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高中教学方法,力求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