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洛-庞蒂展开其知觉现象学体系的整个过程就是论证知觉首要地位的过程。然而,考察世界如何将自己呈现给知觉始终受到经验主义和理智主义的阻碍。因此.论证知觉何以具有首要地位就意味着必须首先批判经验主义和理智主义,并在批判中发现和重返被它们遮蔽和扭曲,但又是它们不可缺少的前提的知觉。  相似文献   

2.
梅洛-庞蒂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合了现象学、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要素,表现为一种“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反思现代性的使命,力图超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对立,并通过扩大理性或包容非理性来克服合理性的危机。这是一种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关系方面,在文化自主问题方面都表现出某种含混姿态。  相似文献   

3.
梅洛-庞蒂的知觉概念有其独特的内涵,他把艺术--尤其是塞尚的绘画艺术,作为他的知觉现象学的绝佳例证.我们认为塞尚的绘画与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塞尚的绘画理念与梅洛-庞蒂所要探究的知觉世界不谋而合;第二,塞尚的绘画技法佐证了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相似文献   

4.
时间问题是现象学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在胡塞尔还是在海德格尔那里,时间分析都与主体性统一起来,起到一种奠基性或前提性作用。作为现象学经典作家的梅洛一庞蒂关注的好像更多的是身体空间而非时间问题,其实不然,他从身体主体出发也充分阐述了其时间观,只是他的时间与身体主体联系得更密切,从而才有超越现象学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梅洛-庞蒂绘画美学的核心,在于把身体确定为绘画活动的主体.在他看来,画家不是用心灵,而是用身体来绘画的.身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能见的,又是可见的.身体的两重性使它能够与世界展开内在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则构成了绘画活动的基础,诸如色彩、线条、深度等"存在的枝条"对画家来说才变得可见,而绘画也由此揭示并颂扬着世界的"可见性之谜".  相似文献   

6.
7.
将身体借给世界——读梅洛-庞蒂《眼与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现象学美学意义上的世界存在的实在性和身体与世界的同一,是梅洛-庞蒂对抗传统理性主义的基本立场。梅洛-庞蒂认为,世界是感性具体的、整体的、同时带有神秘性的存在;将身体借给世界是人进入世界并使世界呈现的唯一方式。将身体借给世界意味着让身体成为世界的工具、媒介,让身体世界化。身体世界化的基本哲学依据是:身体既是客体,同时又是主体。因为主客兼备,身体可以“我能”取代“我知”,在再现自身的同时实现世界的再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梅洛庞蒂知觉理论的阐述,概括出其哲学理论:身体通过感觉 的综合活动来理解世界并以意义来表达世界;人的大部分活动是前反思的,其美学观点集中 于“美是由最小的知觉所阐发的体现行为”。其哲学的核心命题就是具象的首要性,同时, 文章还指出梅洛庞蒂理论的缺陷。本文是《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章。  相似文献   

9.
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理论认为,师生关系首先是身体间的关系,这为我们思考学生与教师交往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通过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视角重新理解身体在师生关系中的内在意蕴,认识到身体在师生关系中具有相互性、同一性和扩展性的特征,进而揭示身体在师生关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在空间性问题上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看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身体性"概念的理解不同。海德格尔否定了通过身体性来理解空间性的理路,认为身体性并不能从根本上阐明空间性,唯有通过"在世界之中存在"这一源始的生存论结构,空间性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但最终却陷入了理论困境。而梅洛-庞蒂则认为没有身体就没有空间,我们是借助身体来把握外部空间的,身体图式是我们进入空间和获得空间认识的方式,"身体性"在空间性的本质建构中具有源始的和奠基的地位。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为解决海德格尔的理论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翻译研究的主要困惑在于如何认识译者与他的主体性.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理解,在实践层面抑或不是问题,因为翻译行为原本发生在个体.由学理层面探讨译者主体性以及可译性等问题,从出发点上就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梅洛-庞蒂紧紧抓住身体知觉、意识等概念,认为人的"身体场"直接地参与了历史意义的构建,并由此主张身体、语言、意义是在同一视域被提供的,由此对我们重新认识原文与译文/译者之间的关系与译者主体性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刘艳 《文教资料》2011,(24):107-109
本文谈了梅洛.庞蒂哲学的出发点,"人"的行为的特别之处,以及其为解释这一点作出的努力,说明人与他者怎样在互动之中获得了某种意义的存在,或者说某种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认识论一直对他人问题重视不足,而法国存在主义者开始重视他人问题。他们不仅修正了传统他人观中存在的理论误区,并且努力地将对他人的讨论纳入存在本体论中。萨特和梅洛-庞蒂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萨特从纯粹意识出发来解决他人问题,认为我与他人的原初关系是冲突;而从身体出发来解决他人问题的梅洛-庞蒂却得出了我与他人的原初关系是共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从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到胡塞尔,从非现象学到现象学,哲学所描述的有思维能力的主体一直对幻觉怀有莫名的敌意,比如经常把幻觉归为错误的认识或带有欺骗性质的和不正常的感觉与知觉,直到梅洛-庞蒂通过对幻觉的实存分析部分地瓦解了这一敌意,并给予我们一种对幻觉的知觉阐释。概言之,在理性主体遭遇到理性的悖论时,现象学所描述的意识主体和知觉主体也从两个方向遭遇到它们共同的悖论,即幻觉的存在。最终,它们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一种"存在的幻象学",它试图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之上把知觉阐释活动所依循的最基本原则,即"幻觉是首要的",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5.
《瓦尔登湖》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代表作,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哲理的灵光。本文着重以法国现代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出发点分析探讨了本书以知觉为基础和导向的文学特色,并阐释了它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变革理性对人发展具有优先性的大脑教育,在于唤醒教学中的身体知觉,使以人为本的教学更加确凿、实在并富有底气。重新捡拾历史印记中的知觉教学,用身体现象学思想改革当下积习已久的教学弊端就是要实施知觉教学,强调身体知觉是人认识事物的基点,它与情感和理性共在,引导学生将身体知觉表达成为思想,使学生的身体切实回到教学。知觉教学将师生变为行动者和思考者,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还给身体,使学生的身体、理智和精神进一步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象学视域中的知觉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胡塞尔的意识知觉阶段、梅洛一庞蒂的身体知觉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阶段。以克服或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为目标,梅洛一庞蒂对胡塞尔的意识知觉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杜夫海纳则创造性地综合各家优长之处,将现象学的知觉理论推进到了美学领域。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为现象学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研究和分析方法,这也在审美知觉理论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及美学与现象学三个方面评介了杜夫海纳的思想。他认为审美对象不仅有感性的外观,也有内在的结构,既有创造者的主观性,也有欣赏者的主观性,从而体现了自在与自为的真正结合。他认为“审美知觉的最高峰是揭示作品表现性的那种情感”。他对审美的不同层次、审美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区别、审美对象完成的条件等问题都有所贡献。他认为审美经验处在人类经验的根源的位置上,处在人类与万物相混杂中体验自身与世界的亲密关系的关键点上,由此,通过审美经验的研究,便能实现现象学为哲学所规定的任务,美学的发展也就走向了现象学哲学。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在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现象学的基本立场所决定,他的美学体系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观点,人的认识并非起始于大脑,而是起始于包括大脑在内的整个身体。身体通过身体场或知觉场,总是试图感知并整合周围的世界,从而将其纳入认识之中。如果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那现有的线上教学并不是这种过程的理想形式,它在认识论上的感知局限和加工局限,使它有可能成为“间接认识中的间接认识”,从而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超越这种局限的可能途径为:第一,现有的线上教学力求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各有侧重,扬长避短;第二,如果技术获得突破,线上教学的认识论局限可能最终得到化解,这也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论革命或教育教学革命。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回到事物本身”的认知理念,它理路清晰地引领我们来到思维的原点处。在梅洛·庞蒂的视域中,顺随着他的目光可以看见旧风景中的新色彩:关于这个世界还有我们的生命以及艺术。本文选择了几个视点———倾听与描述,呈现与判断,身体与存在,观念与欲望———结合现当代以及古典文本的解释,表达了对当代文学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