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很常见,也很复杂。“一枝独秀”固然动人,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固。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却也似乎离不开“独处”;世界需要沟通交融,却电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悲怆……  相似文献   

2.
题一:"独"很常见,也很复杂。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却也似乎离不开"独处";世界需要沟通交流,却也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悲怆……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似乎总是过于追求事物背后的意义,一定要仔细考量每一件事有用或无用,有用的得到推崇,无用的遭到批驳。但我想,有时我们需要将目光从有用无用身上移开,剥离意义地生活。有用和无用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地带,它们往往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发生转换,是不断变化、不断流动的。正如梁文道所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们总是需要接触一些认知或者需求之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往往因为暂时没有显现出可供利用的实际价值而被判定为“无用”,但这些“无用”之物有时又会在人生的某个岔路口发挥作用。比如学生时代培养的某种爱好,未必会对他的学业产生促进作用,却有可能在他未来的职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家与母亲     
这样的一个题目似乎平庸,却是我一直想写并最终不得不写的内容。1994年末,我与作家张承志联系日多,常常一个长途电话打过去,他就在电话那端嗫嗫嚅嚅地说:“我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我每天都要服侍。”我有时是想与他聊聊天,有时是代人向他约稿或我们可能完成的一些商定的计划,但每次电话打过去.高大激烈的张承志却只是咬立着向我诉说:“我正在给母亲喂饭”或者“我明天要进母亲去医院。”在文坛以孤傲固执而著称的鼎鼎大名的张永志,他也终于有他那温情柔弱的一面。他对母亲无法视而不允,他抛弃一切重要的人和本,来陪伴他老母亲度…  相似文献   

5.
幸福人生     
幸福,似乎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幽静乡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有多少期盼的眼睛,有多少热忱的心都在向往幸福。然则,幸福却总是需要人们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交换:例如快乐,爱心;它也总是在交换前安排一场特殊的仪式:磨难。有时,它可以与成功画上等号。而成功,需要你有不怕挫折、执著攀登的精神。人生幸福,是人自身造成的,非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以此观之,寻找幸福人生的过程,便是经历努力的过程。我想起“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谪仙”;想起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光的…  相似文献   

6.
对现行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所选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而吾以捕蛇独存”的“独”,讲解者大致有以下三种态度。一、不解释。持这种态度者较多。我所见过的选了《捕蛇者说》的课本都对“独”字不注解,似乎认为“单独的独,有什么可解释的!不值得解释”。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增补注解中,也没有对“独”的解释,甚至讲解中也不讲解或解释,如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广西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用数据证实自己的时代。唯有数据,才能理直气壮地成为“成绩”,是实的;而语言,似乎只是一种粉饰和点缀.是虚的。工业化的喧嚣.让人的思想沉溺于功利与浮躁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语文课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人们急功近利地追逐表面的繁华,“工业品”批量生产,“艺术品”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点体现在他们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依赖:张扬个性有时却显得叛逆:乐于助人但义常常显得缺乏责任心.并且经常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总之.作为矛盾体的他们有更多的茫然与无所适从。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给予这些成人中的“大孩子”以更多的呵护和正确的引导.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他们沟通与交流。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教育的发展,对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有人以为数学中的“构造”是“无中生有”,是这样的吗?魔术师在舞台上“大变活人”绝对不可能是“无中生有”.魔术师的表演实际上是一种“骗术”,但“骗”得精彩,“骗”得艺术,“骗”得有趣,人们甘愿且乐于去“上当受骗”.而数学中的“构造”既不是“无中生有”,又不同于魔术师的“骗术”,其特点是构造出的事物原本确实没有,从这一点看似乎是“无”,但却不是“一无所有”,构造须有“原材料”或“零部件”,根据需要与可能,  相似文献   

10.
施向军 《现代语文》2005,(2):126-128
“文化”,至今仍是一个值得认真揣摩的范畴。《辞海》上将其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专指精神财富)。但在哲学、人类学或文化哲学中,文化却很少指历史长河中时生时灭的造物,而是指一种历尽沧桑仍留存群体一个潜意识深处的力量,一种无形、强大且富有韧性的力量。基于此,胡适先生称“文化”为“人们生活的方式”:而梁漱溟先生对文化的界定似乎更注重概括,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相似文献   

11.
学会沉默     
沉默 ,似乎是一种精神 ,又似乎是一种行动 ;沉默 ,却是存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扑朔迷离的复杂感情。古人云 :“寡言少语 ,喜怒不形于色。”这大概是对沉默的一种注解吧。但我认为 ,沉默 ,并不单纯地是“寡言少语” ,恐怕“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它的真意。汉朝韩信 ,少年时能够默默忍受“胯下之辱” ,这需要一种多大的勇气 !但也就是在这种沉默之中 ,韩信积蓄了奋起的力量 ,最终成为一代名将。所以说 ,沉默有时是一种睿智的表现 ,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 ,是一种优秀的品格。沉默 ,是每个人固有的权利。但有很多人并不懂得利用这一权利 ,珍惜…  相似文献   

12.
一位朋友说过这么一则益智故事:夏天,大人带孩子到乡间的一条小河中去摸鱼,奇怪的是大人叫孩子“儿子”,孩子却不叫大人“爸爸”.也许是孩子管大人“爹”,亦或叫“父亲”?可能刚认领的儿子还叫不惯“爸爸”?难道孩子不会说话…‘··说来也简单:大人是孩子的妈妈.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面对一个问题,总是以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来对待和解决.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或是受先前活动的影响所致,或是受已有的经验的影响所致.人总是按照比较固定的、习惯的思路来思考,这就是“定势效应”.走势效应即思维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却…  相似文献   

13.
“先生小姐”闪登场,欢欢喜喜来亮相。词语辨析学得好,英语称谓不能忘。首先登场的是Mr,听听他怎样说 Boys and giris,我是Mr,汉语里人们叫我“先生”,是Mister的缩写形式。有时人们把我写成“Mr.”,但实际上是一回事。我用于单个儿的男子姓或姓名前,如Mr Green(格林先生),Mr Smith(史密斯先生);我也可以与职务连用,  相似文献   

14.
<正>“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人生的长度似乎已成既定,但科技的发展却细化了生命的枝节。有人说:“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都是正在发生的现实。而我认为,应乘科技之舟,掌时间之钥。乘科技之舟,掌时间之钥,善用科技,让生命铺满时间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5.
陈维妃 《教育导刊》2009,(10):51-51
案例: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小女孩.长得圆嘟嘟的.非常可爱。班里的孩子都很喜欢她。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妹妹”。但我发现.小凯对这个“妹妹”似乎不同于别的小朋友,时不时会去抢她的玩具.或者趁着老师不注意去捏她的脸蛋。有时,一听到妹妹哭他就开始烦躁了.嘟囔着:“妹妹真不乖!”  相似文献   

16.
父爱无言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好像不怎么喜欢我;而随着我慢慢地长大,与父亲的关系似乎又拉远了。有时我们俩面对面地坐着,一两个小时都不说一句话。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代沟吧。 那一年,我考取了武汉的一所中专,全家都非常高兴,可父亲布满皱纹的脸上却不见一丝笑容。 离家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我和父亲又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我开口了:“爸,我要去武汉读书了,有没有什么要嘱咐的?” “到城市里去学习很好。”父亲认真地说。 “我的选择你认为合适吗?” “很好,年轻人应…  相似文献   

17.
写作需要灵感,“但肯寻常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便是对此真实的刻画.数学论文写作当然也是如此.有不少教师曾痛下决心:“等到‘赋闲’之时(如寒暑假期)集中精力打造一篇佳作”,但最后似乎都难逃“心无灵犀点不通”“搜索枯肠而不得一句”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师生常说:高考题是最好的题.所以高考题在日常教学中的利用就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无(高考)题不成课”,但有时却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高考题的价值,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今举一例,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9.
在市教科所组织的一次“语教学研讨”活动中.我向一位语教学的资深专家咨询了一个问题。我说高考的现代阅读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但新的教学理念却倡导对本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多元解读”。这样,语教师往往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这位专家笑而作答:既要“多元解读”.又要“追求真理”。专家的话体现一种辩证的艺术,我十分信服。语教学实践也证明了专家的结论是正确的。诚然,对本的解读.很多地方的确可以作多元解读,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无所谓是非高下之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但也有不少地方却有最佳答案的选择。下面仅举两例作些阐释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里或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总会摆放几个供水的茶炊,给人们的饮水提供方便。在生活中我却发现茶炊有时也会“偷懒”了,当茶炊里的水较满时,打开龙头,杯子里的水很快就满了,但当茶炊里的水较少时,同样放满一杯水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有人因此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把一个可以装下30杯水的茶炊里装满水,如果流出一杯水需要半分钟,那么请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